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开始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有着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人格和素质形成的关键期。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利用自身良好的德行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宽容、耐心的对待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与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德育教育是指在学习、生活等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学生的启蒙阶段,更是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需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
一、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和道德品质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应利用自身优秀的思想道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影响学生,将抽象的德育教学和道德品质具体化,让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受到德育教育。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将德育工作落实到行为上,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教师一起度过的。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影响学生,如与学生轻声的问好,教学期间不玩手机,和学生一起打扫教室的卫生,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看到歪斜的课桌主动摆放整齐等等。通过这些细小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自觉完善自身的行为习惯。
二、用心感召,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随着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不再局限于学校,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在成长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困惑,需要教师为学生进行解答。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照顾到学生的各个方面,用宽容和耐心对待学生,解决他们出现的各种困难。而且,宽容和耐心不仅要体现在好学生的身上,对于一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也要宽容、耐心地对待。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是难免的,不论是从整体还是个性上,学生的发展必然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教师要用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包容学生的优缺点。同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课堂比较混乱的情况下,如果只是泛泛的批评或直接点名批评某一位学生,其他学生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点名表扬某位学得好的学生,其他人就会效仿,使课堂变得井然有序。而且,严厉的批评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发挥不出德育教育的作用。常常表扬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能够积极地影响其他学生,帮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细化行为习惯教学目标,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关注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在学校行为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细化教育目标,不断调整德育教学内容。例如,注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攀比行为,现在学生家庭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好,而且独生子女偏多,学生长期生活在优越、宠爱的家庭环境中,难免出现与他人攀比的现象。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日常情况,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纠正。还有,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价值观念,明辨是非的能力也逐渐变强。因此,教师只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加强行为习惯之间的关联性,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落实小学德育教学的任务。
四、坚持家校合作,构建完善的行为习惯教育体系
德育教学仅仅靠学校是不够的,家庭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家校合作,构建完善的行为习惯教育体系。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很多不良行为习惯都来自于家庭的影响,如爱迟到,不完成作业,小动作多等等,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来教育学生,可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家校合作,更深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师要对家长提出明确的要求,正确利用家庭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教师要要求家长树立良好的家风,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规范礼仪,影响和监督学生的行为习惯,为小学德育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总而言之,学生的良好德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宽容和耐心对待学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细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目标,多与家长进行交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唐克宇.浅谈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104+107.
[2]黄春丽.浅谈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A].教育教学研究,2017:2.
[3]高俊云.对小学德育有效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3.
作者:曾少环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洛场村美成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