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会计制度设计思考
一、实践中微观会计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重核算,轻管理,管理意识差
在会计实践中,以用友为代表的会计软件把会计人员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如何使用软件的方面来,从而忽视了会计制度与管理制度的融合。很多单位会计制度的设计对会计核算很重视、对现金管理很重视,对更高层次的管理会计反而无暇顾及。财务指标的制定、财务分析、财务审批的流程管理,投资融资管理、责任中心、成本控制、财务信息反馈,甚至财务监督等职能等都没有实现,更不要说发挥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了。这样的会计制度设计实际上是把财务管理部门设计成了会计核算部门。
(二)与税收法规的融合性差
税收法规是和会计准则结合得最紧密的经济法规之一,很多会计处理与税法的要求是紧密相连的,比如增值税的处理,采购和销售都需要处理增值税,并且还要方便纳税的统计和纳税筹划分析。实践中,税是一个单位很大的一笔成本费用,如果会计制度设计忽视了涉税筹划,那就意味着你可能面临极大的涉税成本,并且社会越进步,这种风险越大。
(三)与内部控制制度脱节
财务管理在管理中的中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内部控制上。会计制度的设计应当考虑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它包括财务人员的内部控制和对财产物资的内部控制两个基本方面。实践中主要体现在财务审批和资产清查两个方面。同样在实践中,大部分的会计制度设计只注意了核算要求,忽视了审批制度和资产清查制度的技术性、刚性设计。
(四)成本效益性比较差
企业经营有成本,企业的财务核算也有成本,单位会计核算也应该遵循成本效益性原则,这种成本效益不仅仅体现在核算的直接成本和效益上,还包括财务分析、纳税筹划、投融资选择、利益争取等高层次的成本效益分析上。实践中,很多单位只是简单地从会计人员配备和核算经费上简单控制一下,很少有单位涉及高层次的软核算分析。
(五)制度缺乏前瞻性
很多单位设计的会计制度都是立足于当前的实际状况,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没有很好地估计,设计没有弹性。这样的制度一旦遇到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失去功能。纯技术方面的核算功能还好解决,属于管理方面的软功能则需要长时间调整,从而可能给单位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二、关于改善微观会计制度设计的思考
(一)注意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
会计制度的设计,不仅要满足核算的需要,更要满足管理的需要。要把发挥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放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比如,可以通过财务审批制度设计促进采购和销售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资产清查设计促进存储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财务分析促进成本费用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涉税设计促进纳税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风险管控设计促进风险防控水平的提高等等。会计制度还要和管理会计结合起来,要将财务分析、成本费用控制分析等管理要求反映出来。一个先进的会计制度,应当把财务核算作为手段,把管理水平和效益提高作为目的,这是会计制度设计的终极目标。
(二)与经济法规,尤其税收法规的变化发展相适应
会计制度的设计首先要与税法的要求相吻合,会计科目的设计要有利于会计和税法差异的调整,同时还要兼顾税收政策的变化调整,比如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巨大调整等。会计制度的设计还要和纳税分析和纳税筹划结合起来,要反映税收风险的防控要求。
(三)充分注意到会计核算的成本效益
会计制度不能为核算而核算,要注意到核算的成本。这些成本不仅应该包括核算人员、核算费用等直接成本,还应该包括财务分析、纳税筹划、风险管控、投资融资等高层次财务活动的成本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系统。会计制度应该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根据这些分析系统,在资产安全和工作效率方面做出判断。
(四)设计的制度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近年来,宏观会计制度、税收法律制度、支付结算制度等经济法律制度和支付结算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变化还会加速。这就要求会计制度设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要反映当前的需求,又要为今后的发展预留空间,软硬件都要有扩展性。这种前瞻性不仅包括核算方面、人员方面,更重要的应该是管理方面。这种前瞻性设计应当以原则的形式而不是规则的形式明确下来。
作者:梁继先 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计财处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