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美术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下美术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下美术教育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05 14:40:00人气:369

一、美术教育应如何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在美术教育的目标上注意强化审美意识的培养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理念当中,总是将绘画技巧放在首位,相对而言没有重视对学生审美方面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自我个性,缺少欣赏美的心态和发掘美的眼光,充其量只是千篇一律的花匠。因此,美术教育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将培养审美情绪放在首位,多接受一些美好的事物。应该说,作为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组成方面,美术教育在塑造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审美能力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浩瀚的艺术作品当中,学生不但能够体验到异域风情,欣赏到各地的美好风光,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美”中欣赏到了人文美。只有在不断地审美过程当中,才能在内心中形成、培养良好的审美动力和内心愿望。这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深远意义。

(二)在美术教育中注重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的培养与发展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教育所培养的大中学生,他们身上的素质发展普遍是不均衡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多数是书本上的知识。特别实在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和创造力方面都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在日常的美术教学当中,应当重视和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美术课程不仅是一门欣赏课程,更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学科。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学会感受各种各样的自然风光,让学生从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中体会画家的思维与情感过程,以此达到共鸣。艺术家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欣赏者能否进入到“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通过教师的淳淳善诱,教会学生通过美术欣赏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平衡。但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平时要教会学生多观察、阅读、欣赏,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积累感性知识,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熟悉各类美术作品的不同特点与表现技巧。进而学会把握作品的意义和内容的方法,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要安排一些速写、记忆画、想像画、创作画练习,这都是培养学生形象记忆力与创造能力的好方式。形象记忆力的提高还可以促进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强化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审美素质的独特性

要不断地推动美术向前发展,就必须持之以恒地创新,创造力也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和最终途径。人脑的右半球决定了人类的创新力,而美术教育在训练人类的右半球中,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经过科学性的训练和不断学习,不但可以使得持续性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使得学生的认知能力上升到一个新层次。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目的。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一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想学生意识到创新所带来的巨大价值,正所谓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地推到整个社会进步。有了创新意识之后,在通向创新的路上创新思维的训练就能到了桥梁作用。正基于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就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创新思维训练。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日常过程中的写生、素描等各种针对性的课程训练,学生各种创新性地思维和欲望就能够不断地被激发出来。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着各自蕴含的潜能和特质。要让学生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个潜能,就必须给他们提供创造和实践的平台。如果不给学生提供机会,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只是一种空谈。对于教师来说,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欲望,才能真正对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运用。

二、结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变革当中。不断更新的价值观念正在强有力地冲击着我们,这对育人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严谨枯燥的说教方式已经跟不上时展的脚步,所谓的严格遵守纪律更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应该跟上时展的脚步,将美术教育所包含的独特美有机融合到有条不紊的纪律规范当中,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美术教育的学科优势,使美术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发挥排头兵作用。

作者:张凡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