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美术教育论文 > 湖南本土美术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开发

湖南本土美术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开发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1-14 12:10:00人气:356

〔摘要〕充分利用地方、民族美术资源进行美术教育日益成为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湖南本土美术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开发与运用应坚持优先原则、适应性原则、独特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等。

〔关键词〕湖南;美术资源;美术教育

以往的美术教育教学,在内容上重视美术技能与普世性美术知识的传播,忽视了对地方美术的传承,在教学模式上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讲解,忽视了美术学科与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实际生活的关系。近年来,学者、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学校越来越重视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不断涌现,课堂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资源在课堂中的综合展示。综合性学习是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也是美术课程独有的特点,实现美术教育的多元化、综合性,是美术课程改革多年来一直在努力的目标。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资源的多样性逐渐增加,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地方资源,将地方美术资源合理地在美术课堂中充分体现,将会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湖南本土美术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如何选择合适的美术资源进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一、优先原则

本土美术资源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其内容与学生所在地的日常生活有关联,涉及的材料在运用时也会比较顺手,学生们在心理上也容易接受。地方美术资源多源于民间生活,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但介于历史和风俗的原因,有些地方美术资源其内容裹挟着一些低俗、迷信的内容。在开发美术资源时,要注意加以选择,选择思想上积极向上,能传播正能量、弘扬优秀民族艺术的内容。湖南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红色文化丰富,而“立德树人”又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美术教育要坚持德育与美育相结合,所以在地方美术资源的选择上,要优先选择红色美术资源。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出:政治宣传普及乡村,全是共产党和农民协会的功劳。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和讲演,使得农比如同每个都进过政治学校一样,收效非常之广而速。”[1]我党历来重视包括美术在内的文艺工作在革命宣传中的作用,而湖南素有“革命摇篮、伟人故里”美誉,湖南红色美术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艺术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革命战争年代,湖南地区留下了大量壁画、标语、插图、传单、画报等美术遗存,湖南还保留了大量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故居、战争战斗遗址、著名战役、会议遗址等红色资源。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很多与优美的自然资源、民俗风情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紧密结合在一起,有着独特的魅力。在开发利用湖南本土美术资源时优先选取,通过美术考察、写生等方式组织重大红色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转化美术资源,也可以通过创新性研究型学习,研究发掘和传承红色美术资源。除了红色美术资源外,在湖南境内,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资源的选择上,就要优先考虑有影响力的“非遗”,如滩头年画、瑶族挑花、湘西土家织锦、印花兰布等。湖南滩头年画《老鼠娶亲》是一幅家喻户晓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品,很多人因此而知道滩头年画,在开发本土美术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优先选取滩头年画作为美术资源,到实地考察民间木版画的工艺流程、造型特色、色彩特点、文化内涵等,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民间版画进行现代性转换,使之更好地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相适应,从而更好地活态传承非遗。

二、适应性原则

通过学校教育这一载体来挖掘开发新的教育资源,实现学校教育在原有课程设计上的横向综合跨越,具有创新价值和深远意义。开发本土美术资源是实现地方、校本课程发展的重要部分。[2]开发和利用湖南本土美术资源,要充分考虑专业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技能、实训场地以及本土美术工艺流程复杂程度、材料等因素,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切不可盲目。首先,地方、本土美术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理念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近年来,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和担忧,政府对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由民间自发的保护、抢救活动发展到由政府部门出面,专家学者主导、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的格局,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大环境会来越来好,这对充分利用民族、民间美术资源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另外从目前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和教育部推进高校艺术教育指导性意见来看,都强调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可见,通过美术教育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符合学校教育的办学宗旨,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进步方向。其次,地方、本土美术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求知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对特殊人才要求的需要。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也是基本的美术教学行为,美术课程应该努力体现这些特征,以保证其不偏离美术的轨迹。[3]在本土、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也应该遵循学生求知发展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从感知开始,主要是对湖南本土美术的造型、结构、色彩、肌理、比例、材料等进行观察和感受,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生活常识、文化修养、视觉经验和美术知识来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意蕴。美术是一门重要的术科,重技术是其重要特征,美术教育不仅要培养感知、理解美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对湖南传统印染的开发利用上,首先要感知色彩、纹样,在此基础上,要理解吉祥纹样是作为民族的文化图腾而存在,表现了特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比如湖南群众艺术博物馆藏有一幅称为“凤栖牡丹”的印染被面,凤的双爪前伸,与牡丹花的枝叶接触,有栖身于牡丹之势,其含义并没有跳出“凤戏牡丹”、“凤啄牡丹”的范畴,只是中心图案与众不同,八只蝴蝶围着一朵大牡丹转。蝴蝶是产籽甚多的昆虫,在苗族神活中、它又是产十二颗蛋后变为十二兄弟的“蝴蝶妈妈”,从而赋予了人类繁衍的创世典故。在民间美术中,蝴蝶与花成为配偶形象、如“蝾恋花”表达男欢女爱。凤栖牡丹与蝶戏牡丹一同展示出一种喜气融融的景象,成为被面印染纹饰的大特色。[4]传统印染工艺图案主要应用于被面、民族服饰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一方面给传统印染带来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曾经十分生活化的旧日时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破解挑战,迎接发展机遇,就需要在继承传统民族工艺生产流程、材料、纹样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拓展产品的外延,开发新的时尚印染产品,在时尚服饰、围巾、箱包等时尚印染产品上注入传统民族元素;同时要提升产品的内涵,创新设计图案,尝试将中国画、剪纸等其他艺术图案应用到印染图案中,也可对传统的布匹材料进行改良与创新,满足多元化需要。最后,地方本土美术资源开发与利用要与教师教学的实际水平相适应、要与条件保障相适应。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可以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既可以聘用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民间艺人能人,非遗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非遗传承所、民间艺术馆、博物馆等作为美术实训场地,从而多渠道解决学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师资、实训场地不足等问题。但在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要立足于学校已有的师资力量,做到人尽其才,要立足于已有的或者可能具备的实训场所,做到物尽其用,切不能盲目。

三、独特性原则

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都有一些独特的美术资源,这些美术资源为我们开展独特的美术教育提供了可能。湖南为楚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源远流长,湖南又是一个多民族集居地,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间艺术。那么,在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要进课堂进教材,选择美术资源一定要选择湖南独有的,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湖南为楚文化的发源地,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如湘绣、滩头年画、湖南的红色文化、张家界的自然风景、湖南蓝印花布、民间织锦、长沙、醴陵陶瓷等最能代表湖南文化特色。如滩头年画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以粉纸木版水印,造型夸张大胆,多用品红、品绿、黄丹、青莲等色,色彩鲜艳,在全国的木版画中占有一席之地。又如湖南的民间织锦是我国南方最具特色的制造工艺之一,分为土家、苗、侗、瑶四大织锦,土家织锦以世代相传的打花铺盖(土语称西蓝卡普)闻名于全国,苗锦色彩沉着、古朴厚重的牛肚被面为人称道,侗锦制作精美细腻,色彩和谐,瑶锦纹样粗狂单纯、朴素大方,深受欢迎。

四、多样性原则

强调本土美术资源的独特性,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其多样性,湖南本土美术资源十分丰富和多元化,在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美术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课程体系,考虑湖南本土美术的多样性,统筹兼顾,使学生更多接触、了解湖南本土艺术特色,感受湖湘文化艺术魅力。例如在美术鉴赏类或者中国美术史课程中,可以插入湖南长沙铜官窑陶瓷这一内容,介绍其源流、历史地位、装饰技法、题材、纹饰、器型等,长沙铜官窑创烧年代可上溯到初唐,烧造时间持续300多年,器型有壶、瓶、杯、盘、碗、灯和动物塑件等,装饰技法主要为釉下彩绘和釉下彩饰,还有模塑贴花、印花、刻花、堆花等装饰形式;绘画题材有人物、山水、云气、花草、鸟兽等,还有大量的书法作品;其对中国陶瓷史最大的贡献,是创烧了高温釉下彩瓷,以丰富的彩绘技法、绚丽的窑变工艺,分别开启了磁州窑瓷绘艺术与钧窑窑变艺术的先河,通过学习使学生对长沙铜官窑有正确的认识。在设计类课程或者创新思维训练类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湖南剪纸、印染、皮影、湘绣等的设计与制作,了解其工艺流程和制作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在绘画类课程中,可以学习湖南传统年画、民间绘画等。

参考文献:

[1]谭天.中国美术史百题新修订本[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400.

[2]周德章.河南社科调研文萃[M].华龄出版社,2006:100.

[3]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49.

[4]左汉中.湖湘印染[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84.

王洪斌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