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管理论文 > 谈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并行发展

谈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并行发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7-28 05:02:00人气:387

摘要: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深入融合十分重要。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在管理模式、管理内容方面有其共性,然而当前高校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理念不协调、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决策重点偏差、管理工作环节有待完善等问题。这就需要高校树立全新的现代化高校管理理念、强化教育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联动、构建学生自主管理实践新模式、创设高校管理实践新模式等途径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才培养;结合

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尤其重要,但是因为两者分属不同职能部门,因此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之间存在有工作不协调等各种问题,为了使两者之间更好的结合到一起,本文通过研究二者之间的工作的状探索出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一体化的具体方案,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一、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并行发展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对现有文献进行有效梳理,将这些问题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培养目标不全面、开展工作不高效和权责划分不明确。

(一)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不协调、不统一在高校内,负责开展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不同。教学管理工作范畴包括:制定教学计划、监督教学质量、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等,其中教学部门需要严格把握教学核心,严格考核、评估认可教师的教学能力状况;而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特别看重教学管理内容。学工部的关键任务就是考核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深入了解学生群体的心理动态及行为规范,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给予高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二者相独立的教育背景下,无法将两大工作部门有效的整合起来,不能发挥部门的协同力量,各司其职,根本无法共同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工作上。此外,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工作的不协调,还会影响均衡素质教育的实现,知识学生、教学两大管理工作脱节,阻碍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决策重点存在偏差基于整体角度来看,高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均为学生,将学生培养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然而教学、学生两大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决策重点存在差异,前者强调学生成绩的提升,工作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素质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而后者则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并没有过分关注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这就会导致辅导员不能实时性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无法发挥提高学生成绩和学习效果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素质教育水平。

(三)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环节有待完善高校在实际开展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工作环节相脱节的问题,缺少健全的联动机制,无法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目标就是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定期抽查教师的备课、授课状况,做好教风管理工作。但是学生管理部门侧重的是校园学风管理,对违反高校规定的行为进行监管,包括迟到、旷课等。虽然两大管理工作的方向不同,但是最终目的都是培育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却没有深入分析两大工作间的联系,辅导员未同教务工作者进行充分互动,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共性及其必要性

(一)高校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的共性1.管理模式高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就在于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开展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约束和规范,将多元化教育服务提供给教师,从而改善教学质量。所以,基于理论视角而言,探究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两大工作的共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加快高校教育工作标准化发展进程,在有效降低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教育价值,实现培育优秀人才的目标。在合理把握高校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共性特点的基础上,可以对互动机制进行构建,进一步提高高校的管理工作效率,优化和升级高校管理格局,通过强化管理工作的方式来改善实践效益,使高校的管理水平达到显著提升,稳定地推进高效化的管理工作。2.管理内容针对高校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两大工作的管理内容而言,均存在管理全面化和服务多元化的特点。与理论管理观念存在本质的区别,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工作均存在于单一层面管理体系之外,即为管理目标存在差异,但服务对象均为学生,这就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契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内容包括制定教学材料,而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将优质的教学管理实践条件提供给学生群体。所以,高校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二者彼此辅助和促进,在差异化的管理目的之下,依然能够对二者间的协同互动机制进行构建。

(二)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必要性总书记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阐述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办好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和建设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紧紧地抓住人才的管理和培育。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事实,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学校建设的基本职能,也是我国高等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样也是我国高等学校建设的最终目的[1-3]。然而,在我国高等学校建设的管理问题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高校是否能够培养出高质量学生的核心问题。此外,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学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他们也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将来的就业问题。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正在逐渐扩大,这些高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使得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迫切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4-6]。在传统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问题中,二者之间结合是比较紧密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变化,二者之间变得更加密切。在现实的高校管理问题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之间既有交集,同样也存在一定盲区,如果二者没有进行真正地有效结合,或二者之间协调不畅,这将会使得高校的管理工作变得孤立起来,进而影响高校管理的工作效率,最终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难以保证达到最佳效果。事实上,一些高校还在独立地发展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他们这两项管理活动几乎没有交叉联动。一方面,他们的教学管理工作仅仅注重学籍、考试、课程和成绩等;另一方面,他们的学生管理工作仅仅注重思想、政治、心理、生活等。这样的高校是很难得到较好发展的。只有将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真正的有机结合,才能够使得二者发挥出最好的优势,最终实现真正全面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7-9]。基于上述考虑,我国的高等学校应该要积极探索如何将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以期更好地推进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以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措施

针对上述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给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全新的现代化高校管理理念在强化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互动性的过程中,必须从根本上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高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工作服务对象为教师、学生,通过对两大管理工作协同互动机制的构建,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便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各方面状况,并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综合教学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在以往管理模式之下,辅导员、管理工作者都依靠经验来落实各项工作,无法结合时展的需求,开展统筹分析和规划布置工作。在发挥协同互动机制效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现代管理体系,扩大管理范畴,借助多样化的方式来有效融合学生管理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更新和转变管理理念、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等。这样就能够基于不同维度来促进高校管理整体效率的提升,打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强化教育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联动为了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的科学程度,就需要实现教育管理一体化联动。基于传统管理模式之下,主要是领导部门、教师负责开展教育管理考核任务,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示,虽然会在管理考核过程中存在问题,但是因为地位较低,根本不能与教师进行平等的沟通。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强化教育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联动的方式来解决,能够落实考核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学生平时表现等工作内容,有效弥补了传统管理考核模式的弊端,不再单单关注教育条件和学习能力,能够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发现教师、学生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也能够在管理工作发挥作用,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

(三)构建学生自主管理实践新模式作为高校现代管理工作的关键构成,学生自主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自主管理主要指的是,学生作为主体,拥有管理主动权,简化了教学管理流程,使教师能够结合反馈信息,改善管理工作效率,更好地安排布置管理工作项目。高校在落实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发挥学生自主管理法的优势,对学生自主管理实践新模式进行积极的构建,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各项管理工作,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便于对管理项目进行优化布置,有利于教师和管理工作者了解学生的需求,更好的接纳学生所提出的意见,能够进一步健全高校管理体系。

(四)创设高校管理实践新模式高校管理标准完善与否、管理决策科学与否以及管理有效性均需要通过管理实践来检验。要想将高校所制定的管理标准有效地应用到实践管理工作中,提高实践管理效率,就需要结合高校教育管理现状和条件,立足于实际,不断创新实践管理模式。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协同互动实践的过程中,应深入分析和探究当代大学生的教学环境,基于学生专业教育的层面,对管理工作进行细化,确保高校管理工作、学生教育实践相协调,减少时间冲突问题的发生,将优质的高校教育及管理服务提供给学生,并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在提升高校管理实践效率的过程中,也必须注重学生自我约束力的培育和增强,要基于思想理念的视角,使学生正确、理性地看待高校管理工作,让大学生主动参加管理实践工作,让学生 能够严格约束自我,使协同互动机制的效用得到充分体现,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成长成才。

四、结语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会带来一系列的良好效应,这些良好效应会给高校管理带来一些显著的实际作用。一方面,二者的结合会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和科学,而且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从粗放式管理改变成细致化管理。另一方面,二者的结合还会给学生和学校带来一些其他效应。例如,高校的学生会自觉地遵守和履行学校的一系列校纪校规,高校的学生会得到来自学校多方的照顾和关心,学校的管理工作会变得更加容易展开,教书和育人结合为一体会使得学生的发展变得更好,从而使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得到大力拓展和推广。

参考文献:

[3]吴园园,刘云雁.教学管理视角下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贵州农机化,2020(2):55-58.

[4]吴耘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基于“新常态”背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6):162+200.

[5]祝庆轩.学生个性化发展视角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探微[J].知识经济,2020(18):163-164.

[6]刘宾生,韩柏涛.本科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一体化育人模式的研究和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9):7-8.

[7]付宏鹏,孙锐.漫谈高校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融合机制[J].教育现代化,2019,6(67):177-178.

[8]王莉莉.浅析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67):194-195.

[9]霍玉洁.期望效应在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基于学生管理视角[J].现代交际,2019(2):162-163.

[10]衣海永.高校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融合机制探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9,35(1):76-80.

[11]潘莉娟.新政策下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专业化水平的策略:比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两次文件精神[J].教育观察,2017,6(22):62-64.

作者:付晓 单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