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学管理论文
一、物流专业课程教学特点
1.实践技能不够系统,且缺乏特色
物流业是一门综合服务性行业,涉及的行业、部门及岗位较多,这使得很多技能操作之间并不存在横向或纵向的联系,例如,叉车作业、分拣与数码字小键盘录入。因此,在培养物流岗位操作人员时,如果课程设置没有一条主线做指导,学生学到的技能是繁多且松散的。另外,物流业的性质也决定了物流专业实训课程设置上缺乏特色,像数码小键盘录入在会计专业中也有涉及,而叉车作业也只能模糊的界定为物流专业课程的范畴。
2.技能操作没有统一的标准
中职课程以教授学生岗位操作技能为主,但是由于物流行业为新兴行业,在行业标准上并没有像会计、食品等专业有统一的标准。例如,在出入库作业上,不同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岗位分工是不同的。此外,对于实训操作项目,例如分拣作业、堆码作业,企业在操作要求上也没有统一的考核评价方式,这对于实施教学的实用有效性上也大打折扣。
二、中职物流专业教学和管理改革措施
1.课程设置定主线
初学阶段以模块知识扩展训练为主―――内容围绕主线以专题模块向外辐射;巩固阶段以任务教学为主―――培养学生专项上岗技能。物流业涉及的岗位繁多,学校设定的课程要设定一条主线,打造自己的特色教学,对岗位角色进行分解教学和综合实训,在打造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向外辐射。例如以仓储课程为主,可以向配送物流或超市物流的岗位操作技能辐射,罗列出基本技能,相互重合处便是需要重点以多种形式培训内容,比如下表中阴影部分,对这部分内容每一项以多种形式强化训练。巩固阶段,将下面的模块融合在一起,设计出快递员收件、仓储员收货及超市理货等任务教学。打破“教室、黑板、投影仪”的教学模式,进入校内实训室、深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在学生对设备或操作有一些认识的条件下实地开展理论教学。
2.课程设置要优先考虑德育教育,再以教授专业技能为主
尽管职业教育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但一方面,中职学校面向的生源的成长经历―――基本是单亲、分流学生;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不是以单纯培养“生产机器”为目的,中职教育仍要将德育教育和心理辅导放在首位。从到企业调研的反馈结果中分析,现在学生缺乏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品德,缺少团队协作和责任心,这些对于学生的职业以及人生规划都是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学生的品德教育应穿插到专业实训实践中,在专业课程结束的考核中加大德育考核的力度。例如,在练习利用分拣单进行分拣作业时,可以逐步加大订单中货物的数量,也可增加订单的发送频率,让学生在练习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再如在学习单据填制的过程中,让学生利用excel表格先学制单后学填单,即掌握了办公软件的使用,又能从中加深认识,这种德育教育的实施要比开设专门的德育教育课程实行有效。由于长期社会人群对职业教育偏见和职业教育的不正确定位,使得中职学校教育仍处在转型的起步阶段,而且转型速度比较缓慢。物流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新兴热门专业,受到国家充分的重视,然而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近十年的教学输出没有在学生就业时得到很好的体现,学习本专业学生规模逐年减少。物流行业发展的势头是值得肯定的,所以物流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上还要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总结经验,转变思想,才能进一步培养贴近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冯静 单位: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