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管理论文 > 思想政治课教学加强德育教育分析

思想政治课教学加强德育教育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2-20 11:27:00人气:399

【摘要】思想政治课程是现代人才培养过程中必备的课程之一,其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帮助人才端正发展思想,认清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并适时对自身思想品质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新形势;中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德育教育

引言:

随着多元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从积极方向考虑,这有利于其拓展知识涉猎范围,从消极方向来说,这容易使其被错误思想误导。尤其对于中职院系学生而言,其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水平较低,对相关事物认识能力较差,再加上其正处于叛逆发展阶段,稍不注意,思想发展就会出现纰漏,并造成恶劣后果。所以,中职院校相关教学管理单位在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其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之后,适时增加课程,强化德育教育作用,以求在夯实专业技能型人才专业发展基础的同时,提升其道德素质水平。

一、社会新形势发展对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社会发展趋势是关系着教育工作开展目标及现代人才培养方向的关键因素。所以,各个教育工作单位都应高度关注社会形势,并适时根据其人才发展要求对自身具体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革新补充,以此有效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力及综合发展实力。只有在正确发展方向的指导下,各项教育工作才能有序开展进行,发挥其本身的巨大潜在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实施,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重点不断增加,例如,操作技能应用能力、专业创新能力等,这些都是在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影响下改变的。但在传统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大多是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传输,不仅没有切身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也没能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及成绩考核模式进行创新,导致学生思想素质水平进步受限。另外,中职教师在运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时,没有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知识,使得学生在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吸收之后,却没能开发自身的德育发展潜能,导致自身各项素质指标较低,不能高效适应于多样化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中职院校在认清社会发展新形势和自身教育特点之后,适时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及教育目标进行阶段性革新,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帮助提高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中职教育的特点

中职教育比普通高中教育不同,其办学宗旨为社会发展输送专业技能型人才,所以其教学内容相比于普通学校而言,增加了专业技能教学。而且,中职院校的教学重点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具体教学活动开展的目标都指向于具体岗位。中职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基础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全面掌握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技术。这一系列综合教育,都是在为将中职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水平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便于其以后踏上社会岗位之后能够高效适应其具体要求。由于中职院校的办学特点,所以其中职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即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切实根据所学专业,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德育水平,有助于其后续工作需要。对于中职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而言,其教学工作的主要开展目标为通过政治知识教授,让学生了解到相关政策方针及社会岗位要求,以此更有目的性的对自身各项技能进行锻炼提升,并能适时对自身职业思想观念进行革新补充,促进自身综合素养和道德情操的有序发展进步。

三、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程对于中职教育的重要性

1.丰富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堂的教育内容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教材内容和国家政治相关知识,其系列教学活动开展目的更多的是教授学生一些人生哲理,并引导其联系实际生活,找到各个思想政治教学重点在其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的落脚点,以此更好的进行科学知识教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职思想政治教师也应认清这一道理,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时,应适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知道怎样高效进行学习,怎样更好的优化学习效果。中职学生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之后,能够端正自身人生发展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有助于其在正式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快速调整自身状态,进而充分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而且,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引入,在锻炼中职学生思想素质的同时,也适时丰富了中职教育体系。因为在传统的中职院校教育中,其教学结构大多是以专业知识讲解和技能教授为主,没能切实考虑到学生的综合发展需要。甚至部分中职院校过分强调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忽视了科学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整体发展的作用。所以,总的来说,相关教学管理单位在认识到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性之后,适时增加思想政治教学课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重视度,还能有效丰富实际教学内容,便于教师开创多样化教学模板。

2.创新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现代社会的多元化蓬勃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对教育行业造成的影响,不仅适当改变了人才培养方向,还会促使教师的具体教学工作发生改变。对于传统教学活动而言,这种新趋势有利于其突破束缚,帮助相关教学管理人员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更能有效促使人才对知识学习的接受度提高。因为,在传统的教学办法的约束下,大多数教师只是按部就班的对学生进行新知识传输,没有切身考虑学生的知识接收情况及理解消化能力,进而导致其实际学习效果不佳。又由于社会的大环境不鼓励创新活动的开展进行,教师不敢冒着可能违反相关教学规定的前提下尝试新型教学方法。而就目前发展形势而言,社会大环境鼓励创新,并希望通过二次革新项目,在保留原有工作模式和方法优点的基础上,对其实际工作效能进行优化提高,以此实现现代化事业高速进步。切实将该发展理念应用于中职教育工作中,即表现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优化具体教育教学工作,进而更加有力的推动现代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进行。

3.优化教学效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补充思想素质知识及帮助其认清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使得学生能够在全面了解新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有目的的对自身学习发展活动开展进行目标指导。并且,学生也能在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德育教学氛围,以此更好的对具体教育内容进行内化吸收。在中职院校开设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适时提高自身为人处世的能力水平和情商,并培育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全面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在传统的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大多将书面知识牢记作为教学重点,没有切实考虑到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没有深刻理解知识内涵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吸收,会放大文化枯燥感,产生学习抵触心理,不利于学生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知识效能,促进自身综合发展实力增强。但在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影响下,中职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社会各界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这在加大中职教育者的工作压力同时,也为中职教育整体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因此,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应实时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并对自身思想政治管理工作进行优化革新,一方面有意识的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另一方面也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此促使其专业实力及综合素质共同发展进步。对于中职院校学生而言,该阶段是其正式踏入社会的最后系统学习阶段,所以在此时全面高效的掌握思想素质,不仅有利于增加其整体适应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综合竞争力,充分体现出中职院校的教学实力。而对于中职教育单位而言,在时代新形势的驱动下,适时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及教育方式方法,其最终作用都是为有效优化教学效果,提高现代专业技能型的人才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而更好的展现出中职教育对于现代社会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要贡献。

四、中职院校加强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1.在进行政治知识讲解时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特点在于它能实时联系社会时事,并充分挖掘出其中隐藏的思想素质教育。尤其对于中职院校学生而言,他们处于系统接受科学知识教育的最后阶段,所以其需要在扎实掌握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有意识的培养自身道德品质及文化素质,以此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提升自身整体发展实力。因此,中职院校教师在实际开展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时,首先应正确认识到该学科教育对于中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再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及需求,对其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和革新补充,以此充分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与中职院校各个专业学生发展的贴合度。教师也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并适时引导学生发表对社会热点新闻的点评,使的学生在有效巩固自身发展信念的同时,也能够坚定不移的强化自身道德情感,以此充分体现出中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所谓的“道德情感”,就是指学生在扎实掌握思想政治学习基础的前提下,面对不同道德行为时产生的不同情感体验,并且能够适时根据事件的实际发生情况,对其做出正确评价和正确行为引导,这是其切身感受良好道德行为魅力的关键,也是其端正思想观念,客观看待各类社会时事的主要推动力。为此,中职院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坚定巩固学生的德育发展信念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全面培养调动学生的道德情感也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教学管理单位也在认识到思想政治德育教育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重要性之后,切实将其道德情感培育工作划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帮助学生认清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树立起正确的道德信念,并找出政治信念建立与道德情感培育之间的联系。学生在认清时展局势之后,能够端正自身政治立场和明确自身的政治学习方向,以此能够在坚定政治信念的支持下更好的理解一切政治活动内涵、态度以及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对于学生有序锻炼培养出优秀的道德品质及正向道德情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中职院校教师还应切实联系中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及各个专业的教学特点来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道德情感在其今后工作中或是具体岗位上的体现,进而加深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视程度,并有机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学习练习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

2.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和锻炼其道德意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正确思想灌输,根据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正确思想来帮助学生强化自身各项发展意识及磨炼其意志,以此更好的凸显出现代人才发展的综合实力。因此,教师应适时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挖掘,条理清晰的向学生阐述责任意识锻炼养成步骤及其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以责任意识作为学生高效有序开展学习活动的支撑条件,以此确保中职院校学生在正式踏上社会岗位之后,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把我国建设成技术强国而不懈努力。所以,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不仅仅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更多的应该是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强化及优秀道德意志磨炼,使得学生在接受正确思想引导之后,能够明确认识到自身所学知识对于推动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也使其能够在最大化利益效能的同时,深刻感悟坚定不移道德意志对于其强化各项正向发展意识的实际作用,以此促进自身系列学习活动发展有的放矢。另外,中职院校学生的科学文化基础较弱,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所以教师在利用责任意识强化这一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不应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渐进的为学生创设锻炼情境,使其在实践历练中感受到责任意识的魅力,并学会正确判断是非对错,再有依据的对自身言行举止进行科学合理调整,进而更有针对性帮助其锻炼道德意志,体现出现代优秀人才的道德风采。在责任意识的带动下,学生也能高效有序的完成自身学习、工作任务,这是其优化经济效益的关键前提条件,也是其优化实际发展效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3.引导学生建立起正向的道德底线。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成长背景、教育基础不同,教师若是统一化对其发展目标进行设定,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发展范围,严重情况下还会对学生的实际进步造成阻碍。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知识传输和督促其养成相关道德品质时,应适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其具体学习培养活动进行适应性调整,这样一方面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独具个人的特色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也能切实展现出新形势下,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所以,中职院校教师科学合理的把控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重点,再以此为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引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育优秀的德育品质,并逐步向其灌输道德底线的概念,促进学生道德发展水平与自身价值观念均衡化进步提升。教师在实际引导学生树立价值观念和建立正向道德底线时,首先应明确二者之间的培养先后顺序,也意识到强调专业技能学习是其系列培育活动开展的关键前提。因此,让学生重点关注自身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夯实其发展基础。再以此为起点,展现出学生的价值观念及自主建立起的道德底线。中职院校学生切实将道德底线建立与专业知识学习进行有机整合联系,不仅是其思想、行为、发展意识保持高度一致的关键因素,也是全方位提升学生道德修为及培育各项优秀品质的有效落脚点。

4.将优秀德育品质培育渗透进日常学习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不仅只能在课堂上开展,教师也可以利用学习环境、课外活动、课后学习媒介等形式作为德育教学载体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渗透。就当前中职教育发展而言,大多数学校都适时提高了对学生专业技能实践练习的重视程度,也利用便捷科技条件为其创设出多个实践学台,以便学生能够实时对自身专业素养进行锻炼。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德育理念传输时,也可以利用这一教学特点,将其教育内容渗透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全方位感受到德育品质培养的良好氛围,潜移默化的规范自身言行举止,进而更加深入的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感悟。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目的指向性较为明确的学习交流活动,并适当在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中渗透进德育知识,使得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优秀德育品质的魅力及其对于自身现实学习生活的影响。另外,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活动参与过程中对其进行适时指导点拨,以此有效加深其对知识点的内化理解程度。

五、总结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良好的德育品质也是现代人才必备素质之一。因此,中职院校在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性之后,有序对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进行革新优化,以此最大程度体现出其地位,进而更好的促进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全面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于婷.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探讨[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5:87.

[2]黄建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职德育教育的探讨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01):249-250.

[3]从永明.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作者:曹泽 单位: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