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探析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问题。
虽然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对有关新旧制度衔接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负债类账户、资产类账户和收入支出等会计处理衔接的细节问题都进行了明确规定。但是,在新会计制度实际实施过程中,对于可能遇到的衔接问题并没有举出实例进行讲解和说明,由此使得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遇到衔接问题没有实例参考而产生困惑。
(二)缺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规定。
一直以来会计信息都被看作是会计核算的核心,而会计核算工作不仅需要核算会计业务,还需要为决策者提供有效而真实的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单位决策有着较大的影响。
(三)固定资产的重新界定存在问题。
虽然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了重新界定,但是由于传统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固定资产种类较多,数量大,在实际管理中并没有加以规范管理,由此导致固定资产分类不明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固定资产的重新界定更具难度和复杂性。
(四)财务报表的理解问题。
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主要通过财务报表反映出来,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中,相关单位在理解财务报表时容易产生分歧。例如,在新会计制度中增加了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净资产类科目,主要目的是利用结余资金的来源对其加以区分,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财务人员很难将其加以区分,甚至产生混淆和误解。
(五)项目专款支出的核算问题。
虽然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对专款的来源加以明确,但是对有关明细科目却没有加以详细划分。例如在事业单位中同时拥有多个专项,如果财务人员没有运用核算手段,那么当每项经费拨入时便可能出现资金相互挤占现象,无法将核算情况加以直观的反应,进而影响单位决策的准确程度。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
为了处理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应该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并发放相关资料,妥善处理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问题。
(二)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提高了会计核算要求,为此事业单位应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使每一位会计人员都能够理解和适应新会计制度。
(三)完善对固定资产的衔接处理办法。
固定资产核算工作作为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会计人员应该处理好固定资产在新旧制度过渡阶段中的衔接问题,采取有效方法做好固定资产账目的补记工作,根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及时而明确的划分,并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过程进行分段,通过不同阶段逐步实现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确保固定资产的平稳衔接。
(四)改善财务报表格式。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会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加以附注,进一步改善财务报表格式,由此,不仅能够确保事业单位的净资产状况被真实的反映出来,也能够保证财务报表的平衡编制,从而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五)完善项目专款支出的核算。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采用辅助核算方法对多个项目的支出进行核算,会计人员在核算时应该严格遵循新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业务,清楚核算每个项目的支出,在年末时把每个项目的支出情况转入到相应的结账科目中,强化财务核算的准确性,保证预算执行情况被真实反映出来。
作者:涂红珍 单位:湖北省咸宁市土地勘测规划院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