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下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研究
[摘要]《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清末澄衷蒙学堂的蒙学识字课本,该书从内容选取到编排方式都具有极大特色。本文将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研究此书,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记忆、概念和儿童思维发展三个维度。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澄衷蒙学堂”是我国最早的自办新式学堂之一,《字课图说》作为学堂识字教材,共四卷八册,涵盖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插图七百六十二幅。书的编排体例为“检字、类字、图说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六部分。图说四卷中,前三卷较具体,基本为名词。卷一所收汉字包括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各国知识等;卷二所收汉字涉及人事物性、矿物金属、乐器武器等;卷三所收汉字为度量衡、农业工业、虫豸动物等。卷四较抽象,有动词、介词、连词、助词及叹词,所收汉字包括人类活动和语言文字。
一、记忆维度
记忆对起初的词汇识记以及后期的回忆、应用都起着重要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长时记忆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字课图说》的编排在增强长时记忆的效果方面有许多可取之处。长时记忆的编码主要采用语义编码的方式,将材料进行归类,并形成一定的系统,这样更有助于进行长时记忆。《字课图说》“次字”中提及“略以名、动、静、状及虚字为次,而于一类之中,又以事类之如天文、地理、人、事、物之属是也。”就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将相关内容的字进行归类放置,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对字词的识记。在书中一类事物被集中列在一起,如第二卷中就主要包括了化学、物理、生理三大部分的内容,这三大部分间的紧密的关系都可被归于自然科学类。可见作者在编书时很注意对内容进行归类归纳,使之具有系统性、组织性。课程与教学Kechengyujiaoxue根据记忆理论,对材料的加工深度越深,记忆效果也相应越好。书中对“美”这一单字,除释音、注音、组词外,还包括释义。“释义”根据学生年龄被分为简说和详说两部分,简说针对十岁以下学生,“次释义,务以一语剖晰之。”详说针对十一岁以上学生,“次释引申假借义,凡现行事例新理名词,皆随字附释。”并且不论详简,名词、动词中只要有用语言文字表达不清楚的字,编者还附图画加以充分解释。从详细且易懂的释义到精细清晰的石印配图,我们可以看出以刘树屏、白作霖和蔡元培为主的编者,力图对单个字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字义,而不是对字仅仅进行简单地机械识记。
二、概念维度
《字课图说》每一卷系统的编排方式不仅有助于记忆,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如第一卷中“地图”这一概念,在分别介绍“地”“图”两个字时,编者还在其周围列出了经、纬,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大洲大洋的简称以及大清时各省的简称等。这些字聚集在一起,就像一张有关地理用字的大网,网中各个概念彼此都有着紧密程度不同的联系,当一个概念(如“纬”)被加工时,其意义也会自动传递相关概念(如“亚”“欧”),使得相关概念的意义也被激活。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其他概念的理解,深化对某一概念的理解,也可通过对其他概念的提取,来提取某一特定概念。
三、思维发展维度
《字课图说》凡例中将字义分为详简两类,简说专为十岁以下学生而设,详说为十一岁以上学生而设,识字之序,分浅深二级,先浅后深。林崇德等人的研究发现,10岁到11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过渡期之一,十岁以下儿童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10到11岁为过渡期,11岁以上儿童抽象逻辑思维逐步成为主导。澄衷蒙学堂的教材以十岁为分界对字进行详简释义,且先易后难、先浅后深,符合儿童思维发展规律。这样的编排易于被儿童接受,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儿童因学习材料太难或太易而产生厌学情绪。书中对不易直观理解的文字进行配图加以充分讲解,图片的呈现有利于儿童对字有进一步的理解。凡例中对绘图这样描述,“凡名字,动字,之非图不显者,均附以图,或摹我国旧图或据译本西图,求是而已。”所附图中均以写实的精细工笔画呈现,而不是漫画。可见在当时社会物质资源并不发达的条件下,编者虽不能为文字赋予真实照片,但却在临摹图片时尽量遵循客观事实。这样客观、真实的图片材料,无疑增加了教材的可信度与权威性,从一定程度上也间接培养了学生做事,以事实为根据的行为习惯和实证精神。
四、结语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作为一本识字书,在着重识字的同时,兼顾了对学生科学知识文化的培养。虽略有不足,但在当时对开阔国民视野,启蒙思想仍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并且该书的编写极其考究,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图文并茂,与旧式的私塾刻板教学对比,存在着质性的差异。时至今日,《字课图说》对教材的编写方面,仍有很高的研究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明霞.《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特色研究[J].文教资料,2014(33):17―18.
[2]刘树屏.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M].上海:澄衷蒙学堂印书局,1905.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许莎 单位: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