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思考(3篇)
第一篇: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思考
摘要:美术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美术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拓宽视野,感受生活。本文结合教育实践,介绍了如何培养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思考
一、创设宽松、自由的艺术环境,提供创作机会
教师要给幼儿创造艺术环境,为幼儿提供艺术氛围,幼儿不只局限于课堂上的学,大自然和社会是幼儿实施美育的广阔天地,因此,教师应注重在生活中创设机会并有效渗透和学习。1.创设艺术氛围例如,在“小鱼”绘画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能了解小鱼的形象特点和画小鱼的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收集各类小鱼图片,制作成小书供幼儿翻阅。同时,在墙面上张贴各种不同形态的线描画小鱼的图片,让幼儿置身于小鱼的世界中。通过欣赏,运用已有的作画经验和教师有目的地引导,让幼儿感受不同的线条和造型,扩充知识面。幼儿对这些画很感兴趣,常常结伴讨论图上画的是什么,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看上去感觉怎么样。有的小朋友还会伸手在上面比划一下,还真像个“小画家”呢!2.提供创作机会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开设“奇奇画廊”,贴上报纸,放上记号笔和白纸,在墙上贴好范图。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巩固上节课的绘画内容,还能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画以前画过的,画书上看到的,画自己想画的……这是一个作画的自由天地,在看看、想想、画画过程中丰富幼儿的绘画经验,提高幼儿独立作画的能力,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创作。
二、技能与创造的有机结合,让幼儿“乐在其中”
在内容上,教师可以选用与幼儿生活有关的事物,考虑到幼儿作画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多选用蔬果、植物、动物作为绘画内容,从绘画单一物体到构图整幅画面,从认识线条构造到运用多种线条造型,幼儿在技能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在提高技能的同时,教师要开辟各种渠道为幼儿提供创作空间,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1.幼儿主动创造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根据主题内容、季节特征、兴趣爱好等,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强幼儿的创作欲望。如带幼儿参观“植物园”后,组织幼儿绘画“番茄”。幼儿有了一定的直接经验,亲身体验到番茄的不同形态后,绘画出的番茄有成熟的,有没成熟的,有大大的圆番茄,还有头尖尖的小番茄,十分生动形象。幼儿喜欢看《熊出没》这部动画片,教师及时利用这一兴趣,带领幼儿绘画森林里的树,幼儿画出了不同姿态的树,有的幼儿还画了斧头,讲述光头强的故事。2.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创造在备课时,教师要先考虑可以在哪些地方引导幼儿创造?创作后的效果会是怎样呢?通过实践,渐渐形成对主体物的姿态及画面布局的创造。如绘画“叶子”时,在掌握曲线和直线灵活运用的基础上,提出树叶有哪些形状?如果有两片树叶,它们会飘成哪些形状呢?在绘画“小房子”时,提出“你见过哪些不一样的房子”的问题。随着问题的提出,幼儿积极地投入到想象中,设置许多不同的、生动的情景。3.及时肯定幼儿的创造不管是在课堂还是在作画中,教师要关注每位幼儿的一举一动,对幼儿的创作举动加以肯定,使其自信、大胆地创作,同时,带动其他幼儿创作。
三、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幼儿在生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用儿童化语言当幼儿接触一个新的作画内容时,首先应学会画画的技能。单纯的步骤提示不利于幼儿记忆和掌握,教师可以采用儿童化的语言,通过边讲边示范,了解基本技法。在绘画“青菜”时,用儿童化语言,边讲边示范:有两个小姐妹,姐姐叫叶柄,妹妹叫叶子。姐姐长着瘦瘦的脸,妹妹……看似复杂的东西,幼儿也能胸有成竹地下笔了。2.开放式提问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开放式提问,如他是什么?怎样画出来的?让幼儿看着物体,想出作画步骤以及运用了哪些技法。开阔幼儿的思维,充分肯定幼儿,让幼儿懂得多样性,从而增强幼儿的主动性。3.注重欣赏,减少示范,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欣赏所画的物体有助于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物体的特征、姿态及构图方式。除了注重幼儿生活中的欣赏、图片欣赏,教师还可以采用实物欣赏,激发幼儿的作画欲望。根据幼儿的绘画水平、作画内容,在欣赏的基础上,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减少幼儿作画的依赖性,发挥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取消幼儿作画时的范图,提高幼儿独立作画的能力。总之,在艺术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幼儿对美的初步鉴赏能力以及初步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幼儿得到美的享受,在艺术氛围中感受艺术带来的快乐,从而让幼儿喜欢艺术。
参考文献:
吴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2(6).
作者:金悦帆 单位:昆山高新区虹祺幼儿园
第二篇:运用多媒体开展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
摘要:多媒体教学辅助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美术;活动
多媒体教学迅速走进课堂,在幼儿进行美术欣赏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幼儿美术作品理解能力的提升,培养了幼儿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敏感性。多媒体教学辅助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质量。
一、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绘画欣赏活动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在工作中会发现有些教师在日常活动中不愿意开展美术欣赏活动,原因是什么呢?首先,由于幼儿园条件的限制,材料的匮乏,开展美术作品欣赏教育活动,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完成的,需要大量的时间与次数以及作品,只有开展循序渐进的欣赏活动才能有成效。如今互联网发达了,可以采取上网搜素需要的图片、下载的方式,通过投影仪呈像,让幼儿看到画面品质完好的西洋画,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同样在开展欣赏中国画活动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国画讲究的是意境美,幼儿较难理解、接受,因此,教师在开展中国画欣赏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合、接近幼儿平日生活的题材,让幼儿更容易理解。举个例子,如一些著名画家会画一些有生活情趣的作品,这些有趣的作品与幼儿园年龄段的孩子经验相吻合,能够受到幼儿的喜爱。但是,这些珍贵的作品,教师无法得到原稿,因此,只能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收集。
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雕塑欣赏活动
雕塑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雕塑它是立体的,但是我们的欣赏作品仅仅限于“图片”。欣赏的作品不是立体的,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利用多媒体,可以创作三维动画,让图片旋转起来,幼儿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雕塑作品。如中国红军长征《艰苦岁月》这一部雕塑作品,描绘了在长征途中一个孩子靠在老兵的身边,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是作品的内容要表现的不只有表面呈现的这些,还有红军战士不怕吃苦、坚强勇敢的革命主义精神。活动中,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利用生动的语言进行引导幼儿欣赏观察,并能够进行交流讨论,使雕塑欣赏这一教学难题得以解决。不仅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感。
三、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工艺美术欣赏活动
美术工艺品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体现人们精神生活的艺术形式。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将手工工艺品与美术相融合,这样的作品既有审美感,又有实用价值。幼儿园中的美术工艺品欣赏主要还是要结合一些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极富有生活乐趣、童趣的作品,如,颜色形状花纹各异的花瓶、传统的中国结、陶塑等。如教师准备组织一堂小花伞的欣赏课活动时,一般都是在活动前准备几把形态、花纹不同的花伞供幼儿欣赏,但是日常的活动中数量有限,不可能把所有花色的小花伞都拿到教室中。因此,这时就需要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了。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电脑制作Flash动画,将网上以及生活中拍到的一些小花伞的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幼儿能够看到多样的小花伞,欣赏不同的花纹。在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以先提供实物小花伞,让幼儿欣赏,加深他们的印象,接着播放Flash动画《小花伞》,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观察小花伞的各种不同造型、颜色,丰富拓展幼儿的知识面。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进行引导,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想象、描述一把自己的小花伞。
四、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建筑艺术欣赏活动
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幼儿园中选择幼儿建筑艺术欣赏的作品要考虑的方面较多,不仅要照顾幼儿的心理感受能力,还要考虑选取的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是优秀文化遗产。一般来说,要让幼儿欣赏的应是那些他们较为熟悉的建筑物,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民居建筑等。如教师在欣赏活动课《各种各样的屋》中,各种各样的屋的实物欣赏是不可能的,此时就需要多媒体辅助工具了。利用计算机的大容量内存,可以存贮各种屋子的图片,教师在课堂中就能为孩子提供不同时期下文化背景建造的不同材料的屋子,如,石头屋、木头屋、竹楼等。通过多媒体展示形态各异的房屋,让幼儿能够方便地对比欣赏,知道建筑艺术的丰富多彩,多种多样。总之,幼儿园在开展美术欣赏活动时,如果能够充分地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辅助,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愿意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为幼儿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真正做到让幼儿成为学习的探路者。虽然多媒体教学产生的教学效果好,但是不能因此将它作为唯一的教学手段,如果教师因此过分地依赖多媒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采用色彩鲜艳的多媒体,孩子们的注意力都会被画面吸引住,对于其他无法产生兴趣,教学活动就难以继续下去。所以,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应该有机地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达到较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丽明.信息技术,师幼共同成长的助推器[J].山东教育,2007(3).
[2]陈青雅.浅谈幼儿园多媒体辅助教学[J].学前教育研究,2009(3).
作者:姚艳玲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绣衣幼儿园
第三篇: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
摘要:美术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考虑到幼儿的兴趣与情感,实际教学应将生活化特点更好地融入。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可有效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深层挖掘幼儿的潜力,让幼儿心灵更为丰富。文章探讨了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并提出了实用性应用措施,为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活动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幼儿的心智、情感以及美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应注重生活化美术活动的价值,此种教学方式倡导教育回归生活本真,引导儿童回归真实世界,且幼儿园教育应以儿童为本,不断培养幼儿追求艺术自由与创造的精神。因此,探讨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以幼儿生活经验,促进美术教育内容生活化
幼儿园美术教育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幼儿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幼儿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积累的动作技能与知识经验、情感体验等,是幼儿学习美术的原动力。教师选择美术活动时,应根据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将极具特色的建筑物、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融入美术活动中。比如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动物形象十分可爱,深得幼儿喜爱。教师可将可爱的卡通形象用作教学内容,并合理引导幼儿改变那些卡通形象,从而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让幼儿于良好的氛围中展开美术活动。
二、以生活情境创设,促进美术教育形式生活化
幼儿美术教育不可脱离生活实际情境,为此教师要创设生活化情境,从而有效丰富幼儿美术教育形式,让幼儿于良好的情境中得到熏陶。教师可以环境熏陶进行生活化美术教育,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给幼儿更好的启发,更好地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以便充分激发幼儿的表现力,维护幼儿的创造欲望。比如教师可组织“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活动,以环境布置和作品展示来更好地渲染喜庆氛围,可采用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布置活动室或是走廊,使得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并体会过年时互相祝福的美好情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教师可创设主题活动展开生活化美术教育,引导幼儿将自身美的体验与真实情感融入艺术创作中,让幼儿体会到现实生活的美好。
三、以生活资源,促进美术教育素材生活化
教师应深层挖掘幼儿生活中的美术教育资源与材料,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真实材料,确保生活化美术活动形式多样,引导幼儿于美术活动中感受乐趣。教师要善于在大自然中寻找美术素材,充分唤起幼儿对创作的热情,扩展幼儿的视野,让幼儿受到自然美的熏陶,为幼儿创造美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亦可于废旧物品中寻找适当的美术素材,以此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充分提高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可引导幼儿于废弃的生活物品中寻找材料,精心挖掘、精心挑选适当的材料,并对其施以合理的加工与改造,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美术活动添加生活气息。
四、以回归生活,促进美术教育实践生活化
活动均来自生活,最终亦是回归到实际生活中。美术活动生活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导幼儿将美术活动中习得的技能与经验更好地融于实际活动中。教师应于实际生活中选择极具教育价值与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幼儿学习更多的知识,懂得分享经验,确保各项教学活动生活化,从而帮助幼儿积累美术经验,使幼儿将自身的各种经验融于实际生活中。比如教师可组织新年礼物制作的活动,让美术活动更好地回归于实际生活中,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于废旧物中寻找适当的物品,最终让充满奇思妙想的工艺品展现于活动室中,以此带给幼儿更多的惊喜,满足幼儿的成就感,激发幼儿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与热爱。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为美术教育改革的必要趋势,可有效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强化幼儿对实际生活的体验,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更深层地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确保幼儿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菲.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3(14).
[2]段丽红.回归生活: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本真[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0).
作者:魏海英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中心幼儿园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