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美术教育论文 > 美术教育与摄影教学的共性

美术教育与摄影教学的共性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8-12 09:36:00人气:589

摘要:随着我国美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广,大众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对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对美术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更新调整,一方面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另一方面可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基于此,可将美术教育与摄影教学进行融合,为创新美术教育及摄影教学提供有力事实依据。文章将对美术与摄影教育的共性,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及实际应用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美术教育;摄影;共性分析

在美术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除参考美术教材之外,还可通过摄影即时抓拍瞬间的特性,将不易捕捉的瞬间通过摄影的拍照的方式,融入美术教育中。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单一只注重讲解美术知识,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图像识别能力及思考能力,使学生通过欣赏、实践能够分析摄影作品中暗含的美术语言。并引导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而此时教师还需适当将核心素养相关知识进行融入。这样不仅可使美术教育与摄影教学都可获得相应的发展,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美术与摄影教育的共性

(一)均为视觉画面造型艺术教育类型对美术与摄影教育的共同点分析来看,以上二者其中都包含视觉画面与艺术造型这一共同点。就以动画图片为例进行深入分析,动画是视觉艺术的一种变现形式,它是通过图片、图像的方式进行传递,此时摄影也与之相同。都可将其要呈现的内容与作品进行传递。比如,美术教育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画,水墨画主要阐述当时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情怀,而将水墨作品与动画图片融合为一体后,可呈现丰富多彩的视觉画面语言。基于此,在二者造型艺术方面也有相同点,一幅作品要想吸引人的注意,除饱含故事情节之外,还应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此就要从作品内容中的人物造型、比例、民族特色彰显方面入手,进行优化调整,将形象活泼生动的造型进行充分展现。

(二)均有构图、空间、黑白、与色彩记录关系在日常摄影教学过程中,人们将大部分经历集中在发现和构成生动图像上。生动的图像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还可引发共鸣。而美术教育也与之相同,在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时,也会产生同样的共鸣。基于此,要想时刻吸引学生的眼球,应当合理对画面构图进行调整,要以创造生动的图像为核心依托。比如,线条、画面布局、形状、明与暗的感觉、色彩鲜明对比等诸多方面进行考量。在摄影进行构图取景时,要将不同的要素组织起来创造令人印象深刻的布局,虽然看起来较为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困难。而在美术教学时,画家在创作一幅作品时,也要对画面构图进行合理规划,要注重凸显画面主体事物,并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基于此以上多种关联性,在日后实际教学过程可将二者进行融合,促进教学效率呈上升趋势发展。

(三)均拥有同样的造型审美情趣教育内容在美术教育与摄影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美术教材还是摄影文本中都充满着深刻的内涵、丰富的意义与充沛的情感教育在里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与鉴赏,可对优劣、美丑等进行细致划分,进而感受各类艺术作品美的特征与形态。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美术作品,可唤起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形象地理解,并提高学生自身审美境界得到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探索过程中,可让学生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对学生进一定的审美教育,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身不足之处。而美术与摄影教学还拥有造型相同的特点,学生可跟随自己的感知觉与想象等领会出艺术作品中暗含的意义与意境美,这样自然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有待提升。

二、美术与摄影教育的意义

据教育学专家对目前各学科教育教学发展现状分析,摄影教育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教育领域,而此领域最离不开的就是审美。而有效提高审美能力及相关活动的设置,也离不开美术这门课程。学习美术课程可为学生提供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而摄影教学可为学生呈现丰富的色彩、线条等形象材料,促进提高学生对感官方面的需求。同时,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后,还可有效为增强学生的感染能力及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摄影艺术及美术审美能力。

(一)学习理论,提高实践技巧因我国摄影教育教学起步发展较晚,教育教学实施根基与其它学科相比较为薄弱。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与我国现存的教育理念及方法进行整合,并促进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对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先从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为起点,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为学生日后学习发展奠定好坚实的审美基础。而后,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进行深入教学引导,在摄影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参照摄影教学引导表开展课程,且将日常实际生活中常出现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中,与理论基础融合为一体进行教育教学。教师应用这样的方式,可改变传统单一性理论讲解课堂的乏味,并增添摄影课堂的趣味性。而美术课程的教学形式也与摄影课程大致相同,主要区别在于选题角度、创作时间维度等几方面。通过应用以上方式不仅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为提升学生艺术素养能力方面提供巨大帮助。同时,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也需根据现阶段学生实际情况及教育目标等进行教学内容设定,在促进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水平。

(二)评价作用,提高审美素养当学生刚接触到一幅美术作品时,如何正确评价艺术作品可以说是,美术审美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而在此环节中,主要以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仔细分辨能力为主,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获得有创造美,提高美的能力。而在此时,当学生对审美相关知识理解掌握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摄影作品为例,对美的事物进行欣赏与评价。通过这样实操示范的方式,不仅可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还可针对性提高学生美术鉴赏水平。摄影作品与美术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体。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主要目的是体会感悟作者的创作思想与意图。而后,引导学生通过教材指引中对作品的评价,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及摄影作品进行想法阐述。并引导学生根据构图、造型、表现手法等多方因素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效提高学生总结鉴赏能力,还可使学生理解掌握到值得自己借鉴的知识。

三、美术与摄影教育的异同点

(一)教学技术技艺不同摄影教学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摄影基础为日后实际操作提供实践经验。带领学生探索学习摄影相关技巧,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且注重提高学生视觉素养。而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学生学会教师教授的美术技法,并在愉快轻松地学习环境中,掌握绘画的基本材料与工具,并通过美术语言将自身所见所闻所感进行描述。通过以上两方面可总结分析出,美术与摄影教育虽有共性,但在技术与技艺类型知识方面还存在一定差异。为此,还应当不断提高二者之间的融合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将二者优势进行展现。

(二)选择自由度不同摄影与美术作品选择画面得角度存在一定差异,摄影主要体现在拍摄角度方面,事先需要调整好远近、高低、正侧等多方角度。而美术主要构图合理、布局错落有致就可,涉及不到远近高低等这类。对于不同题材的摄影主题要想表现出立体感,就需从侧面对其进行拍摄;而有部分景物如需要表现出画面的整体效果,可选择通过俯视的角度进行拍摄。同样,如在对同一专题进行拍摄时,若通过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拍摄,可呈现别样的风格。画面呈现的风格也是不相同的,信息量和效果也是存在一定差异。而在进行美术作创作时,需要先对角度选择进行细致分析,而后确定好表现主题。一个好的角度是美术作品创作成功的关键,也会起到决定效果。而美术创作在选择角度时与摄影存在一定区别,摄影只要选择好角度按下快门瞬间就可完成,而在绘制美术作品,需不断对其进行修改、调整。基于此,可将美术角度选择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从主题的角度构思好画面的布局,二是掌握绘制物品的角度,是否符合整幅画面。三是在选择绘制角度之前需查看是否与主题相同。以上几方面就是美术创作的角度,同样也是绘画创作的核心基础,除经常参与实践锻炼外,还应当对临摹、学习各种图册,提高自身艺术文化修养。

(三)创作时间维度不同在摄影创作过程中,将时间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快门的时间安排,第二层面是拍摄时间的选择,第三方面是照片叙事的时间安排。而进行美术创作时,创作时间的选择与空间二者之间是互补的关系。若在实际物体旁边或上方加入另一个面或者维度,在空间立体感方面就会被逐渐削弱,而西方画派就对此有不同看法,它将作品内容融入时间属性,将原本的三维画面进行压缩,改变为一种连续组合的画面。基于此,在创作山水画时就可将国内与国外优势进行广泛汲取,并做好合理平衡呈现一副完整的画面。

四、摄影课程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案例分析

摄影课程与美术教学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后,不仅可促进提升美术课堂德育教育功能的彰显,同时摄影化具有纪实性。对学生增多一些抗日题材或真人影像的德育教育,会比教师口试讲解传递效果更具有说服力。比如,《纪念白球恩》的摄影作品,通过画面可体会到白求恩大夫认真工作的态度,并体现出国际之间的友爱关系。同时,还可向学生展示一些抗日题材的照片等,还可将照片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冲击感受。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基于此,还可通过多媒体展示保护环境、注意环保等图片,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等信念进行树立,同时教师展示的图片还凸显了学生应当严格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珍惜爱护公共卫生及设施,进而促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五、结语

总而言之,美术与摄影的根源及灵魂都属于艺术的范畴,同样艺术的主要来源就是日常生活。生活不仅为二者提供着材料与资料,还可针对性提供实践检验的实用价值,让二者互帮互助、协同发展。美术与摄影可以发展如此之好,自然离不开时代的更新与变化,但更离不开的是二者的相辅相成,为推进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双熙.初中美术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204.

[2]李姝昕.小学美术教育与摄影的结合实践思考[J].艺术科技,2019,32(03):271.

[3]俞辉.浅谈少儿摄影教育对小学美术教育的积极影响[J].小学教学研究,2019,673(03):45-47.

[4]梁向锋.试论青少年摄影教学与美育教育的关系[J].《创作与评论》,2016(8):107-108,共2页.

[5]皇甫琳琳.美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分析[J].大众文艺,2015(06):271-272.

[6]安迎春.摄影教育的现状分析和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展望,2014(19):62.

作者:陈帅 单位: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