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美术教育论文 > 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职美术教育

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职美术教育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0-16 01:49:00人气:356

摘要:在中国高等院校中,通识教育受到了普遍关注。通识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精神延续、传承的载体。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深刻分析这些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策略。该文通过分析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状况,提出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期提高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院校;美术教育

一、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者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z2015{71号),提出“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①,说明了通识教育在我国任重道远。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哈佛大学的专家认为通识教育应努力培养“全人”,这样的人应当具备“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辨别能力”②。实际上,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更偏重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通识教育,一些高职院校甚至认为只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即可,将美术教育看作课余教学活动,未能意识到其重要性。因此,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存在“有课程无教育”的问题。

2.学校美术教育的教学条件有限

由于高职院校发展时间较短,教学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显得比较欠缺。正因为如此,一些高职院校比较注重专业教师,而美术教育方面的师资比较欠缺。在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教师的素质也存在问题。据笔者观察,一些专业并没有开设通识美术课程,而是将通识美术课程纳入选修课,承担这些课程教学的教师往往不具备美术教育专业背景。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将大部分教学设备投入专业技能教育,也使美术教学的开展受到影响。

3.学生对美术教育的理解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注重技能教学,部分学生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学好一门技术,这种观念导致这些学生不重视美术课程,认为学习美术对专业成长没有意义。高职院校的理工科专业比重较大,这些专业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学习美术课程。再加上高职院校的美术课程受到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大都只开设理论课程,较少安排具有操作性和创造性的美术活动。学生在缺乏美术基础的情况下更难以体会到美术创作的乐趣,美术理论的学习也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学生难以理解这些美术知识,也就难以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职美术教育策略

1.学校与学生都应该正确看待美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美育占有独特的地位。蔡元培认为美育是不同于智育和德育的,也不属于知识与意志的范畴,而是属于感情,美育对于人的情感的培养是德育、智育、体育不能替代的。因此,他提出“知识以外,兼养情感,就是治科学以外,兼治美术”③。他认为,在学校教育中,知识与情感、科学与美术、智育和美育应占有同样的比重。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相反,笔者认为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进校成绩不够理想,接受通识教育的程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专业技能,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钱学森曾说:“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小时候,我父亲让我学理科,又送我学绘画和音乐。艺术修养能开拓科学创新思维……”④在发达国家,很多理工科大学开设艺术选修课,众多科学家、工程师到艺术学院学习,他们并不是想成为艺术家,而是相信学习艺术对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十分有益的,因为艺术是培养和训练想象力、创造力最有效的课程。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应该积极接受美术教育。无论管理者还是学生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只有这样,职业的发展才能与创造力相结合,而只有创新才能使职业教育更加完善与成熟。

2.优化美术教育课程,改善教学环境

从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其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如经典的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介绍、按照时间顺序讲解美术史的基本知识等内容。这样的美术教学方法对于各个专业的学生是无差别的,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提倡课程类型多样化,在保证学生基本学习的基础上也可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他们提供更多学习内容的选择。由于初中、高中美术教育的缺失,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的非美术专业学生对美术教育比较陌生,一开始便开设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这就要求课程更加多元、灵活。美术馆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如,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与武汉美术馆签订馆校合作协议,学生可以直接去高水平的美术馆参观,教师可现场教学。从几次进馆的学习经历看,学生在美术馆感受到强烈的艺术魅力,艺术兴趣得到了激发,回到学校后学习更加用心。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也应结合各个专业特征设计课程,让学生进一步融入美术教育的学习氛围,这样有利于专业的发展。

3.将地方特色融入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地方艺术特色纳入美术教育课程,对于湖北的高职院校来说有很大的优势。湖北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美术文化源远流长。当地有大量承载楚艺术特征的精美文物,如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文物――曾侯乙编钟、荆州博物馆收藏的虎座鸟架鼓等。挖掘民族、民间艺术的潜力,开发一批形式独特的美术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不仅能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内核,而且有利于提高美术教育质量。艺术教育体系构建较早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开发本校的美术精品课程。如,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可以结合楚文化的艺术精神,开发适合学前儿童的美术课程。不同地域的美术教师也应该结合本地的艺术特色和专业特点,开发出具有专业特征的地方美术课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又能满足与学科共同发展的需求。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②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李曼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0.

③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37.

④贺秋桦.艺术对科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讳.试论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内容综合化倾向.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2).

作者:马少林 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