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习教学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
【摘要】PDCA循环是现代管理方法中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将PDCA管理工具应用到护理实习教学管理中,对实习教学进行全面、有序管理。我院采取这种管理方式,促进了教学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护理实习教学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临床教师的带教行为,提高了医院护理实习教学管理水平和护理实习教学质量。
【关键词】PDCA循环;护理实习;教学管理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护生巩固和提高护理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不可缺少的阶段,通过10个月的临床实习,让护生熟练掌握护理基本操作,同时具有能协助老师观察和处理患者病情变化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岗位胜任力,为即将踏上护理工作岗位作好充分的准备。在我院实习的护生多,每年全日制本专科实习的学生人数有600余人,参与实习教学的科室和带教老师数量众多,因此,如何做好护生的临床实习教学,保证实习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部门长期思考的问题。我院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将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护理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我院护理实习教学质量。现就我院护理临床实习采取的教学管理模式介绍如下:
1PDCA循环的具体实施
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也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PDCA中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1]。这四个阶段环环相扣,周而复始。将PDCA循环运用于实习管理,让实习管理更加标准化、具体化和原则化,有效提高实习管理水平[2]。
1.1第一阶段:计划P(Plan)阶段
此阶段主要包括计划的制定。教务处制定每月到各临床科室检查教学质量的计划,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入科教育、小讲座、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出科考试等完成情况。
1.2第二阶段:执行D(Do)阶段
执行是指具体运作,通过具体措施完成计划中的内容。教务处根据教学相关要求制定教学质量检查内容和各项检查评分标准,同时召开全院护理实习教学总带教老师会,传达教务处对各临床科室按计划完成教学活动的要求,并要求各临床科室每轮学生出科前最后一周上交下一轮学生的教学活动安排计划给教务处,规定科室的教学活动开展由总带教老师负责计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科室的教学活动计划上交教务处前必须有护士长的签字认可,以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1.3第三阶段:检查C(Check)阶段
即检查各临床科室执行教学计划情况。(1)教务处管理人员根据各科室教学计划,每周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检查其教学活动实施情况。①查看各科室组织的入科教育开展情况:包括科室是否按要求在学生进入科室的当天开展入科教育,其内容包括科室人员介绍、科室疾病和护理特点、本科室的实习要求、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医院护理文化、职业道德和护患沟通技巧、本轮实习教学计划等。②检查各科室教学活动实施情况:包括科室是否按照医院要求每周开展教学查房一次,每2周开展小讲座一次,每月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一次;参加教学活动的学生人数;这些教学活动是否按时开展,若调整时间或更换主持人,是否按规定在医院办公自动化(OA)系统上进行调停课申请;教学查房等开展的流程和步骤是否符合医院要求。③检查各科室是否按要求组织学生出科理论和操作考试,检查试卷、评分表、实习成绩和量化指标完成、教学活动等记录是否规范和完善。(2)教务处组织护理督导专家每学期对各临床科室开展的教学查房质量进行检查,专家严格评分,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被检查老师。
1.4第四阶段:处理A(Action)阶段
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做得好的方面予以肯定,并形成标准化,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没按要求做的方面,要求各科室进行整改,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1)教务处每月初在医院内网上通报上月全院教学检查结果。教务处每月将检查结果包括教学活动是否按时开展、是否调整教学活动主持人、学生是否按时参加等内容在医院内网和OA上进行通报。(2)教务处检查后对存在问题的科室,要求教学组长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同时需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将书面的整改措施由护士长和教学组长签字后上交教务处存档,而教务处在下次检查中追踪检查该科室的整改情况及效果。(3)督导专家在教学查房中检查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给老师后,教务处会安排督导再次检查这位老师教学查房改进后的情况和效果,同时教务处还会定期召开教学会议,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全体老师反馈,以提醒和帮助老师们认识问题、改正问题。
2PDCA实施后的效果
2.1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2015―2016学年,在全院范围内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各项教学检查达标率与2014―2015学年比较均明显提高,完成质量得到保证,教学活动的各项记录更加完善、及时和规范。(1)入科教育达标情况:2015―2016学年各临床科室入科教育开展时间与内容达标率均为100%,开展时间与2014―2015学年达标率比较无变化,但内容达标率提高了10%;(2)小讲座开展:小讲座开展达标率为97%,比2014―2015学年上升11%;(3)疑难病例讨论实施:疑难病例达标率为98%,比2014―2015学年提高了15%;(4)教学查房开展:教学查房开展达标率为95%,比2014―2015学年提高了13%;教学查房得分≥85分以上的老师为80%,比2014―2015学年提高了10%;(5)学生出勤率:学生参加小讲座等教学活动的出勤率为93%,比2014―2015学年提高了15%;(6)教学记录按时完成情况:出科考试、量化指标完成记录、小讲座等教学活动记录按时、规范完成率为95%,比2014―2015学年提高了20%。
2.2老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专家督查和教务处检查,规范了老师们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流程,督导及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查房、小讲座等教学中老师们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老师们积极、认真的整改。通过这种方式,发现问题,老师们不断进行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3],提高了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2.3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提高
在临床教学中,学生的评价是对教学工作最直接、最客观的评价,是衡量临床教学质量的指标[4]。为明确老师们教学中的问题,教务处发放学生满意度调查表,针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能力、关心学生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达到93%,比2014―2015学年的满意度提高了10%。
3体会
护理实习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阶段,也是提高实习生综合能力的阶段[5]。在此阶段,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临床带教老师应针对学生个体差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法,根据学生个性制定相应的教学手法,因材施教[6]。我院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通过教务处平时检查结合督导专家督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时改进。同时通过持续PDCA管理模式,我院的实习教学更规范、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并能根据学生情况因地制宜实施教学,学生对各科室教学满意度提高,护理实习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和保证,医院教学管理水平增强。
参考文献
[1]王雅杰,戴正银,谢晓峰,等.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综合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3,39(17):2099-2100.
[2]朱丽琴.PDCA循环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105-106.
[3]杨大会.PDCA循环管理在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103-104.
[4]谢家湘,刘长红.临床教学满意度调查及质量改进效果分析[J].江苏医药,2013,39(13):1605-1606.
[5]赵蕾.PDCA循环法在烧伤科护理实习生带教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2):169-170.
[6]魏月香,余忠香.运用PDCA循环提高护理实习带教质量分析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3):105-106.
作者:李娟 唐兰 赵庆华 陈鸿雁 朱丹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