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1-04 15:46:00人气:377

摘要: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对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简单的阐述,就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此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对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会发展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中,教师责任重要,需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心理素质,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就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倡导探索人类的美德,如爱、宽恕、感激、智慧和乐观等,因此咨询心理、社会心理、人格心理以及健康心理等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分支均可以在研究积极心理学的过程中转向研究人性的积极面[1]。在积极心理学角度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形成正确心理健康教育,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媒介,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在该背景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乐观的心理态度,使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意识,进而提高学生幸福感。

二、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缺乏教学目标在高职院校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避免因为心理问题,造成事故。很多学校将问题作为中心,将预防问题作为教学重点。这种教学目标的制定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忽略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高职院校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全面的教学目标,保证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单一随着教育事业发展与进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传统教学中,主要以学生自我认知、挫折压力面对、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的防治等为主要内容。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结合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设计教学内容,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三)缺乏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日常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将教学内容应用在实践中,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往课堂活动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采用被动的学习模式,不能更好地体会学习的乐趣。只有实践活动,才能够巩固学生学习内容,在强化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进而提高其整体的综合素质水平。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则是忽略实践教学的意义,从而影响整体教学活动。(四)忽略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下,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并且提升该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地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种,如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室等等。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师比较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忽略学生能力培养[2]。很多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室的建立情况较差,缺乏专业的教师,无法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制定教学目标在高职院校中,为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完善可行的教学目标[3],且制定目标时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基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身。教学目标设计时,应在原有基础上,引进积极教学理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与性格,为学生工作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教学目标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幸福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二)丰富教学内容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重视学生积极个性与心理的发展,使学生更好适应社会环境,发挥自身优势。为了使学生形成积极品质与态度,建立良好的职业发展观念,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提高学生积极认知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心理教育,在学习中,增加情感体验,消除学生消极心理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角色扮演以及创建情景模式等,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使学生体会更多的学习乐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第二,增加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包括兴奋、快乐、感恩、爱等内容,可以传递正能量的一种情绪。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增加学生积极情绪体验,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同的正面能力,以此影响学生的情绪,形成积极向上的情绪态度,学会以乐观的方式对待事物,以此提高学生素质。第三,培养学生积极人格。高职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使学生形成阳光、积极的人格,学会以正面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丰富教育途径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要求,降低了教学质量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丰富学生学习途径,增加学生学习方法,以此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心理干预与辅导教育[4]。在高职院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性教学,并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这样一来,可以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可以健全学生性格。其次,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学校是学生成长的环境,对学生学习具有很大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新型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创建教学环境时,应该以积极向上为主,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增强学习效果。

(四)完善教学评价随着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以往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严重阻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传统教学评价中,将教学质量、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比较单一,无法全面了解学生。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情况并不平均,单一简单的评价模式无法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降低了教学质量水平[5]。因此应该对教学评价进行创新和完善,针对学生的学习专业与实际学习情况,综合评价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与素质水平,使学生在教师评价中对自己有全面认识,发现自身优势与不足,以此推动教学活动开展。

(五)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是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学校应该重视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组织培训活动,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使教师在培训中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此外,学校应增加招聘渠道,建设素质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开展多种模式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该完善教学观念,结合学情,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心理素养。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以此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灵芝,孙薇,李富,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以绵阳市高职院校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170-171.

[2]周琢虹.心理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高职院校为例[J].职教论坛,2017(35):93-96.

[3]赵智军.微信平台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探索―――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7(10):71-72.

[4]李明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策略―――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J].科技风,2017(14):43.

[5]郭南南.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高职院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04(17):207-209.

作者:张佳楠 单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