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院校心理学教育教学多样化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进入了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身上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人也因为承受的社会压力过大,而形成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近几年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困扰,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虽然还未走进社会,但是已经承受了相应的社会压力。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开展相应的精神教育同等重要,因此很多高职院校都纷纷开设心理学教学科目,但是由于开展时间较短,因此教学的水平以及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围绕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学的困境以及必要性展开叙述,然后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角度入手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学教学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心理学;教育教学;多元化;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前通常在高中都已经经历了三年的苦学,高中的学习生涯比较紧张,学校的管理也很严格,而到了高职院校之后,学习以及管理都变得较为宽松,这样反差较大的快速转变,对于学生的精神以及心理有着较大的影响。此外部分高职学生在刚进入校园时,由于年龄小,接触社会较少,自身经验不足,一旦遇到一些小的挫折就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解决,教师、家长的管束以及引导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进入焦虑的状态,并形成一些心理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在为学生教授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如何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实现学生的身心同步健康发展。
一、高职院校心理学教育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教学方式较为滞后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学科目,但是更多院校都是将其作为辅助的教学项目,并不是学校重点发展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制药类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类职业技术学院,必然会将其与制药、体育相关的课程作为重点发展的课程,并将重点发展的教学科目作为必修课,将类似心理学这样的科目作为选修课。由于是选修课因此无论是校领导还是教师,都不太重视该项课程,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心理学教育教学的方式还比较落后,教师在教授内容时,主要是运用传统集体讲授法,很少结合教学内容运用信息化、多媒体化等教学方式,而且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进度照本宣科宣讲教材,迎合教学要求开展毫无新意的教学,其实并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二)只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培养实践能力目前了解到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已经将心理学作为选修课程,可见高职院校对心理学课程的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可,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心理学开展时间较短,缺乏相应的经验,更缺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方面,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教导学生将学会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另外,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点没有和院校发展、学生就业、学生后期的职业发展有所关联,因此学生很难依靠自身的理解将心理学知识学以致用,难以将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实际工作中。
二、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学科目的重要意义
(一)帮助学生树立良好世界观,降低学生的犯罪几率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的规模,学生数量也在持续的增长,师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一直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中。而师资方面的缺口也导致高职教育出现了些许的滞后性,教师根本无暇从多个角度照顾到学生情绪,难以营造出适合开展心理学教育教学的环境。此外由于高职院校主要是以技能训练、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基础,与法制、心理等有关的内容通常都是选修内容,导致学生的法律意识较为薄弱,而法律意识具备的引导、促进以及约束等作用都无法得到较好的发挥。一旦学生心理长期有不良情绪,就会因难以排解而形成冲动的魔鬼,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学教学,可以在心理学教师的帮助下,带动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避免学生受到不良风气、个人性格缺陷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心理不健全的人。近些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走上犯罪道路的情况较多,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开展心理学教学科目,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世界观,是降低高职院校学生犯罪率有效的一种方式。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年龄超过十八周岁,已经符合我国规定的成人年龄,但是由于我国长久以来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导致很多明明已经成年的学生在独自进入高职院校,父母以及校方的管束突然有所减少的时候,他们自身却无法面对诸多的难题,面对困难和纷扰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稍微遇到一些挫折便会在心里形成无处排解的压力。目前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开设心理学课程,但是多数高职院校却并未为学生设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室,学生的不良情绪由于长时间得不到有效地疏解,可能会逐渐累积并越来越大,最终这种情绪不在沉默中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随着高职院校一代代学生的交替,不同时代学生的行为方式以及思想也会有所改变,高职院校的心理学教育教学的主体就是学生,因此开展教育教学的方案以及计划更应该随着主体思想的改变有所优化,而不是持续应用较为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只有教师发自内心的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并发自内心的对这些想法予以理解,才会真正让学生感知到自身价值被重视、被认可,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完善健全人格。
三、高职院校心理学教学多元化发展探究
(一)创设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平台不同高职院校其教学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首先,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学教学时,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符,并成立针对性极强的多元化教育教学平台;其次院校可以选择适合的场所,投入少量资金成立心理咨询室,给学生建立一个可以寻找心理帮助的场所,及时获得有着较深生活经历、社会经验、专业知识的教师给予的帮助和引导;院校的心理学教师成立相应的部门,部门及时结合社会现状、学院现状,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通过匿名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根据相应的状况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对学生存在问题较多的环节进行疏导;最后积极利用网络化、信息化等新型教学技术,制作出趣味性、生活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全身心的放松自己,将不良的情绪、内心承受的压力都及时宣泄出来,确保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状态都是最佳的。
(二)将选修课的心理学课程改变为必修课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心理学在众多高职院校都是以选修课的状态存在的,因此并不能针对全校的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梳理与辅导,也很难实现全部学生心理水平的提升。在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选择的选修课程类目较多,学生更多的根据自己的兴趣、对专业是否有所帮助等角度来选择选修课内容。大部分人不会自发自觉的认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因此积极主动选择将心理学作为选修课程的学生较少。基于这种情况的考虑,高职院校可以将心理学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提高师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并结合高职院校自身情况、学生就业以后的职业需求等诸多因素,制定针对性极强的心理学教学内容,并适当延长教学的课时,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心理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引导学生利用心理学知识加强对自身的约束与管理,强化心理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丰富心理学教学内容近几年,高学历学生犯罪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更多是因为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思想、行为、价值观的转变,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并结合本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状况,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要结合学生的情况的变动、学院实际情况的改变,逐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为实现教学目标而不断创新不断改进。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切实感受到心理学的教育功能及价值,并领会心理学的精髓和内涵。
四、结语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学的开展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师资力量、资金投入、教学方式等都还有一定的改进提升空间。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学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方面予以改善,建立健全的高职院校心理学教育教学体系,并投入适量的资金以及师资作为保障,确保心理学教学活动可以顺利开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做一个身心健康的高质量人才,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娟娟.网络环境下高职心理学教学与心理干预策略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41-42.
[2]程雯.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探索如何提升高职学生核心素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1(11):93-96.
[3]何明.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心理模式构建初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19-21.
作者:谢彬 单位: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