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引进版心理学图书现状及发展

引进版心理学图书现状及发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8-13 22:05:00人气:403

摘要:当前,读者对心理学图书的需求巨大,其中引进版又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本文对我国引进版心理学图书出版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总结,并且对引进版心理学图书的存在价值、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引进版心理学图书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建议,以期促进引进版心理学图书市场的规范,提升本土心理学图书品质。

关键词:引进版心理学图书;存在价值;发展原因;问题;发展趋势

一、引言

人们的心理现象各不相同,在心理方面的需要也是多元的,因此构成了对心理学图书的巨大需求空间,其中引进版图书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引进版心理学图书发展较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到2000年左右处于启蒙阶段,2001-2005年处于初步发展期期,2006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整体来看,近几年来引进版心理学图书的码洋比重基本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收益水平也高于全国整体市场的平均水平。

二、引进版心理学图书的现状

笔者统计了当前国内两大图书电商中心理学图书的排行榜,发现前100名的图书中分别有77%和67%为引进版,由此可见读者对引进版心理学图书的认同。引进版心理学图书的品牌效应也很明显。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合作的“万千心理”,与人民邮电出版社合作的“新曲线”,与浙江人民出版社合作的“湛庐文化”和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合作的“华章心理”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万千心理”主要以心理学专业教材为主,推出了“心理学导读”等系列,从品种数量来说,占据了国内出版机构中的首位。“新曲线”出版的《心理学与生活》已经再版到第19版,即使普通读者也对这本书有所耳闻。“湛庐文化”紧追当下热点,对脑科学等硬核科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华章心理”的重点立足于普通读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这几个图书品牌成功引起了国内读者对引进版心理学图书的关注,使心理学图书快速发展为社科书中举足轻重的部分。

三、引进版心理学图书存在的价值

(一)学科发展的客观原因1897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办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代表着科学心理学的创立。此后,华生、铁钦纳、斯金纳、弗洛伊德、阿德勒等心理学家不断改写着心理学的发展,西方心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而直到20世纪初期,中国才逐渐开始对心理学学科进行系统的建设,可以说,西方心理学对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社会需要的主观原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然而,很多人对心理咨询仍持抵触态度,加上国内心理咨询行业鱼龙混杂,人们更习惯从心理学图书中寻找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方法。此外,国外作者的思维方式更加开放,他们的作品更具实用性和操作性,而这正是国内作者的不足之处,因此无论是心理学专业人员还是普通读者更倾向于选择引进版心理学图书。

四、引进版心理学图书获得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出版门槛不高心理学图书市场的出版门槛不高,加上高于整体市场的平均收益水平,吸引了很多出版社的竞争。根据开卷数据显示,仅2009年就有520家出版社参与到心理学图书市场的竞争中。而引进版图书的操作相比国内原创作品也并不十分复杂,只要选好品种,找好译者,签完合同,完成备案审批制度就可以进行。因此,在高收益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引进心理学图书。

(二)图书收益率巨大引进版图书的出版不仅给出版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出版社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以人邮社为例,《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社会心理学》(第11版)等引进版图书的出版奠定了人邮社在心理学图书市场的龙头位置,也成为读者心目中的金字招牌。其他出版社在看到引进版心理学图书的巨大潜力后,也纷纷参与进来,不断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出版物。比如,有的出版社着力于重新打造心理学名著,有的出版社对准名家新作,有的出版社专攻普通读者遇到的日常心理困扰。

(三)出版环境适宜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强了国际间的沟通交流。在图书出版领域,越来越多的引进版图书进入国内,丰富了读者的视野。随着国内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学生出国留学的浪潮,心理学的普及都推动着引进版心理学图书的迅猛发展。

五、引进版心理学图书存在的问题

(一)“拿来主义”是否具有本地适用性对于引进版图书如何寻找选题这个问题,很多编辑习惯性地关注国外畅销榜单上的排名。但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国外读者需要的读物,国内读者不一定需要,适合外国人的心理调节方法也不一定适合国人。只靠“引进版”的金字招牌吸引读者是一种非常不负责的做法。美国心理学家Gilliland认为,人的心理具有文化差异,只依靠我们自己的经验和理论判断是不够的。我们只能让中国读者自己判断,书中所提供的内容是否适合他们。因此,出版社在引进心理学图书之前,需要请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编辑进行全面的阅读,选出更适合我国读者的作品。

(二)图书质量参差不齐当前的引进版心理学图书市场中,教材的出版流程日趋完善,出版社请心理学行业内专家承担翻译工作,并进行最终的审稿,如中国心理学会前会长乐国安参与了《社会心理学》的翻译工作。但一些实力较弱的出版社过分追求市场效益,在无法聘请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译者情况下,随便找来一个懂英语的人就进行图书翻译,或者由多个译者共同翻译一本书,甚至有的出版社为了加快出版流程,采取边翻译边发排的做法。一些出版社以译者“文责自负”为借口,忽视了对图书质量的监督。在译者不专业的前提下,也没有具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编辑对图书质量进行把关,导致出版的图书与原文意思大相径庭,漏洞百出。

(三)无良竞争的存在一是,公版书市场的无良竞争现象严重。以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30家出版社出版过这本书,定价从1元到64.8元不等,存在严重的恶性竞争,其中不乏很多粗糙的译本。究竟选择哪个版本才是权威的,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二是,国内跟风现象严重。一些新颖的题材常常出现引进版图书开创、本土作品跟随的态势。以《心理学与生活》为例,自新曲线出版后,不少于10家出版社以《心理学与生活》为名出版图书。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既大大损害了原出版社的利益,也使得市面上的图书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三是,引进版图书普遍只给国内出版社5年的版权期。前一家出版社过了版权期以后,这本书又被另一家出版社买下版权重新打造,不仅更换了译者,还会把书名和封面设计重新包装。这使得读者很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下同样内容的书,伤害了读者的利益。

六、引进版心理学图书的未来趋势

(一)重视细分市场根据当代人的心理状况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群体更易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人们对于心理学图书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市场细分是一个必然趋势。一方面,教材引进要尽量选择国外的权威版本,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能帮助心理学专业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外心理学的概况,促进我国心理学学术水平的发展。另一方面,面向普通读者的心理学图书要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加强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更有针对性地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

(二)提升图书水准当前,出版业对图书的外在包装日趋精美,博眼球的书名加上漂亮的封面设计就能吸引很多读者购买,但图书的内容质量才是一本书的精髓。针对当下引进版图书常见的翻译问题,出版社应多花心思,聘请专业的翻译和编辑团队,提高译者和编辑的待遇,保证图书的质量。

七、结语

引进版心理学图书在社科图书市场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出版社既要跟随市场热点,不断开拓出版领域,又要重视图书质量,切不可因为过于追求市场效益而抛弃出版图书的意义。分析引进版心理学图书在中国备受追捧的原因,对规范引进版心理学图书出版,提升本土心理学图书品质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常玉轩,刘丽丽.心理学引进版图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前景[J].科技与出版,2016(5):129-131.

[2]马立玲.译林出版社引进版图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

作者:陈晓冉 单位:中国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