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智能终端在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摘要】
移动智能终端在教学管理应用中存在着过分依赖计算机技术、学生自控能力差、课堂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等问题。改进对策主要是:提升学生课堂实践能力,减少对移动终端智能设备的依赖;教学管理要在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的前提下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课堂内外的讨论。
【关键词】移动智能终端;教学管理实践;问题;对策
移动智能终端是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指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移动设备,它能够像电脑一样具有相对独立的操作系统,支持功能的扩充,学校管理人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需要进行各种软件的安装。有了移动智能终端的支持,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会变得更加简单和便捷,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设备问题的存在,增强移动终端设备功能的使用。
一、移动智能终端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移动智能终端背景下教学管理处于两难的境地
教学管理主要是指在学校中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师生进行管理。教学管理的责任主要是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安排教学活动,并且对各个阶段进行监督,找出问题,提出对策。在传统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者会深入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总结,通过教学监测,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然后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移动智能终端加入到教学管理中,使教学管理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移动终端提供的种种数据,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在教学管理中,移动智能终端逐步代替了传统的PC机。WIFI网络连接这种形式把移动智能终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和老师以及学校管理者过于依赖科学技术,在动手动脑方面的积极性降低了,变得越来越懒惰。这种情况在学生身上的显现尤为重要,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越来越少,而多数是对手机等设备进行关注。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间越来越多,甚至有些教师已经不再利用板书进行教学,完全是多媒体的满堂灌,对学生的真正教授时间大大减少,实际的讲授能力也大打折扣。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教学管理就是难上加难,虽然工作方式简单了但是工作内容却变得非常复杂难以掌控。[1]
2、学生在移动终端的影响下自控能力差
当前世界经济和科技共同腾飞,人们每天都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科技中,各种移动智能终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同样改变了学校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例如,QQ、微信、微博、多媒体课件等等的出现,对学生主流学习模式产生了影响,这种新颖和时尚的生活也带动着千万学生的情绪。网络世界的精彩使得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发生了改变,在学生的眼中,传统的课堂学习过于枯燥乏味,而智能终端设备中的各种内容显得丰富多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对此很多学生便失去了自控能力。这种自控能力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在课堂上开始利用手机电脑等进行各种娱乐项目,手机游戏者居多,以此来度过“无聊”的课堂时光,这种做法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同时还对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破坏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气氛。其次,一些学生没有节制的沉迷在网络中,甚至给学生心理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不能进入正常的学校生活圈。可以说,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真正的学习秩序被打乱,教学管理在目标上以及方法上就需要进行变革,获取移动智能终端对学生有利的一面,去除糟粕的一面,逐渐恢复正常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树立健康的校园学习环境和气氛。最后,移动智能终端让学生拥有了无拘束无限制的网络浏览条件。网络的发达,各种终端设备的出现,让学生的世界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上,在网络中会出现各种信息,其中也包含不健康的信息,以此看来移动智能终端对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教学管理者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对学生的成长和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构建将起到阻碍作用。教师和学校必须进行重视,充分利用移动设备的信息使其给学生的成长带来益处,减少矛盾的滋生,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害。[2]
3、移动智能终端在课堂上减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
多数学校已经实现了将移动智能设备用在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中。但是,移动智能终端的出现,让传统的教学平台变成了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传统的记笔记方法也变成了对课件进行拍照,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思考更变成了手机百度等等,这些现象对传统课堂是一种沉重打击。从教育效果这一角度来看,有效的教学方式应该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而不是教师和学生各处一边。好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互相问答、共同讨论,形成一种互动局面,创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教学平台发生了改变,多种智能终端技术出现,音频视频与教学同步,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师生之间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若师生间的互动越来越少,会极大的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学科的理解深度,这样教师的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教学计划也不能顺利地进行,如此以来,学校的教学管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那么就要倡导师生,在利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前提下,更要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并且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积极的发挥作用[3]。
二、移动智能终端在教学管理中的改进策略
1、提升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减少对移动终端智能设备的依赖
学生学习的重点在于动手去做,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实践做准备。那么在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支持下,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保证,在此,对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来说,要充分的利用移动终端的便捷性和先进性,为学生开展教学计划。首先,教学管理的内容要包含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监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的实效,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将课堂时间进行有机划分,例如每一个时间学生应该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都加入到学习计划中。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会慢慢地适宜此种节奏,从而减少对移动设备终端的依赖性,学会对其进行有效地利用。其次,教学管理要将教师教学进行完善。教师的教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课堂的重要性,也要认识到学生对移动终端的依赖性,因此课堂上使用多媒体的次数应该控制在一定时间段内,不能采取移动多媒体终端满堂灌的方式。教师要引领学生去主动思考和实践,例如,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把一些物理知识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带领学生进入真实试验中,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掌握具体知识[4]。
2、教学管理要在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的前提下使用移动终端设备
学生在移动终端设备的影响下出现了自制力差和心理不健康等情况,那么学校的教学管理老师就要充分的对这一现象进行认识,减少不良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力。首先,对学校的网络信息进行筛查,减少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力,创建安全的、有益的学习环境。其次,学校要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到不同的乐趣,减少学生课余时间内对网络游戏等的痴迷性。对一些校园网络侵害学生身心的事件进行播放和宣传,让学生清楚其中的利害,并且学校要多组织一些讲座或者其他宣传活动,让学生时刻谨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学会利用网络好的一面去学习,远离网络中的糟粕内容。
3、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课堂内外的讨论
教学管理在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础,也是提升教学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首先讨论的是对课堂上的内容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的互动。在移动智能终端的支持下,已经形成了多个终端的同步教学平台,这样学生可以在任意地点参与课堂学习,也就是说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和学生可以选择特定的时间共同完成课堂内容的讨论。例如,中文系教师在教授学生进行古代文学欣赏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文学展示,然后给学生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与教师开展讨论,大家说出自己对此篇文章隐含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的不同见解,并且对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一个时期内,古代文学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流派。教师通过移动终端可以听到不同学生的不同课堂声音。其次,在课堂外进行师生互动。教师要在教学中调动起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在课前和课后针对学习内容与学生进行沟通,为学生的学习提前预热。例如,教师在上课以前可以通过QQ或者微信朋友圈群发等方式告知学生今天的学习重点,然后给学生传送一些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网络资源来开展网络学习公开课,但是要注意在课堂上的时间,不能完全依靠网络进行授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智能移动终端背景下的教学管理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在以后的教育发展中管理者要抓住移动终端带给学生的益处,尽量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害,并且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实践锻炼。教学管理者要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多向性知识的获取,以移动终端来辅助教学管理,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学校教务教学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霍莉萍.移动智能终端在培智信息课堂的应用实践与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5(4)153-153.
[2]贾桂霞,兰聪花,吴步梅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移动智能终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6)203-204,207.
[3]彭海.浅析志愿者活动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10)84-86.
[4]蒋立维.移动智能终端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和对策研究[J].华章,2013(23)172-172.
[5]苏统秀.论移动智能终端在提升课堂教学互动性中的应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5(9)50-50.51.
作者:魏玮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