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创新创业服务探析
摘要:加强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提出在服务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要从引发主观体验、激发个人特质、促成社会关系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与策略,以达到促进人才成长与发展的目的。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创新;创业;高校图书馆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关注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生阶段。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教授(MartinE•P•Seligman)于1998年倡议和定位。并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被正式提出。该文是由塞利格曼和森特米哈伊共同于2000年刊登在世界著名的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上。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新开辟的一块领域,其假设人类善良美好的一面与病态的一面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并重点关注可以提升生命价值的事件,旨在激发个体的潜能和优势,促进个体的适应与发展,帮助实现个体的幸福生活和生命价值。其研究框架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主题:一是主观水平上的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满意、愉悦、快乐和实现感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积极的主观体验能对由消极情绪造成的心理紧张起消解作用。从而使人的机体保持健康和活力。二是个体成长水平上的积极的个人特质。如,兴趣、天赋、性格优点、价值观等。包括:创造力、恒心、社会智力、团队合作、自我调适、希望等二十四种具体的个人特质[1]。同时,也对影响这些特质形成的因素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认为培养这些特质的最佳方法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具体方法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使之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从而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三是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的社会关系。如,单位、学校、家庭、社交圈等。积极心理学认为其重要价值在于可以为个人的良好发展提供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可以视为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包括:情感支持、物质支持和信息支持。由于人及其经验是在社会环境中得到体现的,而社会环境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因此,积极心理学提倡要建立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与积极品质的社会关系。
二、高校图书馆为创新创业服务的意义
(一)有助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时期,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从而推动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达到经济平稳运行和长期持续发展的目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已然成为当下经济转型升级时代的共识。同时,科技创新有利于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世界范围内抢占经济和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人才是国家最大的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加强创新创业服务,必将有利于加快培养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实践的专业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强国梦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有助于提高普通高校的办学水平,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也不符合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因此,不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和学科专业结构不能与社会的需求相契合,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因此。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高校应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赋予的历史使命,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培养大批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并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等要素上的全方位融合。由此可见,加强“双创”服务不仅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普通高校的办学水平。也有利于深化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从而推动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三)有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信息数字技术和信息化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获得方式及知识的服务内容等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各种信息知识服务机构商的冲击和挑战,高校图书馆已面临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难题。每逢一年一度的“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举行时,众多中外专家学者便齐聚一堂,共商图书馆发展大计和途径、如何提升服务能力,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进步。高校图书馆积极为“双创”服务,将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和人才聚合优势、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这样,不仅能顺应时展的外在要求,也能满足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创业服务策略探析
(一)引发积极的主观体验
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的体验能让个体在生活中充满勇气和力量、积累长久的个体发展资源,能不断提升个体的思想与行为模式,以促进个体、美、德发展。无论是面对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能帮助个体拥有主观幸福的体验。而通常情况下,积极体验是通过个体全身心地投入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因素,并取得某种成就时产生的一种体验。此外,积极情绪之间是相关和一致的,体验到一种积极情绪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其他的积极情绪。我们要善于为获得积极体验创造客观因素,要善于帮助双创主体获得积极的主观体验。为此,我们可以采取“服务、关怀、帮助与奖励措施并举”的做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全心全意的服务、无微不至地关怀及诚心诚意地帮助,为创客们营造温馨、友好、自由的创新创业环境,让创客们身处其中能充分体验和感受到自身所正在从事的工作是快乐和满意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奖励措施(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促使创客同时感受到情绪体验。如,幸福感、成就感等。从而使他们更乐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并始终保持信心。如,东华大学2015届毕业生、上海银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的叶超表示:母校设立的“尚实创业奖”让自己很受鼓舞,将坚定不移地走创业道路,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全力以赴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2]。
(二)激发积极的个人特质
从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角度来说,具备积极人格特质的个体能在身处逆境时采取更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以积极的态度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不利局面。积极人格的形成不仅有助于抑制消极人格的产生和消除其不利影响,而且有利于促进个体适应能力的发展和潜力的发挥。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主动把外在社会感受内化为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建构过程,并认为积极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起至关重要地作用。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的人格、力量和品质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在现实中,我们可以采取信任、鼓励、赞扬与激励的做法。首先,要主动关心和帮助每一位‘创客’,让他们可以静心和安心专注于创新或创业中。同时,千方百计激发创客自身内在的积极因素。如,自信、乐观、创造力、爱学习等。并帮助他们利用这些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以取得成功。从而获得美好生活的体验。其次,当他们遭遇挫折或失败时,我们要及时鼓励他们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并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信任。让他们保持乐观,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重新投入到未来的工作生活当中。最后,当他们每次取得一些进步或成功时,我们都要诚心地送上祝福,并给予赞扬。从而有助于把个人的主观体验、个人特质和取得的成就三者有机辩证统一起来,互相促进,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如,有实践表明,大学生创业担忧最多的两个问题是有了创业点子后能不能做、怎么做?以及创业失败了怎么办?对此,在高校从事创业教育工作多年的何演老师指出:高校要做大学生创客的孵化器和避风港,不仅要让大学生创业实现从不敢想到敢想、敢做、敢闯的跨越;也要让大学生在创业时可以“放心一搏”,即使失败了也能“从头再来”,甚至“东山再起”,并意识到只要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也是一种成功[3]。
(三)促成积极的社会关系
积极的组织系统意味着积极的社会关系,而积极的社会关系可以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和表现。从而进一步促进积极的主观体验。图书馆人可以通过尽可能地扮演多重角色、发挥多种职能作用,把高校图书馆建设成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创客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组织系统。为创客们提供情感、物质和信息等支持,让创客们在获得社会各方扶持与帮助的同时,也能充分感受到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社会关系。从而有利于广大青年人才通过“双创”活动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也有利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持续蓬勃发展。首先,我们要围绕双创主体努力打造能联系和聚合各种资源的“双创”服务平台。在双创主体与社会的生产发展需要之间牵线搭桥,起到类似“中介桥梁”的作用;其次,我们可以扮演类似“保姆”“助理”的角色,为创客们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与帮助;最后,我们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呼吁,并争取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社会各方力量为双创主体提供便利和帮助。如,来自天津大学的贾某某同学特别希望在大学里能有政府服务的窗口,可以为创客们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及相关服务等[4]。
四、结束语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打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全力以赴为双创主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依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采取必要措施,想方设法激发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和创新创业热情。并努力促成积极有利的社会关系,增进在校生或毕业生在“双创”过程中的积极主观体验,无疑将有助于青年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也有利于顺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理在给清华大学生创客们的回信中说:“青年愿创业,社会才生机盎然;青年争创新,国家就朝气蓬勃”。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Peterson).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M].侯玉波,王非,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8-80.
[2]曹继军.东华大学设“创业奖”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创业起步“小目标”[EB/OL].(2016-12-21).[2019-3-10].
作者:郑茂华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