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学习风格论的应用
摘要:教育心理学强调对个体差异的关注,传统中国儒家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现代学习风格论即是注重个体风格差异来实现教育和教学。它对于实际教育和教学实践过程都能够产生很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将学习风格理论更好地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教学之中,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教育实践更注重个体差异?本文就是在分析学习风格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教学之中提出思考。
关键词:学习风格论;教育心理;应用
从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可看出我国的古代教育也一直比较重视每个人的差异,在差异的基础上来施教。现代教育心理学提出学习风格理论,从个体差异的方面来看待学习问题,从何进行教育教学。虽然说法不同,但是核心的思想是一致的。无论出于生理的、心理的,还是社会环境的因素,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也体现在个人接受教育和教学之中。学习风格理论有很大的理论贡献,推动了教育和教学的进步。因此,将其应用于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之中,从而推动教育心理学教学的改革,发挥教育心理学这一学科对教育和教学实践过程良好的实际意义,都是大有裨益的。
1浅述学习风格理论
“学习风格理论”是1954年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最先提出来的。旨在关注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体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它与传统的中国儒家提倡的“因材施教”有相似之处,都是在从人的个体差异方面来开展教育和教学实践过程。它把现代教育心理学向前推动了一大步,也带来了教育方式的变化。由每个人的性格、脾气和人生的阅历、受教育的背景等都是不同的,也就让我们每个人的“学习风格”不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有的人爱学习,有的人不爱学习。国外学者根据每个人学习的差异和实际情况将学习风格总体上分为四类:经验型学习者、反思型学习者、理论型学习者和应用型学习者。由于这种学习风格的差异,那么在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中便要考虑个体的差异,在教育和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这种差异的存在,从而关注个体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最终才是能够收到实效的。而国内的学者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环境三方面对学习风格进行了综合的划分,其情况各不相同。从生理因素来讲,我们的智商、生理状况的好坏(这包括是否有先天缺陷、该阶段的生理状况是否良好等)、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反应状况等都会对我们的学习风格造成影响。简单的说,一个有听力生理缺陷的和一个听力能力正常的人的学习风格显然是不同的。在心理因素方面,每个人的学习风格很不相同。我们每个人的心理特征、情感态度和意志都是有区别的。每个人对于一件事物的态度和情感都各不相同,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心理方式来面对,从而导致不同的个体行为。有的人似乎从心理上就接受学习,而有的人却往往觉得厌恶学习。同样,在学习方面的意志和态度也不一样的。有的学习者秉持“书山题海”、“读万卷书”的精神状态,而有的则是“一曝十寒”。这种心理因素的差异十分明显,就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再者,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于学习风格有很大的影响。在高考的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的学习风格和大学教育下的人的学习风格是不同的。这是由社会的大环境所导致的。人毕竟是群体的和社会性的,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征都有重大影响。我们强调个体差异,不能够仅从个体去思考,社会环境的因素对于个体的影响也是明显的,也需要将对个体风格的分析置于其中。国内外学者对于学习风格理论有着各自的理论看法。随着这种教育和教学实践的进步,这种理论也在不断发展。目前,学习风格理论已经很大地应用到各种人才培养的教学中。重点是的我们提出了理论的进步,也要将其应用于教学和教育的实践中去。
2学习风格论在教学中应用状况
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对个人的注重,在教育领域也强调对个体差异的关注。自五十年代提出这种理论之后,已经成为西方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形成了许多理论分析。而且这些理论又让教学实践和教育创新得到了进步。与此同时,中国儒家传统虽然提倡“因材施教”,但是强调三六九等的这种等级差异,势必导致对个体差异的不平等对待,也就无法真正做到注重个体的差异。注重集体的传统和实用价值主义的思维,使得当前国内对于学习风格理论的注重不够,更多的是强调应试教育下的教育心理研究。随着近年来多数人对于我国应试教育和大学教育模式都十分有意见,教育改革也要应时启动。那么注重学习风格,根据个体差异来实现个体的学习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教育要改革,学习风格理论也受到关注,它在教育心理学中得到发展。虽然如此,但是教育心理学对于学习风格理论的关注依旧很浅显。关于风格理论的教育心理学书籍中论及个体差异也多数是从普通学习心理的研究成果中套取,而没有真正从学习风格的理论整体和综合全面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分析。这就导致了学习风格理论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滞后。那么把学习风格理论应用到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3如何将其应用到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去
将学习风格理论应用到教育心理学教学当中去,这不仅仅是教育心理学改革和教育教学实践的一大进步,而且能够有效推动教育理论的开拓创新和新型的教育人才的培养。那么,重点是如何将学习风格理论应用到教育心理学教学之中去。我将从二个方面给出思考和建议:将学习风格理论具体转化为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内容。这也是最为之简单的做法。理论的学习是重要的,首先我们要掌握理论的内容和其主旨,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应用。我们国内当前关于教育心理学的书籍也强调对个人差异的关注,但这这些概念显得十分抽象而不可具体实施。因此,要将学习风格理论关于个体差异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转化到教材理论中,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重要才能让学习者全面掌握这一理论,从而更好地应用这一理论;将学习风格理论应用到教学心理学的实践中去,从实践中推动教学的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重要的,将学习风格理论应用于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个体差异来合理地安排课程、学生的作业任务等,而不能一概而论。教育者需要区别不同的学生,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学习要求和培养目标。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教育心理学的改革创新,也才能破除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困境,推动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总的来说,学习风格理论就是看到了每个人的差异和学习的不同,从而个人的独特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上来对其进行。这种方式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面对我国当前应试教育的困境以及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展学习风格理论教育十分有必要。将学习风格理论在教育心理学教学当中应用实践,是一种教育的创新。一方面,可以推动我国教育学、教学心理学等的理论进步,实现理论的创新,开拓新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学习风格理论在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也能够培养出能够根据个体特征来开展教育的教育者,这也是一种人才的创新。因此,将学习风格理论具体转化为教材内容和融入教学实践,这对于教育心理学的改革创新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孙亚军,聂广星.学习风格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1(21):71-71
[2]谭顶良.学习风格理论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尝试[J].心理科学,1996(2):125-126
[3]李超颖.学习风格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校园英语旬刊,2016(1)
作者:张沐坤 单位:武汉东湖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