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会计制度论文 > 高校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研究

高校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17-11-27 14:54:53人气:1248

一、新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面临的问题

(一)新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

旧的高校财务制度中规定高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即固定资产从采购入账、使用、耗费到报废,账面上反映的始终是入账时的账面价值,不反映固定资产的耗损程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按照新制度的规定,高校应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高校会计核算基础还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新制度要求计提折旧这种核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这就会带来新的问题,怎么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基数、折旧年限、净产值以及用什么折旧方法?对于以前年度的固定资产如何计提折旧?例如某校实训中心2011年12月25日购入四工位钳工台10台,价值为57832元,使用年限为10年。我们在计提折旧的时候,是以尚可使用年限8年为限,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还是以10年为限,补提2012年、2013年的折旧?对以前年度的固定资产补提折旧,首先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高校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对每个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确定其折旧基数、折旧年限和净残值工作量巨大。这也是到目前为止,高校实行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还不多的原因之一。

(二)高校固定资产分类问题。

高校固定资产实际核算中存在固定资产分类模糊的问题。由于高校涉及到很多专业设备和仪器,具体到财务这一环节进行核算的时候,财务人员可能对该固定资产不是很熟悉,那么具体划分到哪一类中就有可能出错。目前很多高校还是使用原来的编码,在大类下面设置下一级科目。例如专业设备下面设置仪器仪表、机电设备、电教设备、文体设备、医疗设备、印刷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学校购买了一台离心机,财务人员应该归类到哪个科目下面?可以看出这样的科目设置与现在的固定资产分类相悖。所以高校既要将固定资产重新分类,财务人员也应该熟悉固定资产分类政策及内涵。

(三)高校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盘点问题。

高校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有大型的精密仪器,也有众多的小型实验仪器设备;有文物和陈列品、图书,也有办公设备、文体设备等。一般来说,高校固定资产的经费管理、使用、登记与核算都是由不同部门负责的,那么在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盘点时,就会发现登记管理部门的编码和财务部门的登记有不一致的地方。例如某校电信学院购买人机界面及导线10台,编码是140030号,但是在核对的过程中发现财务部门登记的是14030号。后来通过查询原始凭证发现,是登记管理部门登记的时候编码出现错误,但是没有及时通知财务部门改正,只在自己的登记部门修改了。这样也导致了核对盘点的困难。另外财务部门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还发现,领用使用部门的请购单以及验收单上很多地方都不完整,比如说用途、设备的名称型号、使用目的以及部门等。不完整的信息就会导致后面的登记核算管理部门了解不全面、不详细。例如上面讲到的离心机,财务部门只知道是离心机,具体是什么型号什么用途不甚了解,这也可能导致分类出现偏差,盘点困难。

(四)高校固定资产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

高校对于固定资产的预算以及经费的管理比较重视,但是采购完以后,保管维修工作却做得很少。一方面,新购资产不断更新,管理却不到位,不注重对资产的维护保养;另一方面,替换下来的废旧资产未及时开展相应的处置工作。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一些管理人员对废旧资产不重视,随意丢弃,更有甚者私下将废旧资产变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另外我国高校固定资产退出程序很繁琐,准备的资料很多,这样也影响了高校提请报废的积极性。有的部门为了简化手续也不愿意按照政策来实行固定资产退出。

(五)多校区高校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多校区高校固定资产普遍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现象。有的高校机构设备投资缺乏统筹安排,在多个校区建立相同的设施,购买相同的设备,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闲置率却很高。还有的校区闲置下来的设备,由于没有资源共享机制,长期存放在仓库,任其生锈腐烂。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固定资产存在重复采购的浪费现象,如果能实现资源共享、资源整合,特别是一些大型高额的固定资产,将极大地减少浪费,减轻高校资金压力。

二、新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高校应该按照新的会计政策要求计提折旧。

虽然新制度明确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需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由于制度和执行的时滞性,很多高校固定资产仍按旧制度核算。对于2013年以前购置的固定资产,要全面核查已有固定资产原价、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于2013年l2月31日前一次性补提折旧,对于实行新制度后购置的固定资产,应合理确定使用年限,按月计提折旧。财务部门做如下账务处理: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于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可以参照相关规定予以确认,但折旧基数则需采用一定的评估方法予以测算。因此,如何准确确定高校固定资产的折旧基数是计量其年折旧额的最大难题。笔者认为应该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全面清查,确定高校所拥有固定资产的类别、数目,并将其按照正在使用、未使用、不需用分为三类。对于不需用的固定资产,直接报废即可,无需再计提折旧;对于新购置的未使用和正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可按其入账价值采用平均年限法开始计提折旧;对于前期购入的正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应该根据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然后再根据各类固定资产的特点计提折旧。

(二)高校固定资产PLM管理。

将PLM理论引入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来。我国《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也要求高校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从购买、使用保管到报废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管理。1.在固定资产购入之前要进行可行性论证,特别是金额巨大的固定资产支出。进行可行性论证以后高校可以根据自身规模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一定金额以上的固定资产需要进行招标,招标能够帮助高校降低购买成本。2.在固定资产使用阶段高校应根据自身管理情况来制定具有较强指导性和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包括审批、购买、报账、验收入库、报废等程序,使得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有章可循。在平时使用时也要注意一些基础指标的记录,以便评估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效果和运行情况。如日使用次数、使用效率指标、人均量指标和平均使用指标。在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制度化和程序化的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制度进行及时的补充或调整,以满足实际的需要。3.加强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的机制建设。高校应该对资产处置工作形成规范性文件,规范资产管理的运行,高校还应结合工作实际,就相关资产处置的技术鉴定、监控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理等出台符合学校实际的具体规定。同时高校也应该建立动态的固定资产台账,要与固定资产明细账相一致,采用循环对账、定时对账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账账相符。同时设立固定资产处置小组,对报废、毁损、处置进行把关,避免固定资产的流失。

(三)加强高校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建设。

高校固定资产数量大、项目多,重复购置问题一直存在,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下,资金、资源浪费问题严重。新制度要求资源共享共用,高校可以建立资产共享平台,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固定资产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各部门可以通过这一信息化平台,了解固定资产购置情况,也可以结合自己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申请使用。这样整个学校的固定资产就可以流动起来,既保证了正常使用,又节省了资金,同时也提高了固定资产的周转率和使用效率。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委任固定资产管理负责人,能够查看、修改、统计各校区所有固定资产购置与使用的信息。这种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实现校区固定资产资源的优化与合理配置,达到资源信息共享,动态地管理固定资产。对仍可继续使用的资产在校园网公示,了解其他单位是否有使用需求,以便进行调拨处置。

(四)提高固定资产各部门的服务意识。

由于高校固定资产数量大、种类多,如果仅仅依靠人工进行盘查并计提折旧,不仅工作量很大,而且难以保证其准确性。在这种背景下,很多高校引入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因此,现代高校的财务人员不仅需要一定的财务知识,还应当拥有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另外,由于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刚刚实施,很多财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该制度的理解程度和执行力度不够,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其专业能力和业务素养,并建立健全相关考核制度,做到奖惩分明。服务型部门或者企业如果能做到“三心”,即专业的能力和态度,及时的服务和遵守职业道德,才有可能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作者:陈英 杜晓明 单位:陈英 杜晓明江苏科技大学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