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美术教育的问题
【摘要】小学美术在小学教学的传统中处于相对较轻的位置。大多数学生、家长和教师重视的都是语数外这些关系到升学及高考的重要学科,而忽视了美术这样的“副科”。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素质及教育意识地整体提升,人们愈发的感觉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美术教育在当下呈现了雨后春笋般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是让美术教师感到欣慰的,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这股风潮的背后,美术教育依然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现状问题
一、教学模式不完善,教师素质待提高
人是一切之本,做好美术教育首先需要有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美术教师。但是我国美术教育的起步较为缓慢,目前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教学模式,当前的教学模式还未完全贴合少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征。诚然,我国历史悠久,美术教育也有着深厚的底蕴,老前辈们在美术教育这方面下了不少的苦功夫,从情感思维教学到信息技术结合的现代化教学,小学美术教师们积极前进,为美术教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美术教育的成果也是日渐丰硕的。也因此,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更应该要重视美术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就当前我国美术教学而言,依然存在着各地为政的情况,缺少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都是各地的工作者根据当地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材的编制,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安排也是各地的工作者自行研究决定的。这样一个各自为战的情况,让很多美术教学方面的经验和方法无法普及推广,很多地方都是自行摸索,耽误时间也浪费精力。而且自行编制的美术教材一般考虑的是当地社会的因素,对于少儿心理和生理的承受力缺乏应有的关注,对于培养和提高少儿的美术情操效果不大。因此一个完善的美术教学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之上,统一各地的美术教材,互通教学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才能够让广大的小学生们在美术教育中真正受益。在完善了美术教学的基础之后,我们要投入更多的、更专业的美术人才。小学美术教师的人才储备中,本科生比例很低,绝大多数都是专科生,本科生的美术人才基本上都往更高的学府流动,而处于基础的小学美术教育却无法获得足够的本科生人才。因此,很多美术教师对儿童美术教学缺乏深刻的认识,而把美术教育的同于语文、数学教育,或者是把儿童美术教育等同于了成人美术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凸出技巧和分数,而忽视了美术教育的出发点。小学生在这样的美术教学中,只会对美术教育越来越失去兴趣。要知道少儿美术教育不是培养少儿画家,不是拿奖状,不是评高低,而是丰富儿童的心理生活,完善儿童的人格,健全儿童的人性发展。对于这一点很多小学美术教师都缺乏足够清晰的认识。如果盲目的追求所谓的教学成果和效率,只会拔苗助长,最终受害的还是儿童。
二、家长对教育的盲目性,社会不良因素的冲击
近些年来,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地提升。很多学生家长都受到过高等教育。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重视是好事,但是有的时候需要有个度的把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一句名言是很多家长心心念念的。但孩子生来就是有差异的,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贝多芬。很多家长意识到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带入了强烈的功利性目的。如看到孩子喜欢写写画画,就把孩子报送到美术辅导班,看到孩子喜欢吹吹打打,就把孩子报送到音乐辅导班。以为这是为孩子好,为孩子打下好基础,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发展特征和需求。很多家长给孩子报送辅导班有时候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且过早地用成人的标准和眼光来评价和要求孩子,如在评价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的图画,用“色彩搭配如何”“明暗对比如何”“构图完整如何”等专业性的技术词汇。这些刻板的技术性专业词汇套用在孩子身上只是拔苗助长,伤害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已,违背了孩子正常的成长。这种对儿童美术教学不懂装懂的做法,才真正扼杀了孩子的潜力和想象力,阻碍了孩子的思维发展,影响了孩子的成长。随着近年来少儿美术教育热潮的兴起,很多人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正悄悄的向这块“绿洲”伸出了“黑手”。首先是各种私立美术训练班的兴起,这种美术训练班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未来的美术人才,而是通过这种形式,并借以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心态来达到盈利的目的。这种美术训练班的师资力量是可想而知的,授课教师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但是并非专业的教师,谈不上对美术教育理论及少儿心理学有过研究与专业的研习,也对美术教学规律了解的不够通透。那么,在这样的社会教学环境下,加上学生年龄小,辨识能力低弱,很容易调入教育的误区,成为社会美术教育的傀儡。其次,现在社会上各种名目的少儿绘画比赛、考级络绎不绝。这些比赛、考级大多是由一些民间团体组织举行的,只要交纳一定的费用或包销多少出版物就可以参加比赛或发表作品。许多的家长明知这些赛事、考级的价值并没有多少价值和权威,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是为了让孩子有一定的成就感,还是选择交纳费用来参加。但是这些人可能没有想到过,他们的这种做法不仅直接影响了少儿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极大的危害。
三、课程内容以物象为中心而不以人为中心
部分小学美术教师也受到了社会上风气的影响,从而影响了自己的教学。在美术课堂上告诉学生怎么调色,怎么构图而让学生努力画一些似是而非的图画,而忽略了小学生在内心真正感受。我们作为小学美术教师一定要知道,小学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关注孩子的情歌培养和思维发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差异化,不要用画的“像不像”来评价一个孩子的美术潜力和创造力。有的孩子在画画的时候关注的可能是好看的颜色,有的孩子关注的可能是有趣的图形,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充分尊重的。不少学生上学前颇具有绘画的天赋,对生活有着生动鲜活的表达欲望,反而在入学后产生了变化,他们的画作千篇一律,如同复制,在各地举办的画展中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老师没有交给孩子们打开心灵的要是,反而将一大筐僵化的符号与教条渗透到孩子们的绘画当中。因此,在孩子们的心中,变幻无穷的大千世界便成了有一些几何图形拼合而成的。老师们在美术教学中忘记了小学美术教学的根本宗旨“放飞心灵,让孩子们自由表达”。任何模板化的符号化的训练都是不可行的,对孩子的直觉和独特的表现潜能构成了直接的抹杀。小学美术教育的实践证明,直觉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兴趣的认识特点,真正为孩子们创造自由探索、自由表达的环境与条件,为孩子们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注入新能量。新课程和新教材不是法宝,它更多需要教育教学实践的完善和供养。只有深切并持续的关注小学美术教育,把对客体的研究转换到对人的研究,才能真正实现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
作者:姜莲花 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心怡路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