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高中的美术教学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普通类大学艺术专业的开设,全国高中出现了特长办学热。由于缺少全国统一的专业课程方案,导致大多数普通高中在创建美术特色教育时,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一些偏差,给正在创建和发展中的美术特色高中带来了巨大的困惑。在高中美术特色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教学科目单一、教师统治课堂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是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以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建构美术教学的课堂设计。这就要求我们考虑到课程类型的设置、设计的融入、新课标的要求和如何通过其他科目辅助我们的设计教学来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类型以学生为主体丰富设计教学
一、特色高中美术教学中课程的设置
在高中美术特长课设置中我们应当注重基础课和拓展课的关系,在基础必修课程实施中积极开展美术欣赏、创意与创作和各项艺术活动。基础性必修课程:以素描、色彩、速写、设计基础(创意设计)、美术欣赏等五个科目为课程主导课程。拓展性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多媒体应用、文艺鉴赏、艺术实践、摄影、陶艺制作、民间美术体验、参观讲座等。基础性必修课程与拓展性选修课程间应该综合交叉课程设置由四大模块组成:
1.基础课模块:
主要有素描、速写、色彩等课程。
2.设计基础课模块:
主要有图形创意设计(平面和立体)、立体创意设计、图案基础设计、字体设计基础、装饰画创作
3.美术欣赏课模块:
主要有中外美术鉴赏、绘画作品和艺术设计作品赏析、文艺常识等课程。
4.综合艺术活动课模块:
主要有陶艺、摄影、美术创作、民间美术、书法国画、参观讲座、艺术创作实践、美术竞赛展览等活动课程。素描和色彩是教学中心环节,它的任务是通过严格、科学、系统的训练培养学生扎实的造型能力,从而为学生升入高等艺术院校和从事美术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应当贯穿高中三年的教学。高二第二学期可以融入设计教学,学生在一定绘画基础的支撑下展开教学,使学生可以快速与大学课程很好的接轨,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避免在高考中遇到创意画时出现想不到画不出的问题。更多的是为培养有创作思维的画家而不是一味模仿的画匠。然而美术鉴赏教学重点放在高一上学期,另外在其他科目中也渗透作品欣赏与作品评析,而且贯穿在高一至高三整个课程教学全过程。让学生能系统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主要进程,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美术流派和中外美术家及艺术设计家。能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深刻感受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感和主题思想,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吸取艺术精华,丰富情感世界,使学生去审视、感受、认识、借鉴美术作品的美感要素。我们通过基础绘画、设计课程、美术鉴赏来丰富充实我们的特色高中美术教学,让学生们的课堂丰富起来,也让学生可以有创作思维有文化底蕴的画师,而不是只会一味模仿照搬的画匠。
二、如何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特色教学
为了改变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氛围,全国各大学校都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工作。按照我们高中美术新课本的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是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以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建构美术教学的课堂设计,通过学生自己对美术的感悟、体验,对众多美术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培养鉴赏能力,逐步形成绘画素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学习品质结构,都得以自主的变革和发展。这些改革措施都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而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需要考虑教师、学生、教学改革配套管理等方面的因素。1.教师方面的因素。教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培养和发展。因此教师的主导能力决定着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1)教师应具备承受较大压力的心理素质进行教学改革,(2)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调控课程教学的能力(3)教师应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和适应新教学模式的能力
2.学生方面的因素。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不单单只体现到老师身上,学生的主体意识也非常重要,而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则会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效果。(1)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2)学生应具有较高的主体参与能力
3.教学改革配套设施方面的因素。
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必然要以充足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及实验实践基础地作为保证。从美术教学而言应当时不时的走出画室,去多媒体教室进行评画、和视频教学的学习,让学生互相评画学习达到共同进步。而绘画基础理论也多在多媒体室完成,这就实现了我们白板教学的优势,也缓解了学生经常在同一环境下学习的乏味性和视觉疲劳。同时也丰富了美术教学。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1)教师行为主体――学生;(2)学生行为表现――可观察、可测量;(3)学生行为的条件――依据的信息资源;(4)学生行为程度――能否达到。以上四点要求就要求我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三方面的因素汇集。想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必须从这三方面抓起,明确每一方的职能和作用,共同努力实现我们新型教育体制要求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制。
三、设计教学开设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丰富
随着社会创造性的需求以及设计类学科在各类高等院校的开设,普通高中美术特长教学承担着向各类高等院校输送艺术类专业生源的服务工作。而且随着艺考科目的丰富,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增加了美术设计这一新型的考试科目,但在我们目前高中美术教学中设计教学仍是一个空白,无法与高校考试科目、高校课程接轨。学生遇到设计考题时出现了设计层面肤浅、缺乏趣味,甚至有的同学出现了想不到、画不出的危机,大大的压低了专业考试的总成绩,也断送了的素描和色彩的功底。而作为院校的招生理念则更愿意接收有思维有创造力的画师,而不是一味模仿、照搬的画匠。这就要求我们高中美术特长教学中融入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备以下几种素质: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我们开展设计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美术基础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理念,通过心理疏导开发学生设计的设计思维、通过计算机的基础操作技能的应用更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才能,合理的应用校本教材,与新课标接轨将学生培养成全面的素质性人才,因此开展普通高中美术设计教学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然而对于美术特长教学的开展也要求我们的学生掌握以下几项基本的设计能力:黑白装饰画、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基本设计要求。通过素描石膏几何形体提升学生的透视能力、通过手绘效果图提升学生的速写线条流畅度。通过心理疏导,心理暗示启发开拓学生的创作思维,通过音乐欣赏了解节奏、韵律的美术的关联,让学生通过闭起眼睛欣赏音乐呈现的是小桥流水还是千军万马的画面,通过计算机欣赏插画、flash、再通过Photoshop实现学生设计能力通过计算机实现同一设计元素产生的不同效果最后通过基础素描呈现在画面上。以上就是我们开设基础设计课的必要性,并通过心理疏导、音乐欣赏、计算机实操和美术课实例作业来丰富我们的设计课课程。
参考文献:
[1]应爱娜.怎样上好设计应用课[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06.
[2]尹少淳在理想与现实中徜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宋佳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五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