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美术教育论文 > 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现状及对策

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现状及对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1-26 12:22:00人气:374

摘要:美术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文化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从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创新教学思维、优化师资结构、革新课程体系三个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美术教育普通高校课程设置

一、美术教育概述

美术教育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追求一般的教育学功效。从概念中可知,美术教育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美术教育,另一方面是普通美术教育。普通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显然属于后者,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文化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美术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根据开展途径划分,主要包含家庭美术教育、学校美术教育和社会美术教育三种类型。家庭美术教育主要通过家庭成员的艺术熏陶和美术指导开展。如,画家的子女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往往更容易领会审美认知,也能够较早地掌握美术技巧。学校美术教育主要指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美术教育课外活动等。学校美术教育通常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专业性、科学性等特点。社会美术教育主要通过媒体、社团、展览艺术等隐性美术教育的形式作用于人。在这三种类型中,学校美术教育尤为重要。

二、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1.部分学生对美术的认知不够深入一方面,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主要面向非美术专业的学生。在选择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渴望学习美术知识,追求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但其中也有部分学生以积累学分或者以娱乐消遣为目的。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对于美术类课程的学习,只需要交一篇论文就可以轻松取得学分。这种片面的认知导致他们对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足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由于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为公选课程,学生的美术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从未接受过美术基础性教育,这导致其对美术教育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认为美术教育只是单纯地欣赏艺术作品或画几幅画。这难以实现美术教育的目的,也丧失了美术教育的意义。

2.师资队伍结构与教学内容不合理首先,部分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是保证公共课程质量的前提。但由于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普通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教师由专业的美术教师兼职担任。一些专业的美术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对专业技巧的相关教学,将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作为专业美术课程教授,忽视了公共美术课程的育人理念。其次,教学内容深度不足。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教学不仅注重对艺术创作技法、艺术风格演变历史的教学,而且关注对艺术作品文化内涵的教学[1]。但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多以篇章或专题的形式开展相关教学,多注重对透视、色彩、构图等专业知识的讲解,相对忽视对作品或作者的相关人文价值介绍,较少关注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影响了教学的深度。最后,课程考核形式单一。目前,部分教师在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中的考核采用让学生上交论文或课堂演讲汇报等形式,考核形式单一,与美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相悖。这样,学生难以真正理解美术教育的内涵,难以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3.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编排缺乏科学性首先,课程开设类别单一。美术学科具有广泛性,按照具体门类可划分为剪纸艺术、书法、素描、陶艺、服装设计、摄影等。然而,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仅开设了书法教学与美术鉴赏课程等较为基本的课程,课程类别单一,难以较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部分高校的课程内容与高中美术课程存在重复或断层的问题。在教学大纲的编排上,部分高校忽视了高中美术教育的大纲内容,导致教学内容与高中美术的教学内容存在重复,影响了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一些高校的教学内容存在与高中美术教学脱节的问题,这提升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不利于美术教育的开展。最后,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缺乏整合性。美术这一学科具有综合性,与多个学科相关联,如哲学、史学、社会学等。但在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中,美术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较少,更多的是根据美术这一学科细分后进行设计编排,课程内容往往仅涉及美术学科本身,如设计表现技巧、产品设计等。这不利于学生从宏观的角度理解美术的价值。

三、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发展路径与方法探析

1.创新教学思维,增强专业素养一方面,教师应创新教学思维,完善教育方法。当今社会不断发展,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育者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水平成为教育者的迫切需求。如,在面对大班化百人教学的难题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教学法,根据适当的标准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如美术基础、主修专业、座位安排等,以小组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应以教育对象为基础,制订完善的课程学习目标与内容。教师需要根据公选课程的性质,结合学生的美术基础和兴趣点,有效甄选与整理教学资源。在传授学生美术技巧与理论基础的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将教学场所拓展至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结合美术直观性的特点,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美术教学的魅力,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2.优化师资结构,完善考核体系首先,优化师资结构。优秀的师资力量是保证美术教育课程质量的前提。师资结构的优化,依赖于完善的师资引进计划。在公共美术课程师资引进阶段,高校应以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为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引入人才;在教师培养阶段,高校需要确立完善的教师培育机制,针对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可与知名美术工作室建立合作关系,采用暑期外派学习或者人才与资源共享等形式,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实现“专人做专事”,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是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高校应当在每个学期针对教师的授课情况,邀请学生进行评价,从教育方法、课程设计、专业程度、教学效果等维度打分。整个评价过程采用匿名化方式进行,以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寻求解决方法。最后,强化课程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标准。对学生期末成绩的认定不单单取决于最终论文的成绩,教师应当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将学生的课堂互动情况、上课出勤率、课堂汇报质量等纳入最终成绩的考核标准,并保留一定的变量因素。教师应设定合理的考核标准,结合学生期末考试的情况,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

3.革新课程体系,提升课程结构首先,注重课程的多样性,增加美术公选课程的数量。美术通常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等[2]。针对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数量较少的问题,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丰富美术课程类别,以满足学生不同形式的学习需求,从不同的方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如,复旦大学将公共艺术课程依照审美鉴赏、艺术理论、技能实践三大类别分类,每一个类别开设7至8门课程[3]。其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应当基于高中美术课程内容进行,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的发展简史、各艺术流派、代表艺术家的作品,同时使学生热爱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与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4]。在大学美术公选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编排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内容与高中美术课程之间的衔接,培育学生更高层次的美术鉴赏能力与美术基础,避免重复教学或者断层问题的发生。最后,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实现课程整合。对学生美术思维和艺术理念的培养离不开多学科知识体系的支持。教师需要综合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以专题、时间轴、案例分析等形式探讨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从宏观角度理解美术的意义与价值,理解社会与美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对课程的纵向整合。

参考文献:

[1]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美术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美术鉴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张振华.规范艺术课程构架科学体系――复旦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7):24-25.

[4]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81-82.

作者:李班 林妙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