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
[摘要]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核心素养,都突出了德育理念的重要价值,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科在德育教育上,具有显著的优势,作为体育教师,如何将德育元素渗透至初中体育教学中,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我的授课经验,针对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教育优势方法
在核心素养背景的要求下,初中德育的重要性也不断凸显,成功的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在初中生活中,教师角色是不言而喻的,不仅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帮助者,也是他们生活的指明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应该将德育放置在首要位置,寓德育于教学活动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符的实践活动,构建出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于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想品德。在体育教学中,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综合素养作为主要目标,在提高学生体能的过程中,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一、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
教育的优势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处在特殊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主观意识,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如打架、虚荣攀比、喝酒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在这一阶段未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教育,无疑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因此,品德教育在整个初中阶段,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体育这门学科涉及的内容多,与德育有关的内容也非常多,德育教育资源十分丰富。作为教师,要注重对德育内容的研究,挖掘出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元素,这对于学生良好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占据着主要地位,也是体育活动的主要渠道,为了提高德育元素的渗透质量,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初中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非常强,教师的言行举止,往往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作为教师,要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意识坚定、举止文明的师者,在体育课堂中,起到表率作用,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比单一的理论讲解更为有效。
二、初中体育德育教学的方法分析
(一)转变思维,提高个人修养
在中学教学体系中,有专门的德育课程,经过多年的实践显示,德育并不是通过简单的德育标准就能完成的,德育教育更要从一点一滴中进行渗透,单一依靠理论讲解、考核是无法达到体育教学质量的。章立早先生曾经提过:“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相互欣赏,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达到教学相长久之目的。”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与学生基础知识认知教育,相互关联的基础性条件,它伴随着初中生的成长而实践。作为体育教师,要转变自身的传统思维,意识到德育在体育中的重要价值,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开展有序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爱国主义精神。在平时的课堂中,将德育内容渗透、落实到实处,引导学生的观念、想法,解决学生之间存在的各类矛盾,让学生明白德育对自己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此外,体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就有体育的存在,最早的体育也是人们传情达意的方式之一,后来,逐渐出现了体育规则,进一步丰富了体育的内涵。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将体育的历史背景融入到课堂活动中,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意识修养,也能够充分激发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细化教学,挖掘德育元素
1.利用体操来培养律己意识
体操是学生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内容,周一到周五,在早晨的课间,都会组织学生做体操,但是从当前的体操教学来看,成效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基于此,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可以利用体操来培养孩子们的律己意识,从列队、锻炼等多个方面让他们意识到纪律的庄严之处,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律己意识,并引导他们将此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学习中,这将成为学生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优异品质。
2.在集体运动中锻炼团队意识
初中体育教师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在体育锻炼中,集体运动是一个重要内容,在初中体育课堂中,集体运动有田径运动、球类运动两类,前者运动强度大,训练枯燥,后者则以团队训练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两种项目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拼搏意识与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3.在意外事件中锻炼坚韧品质
体育课堂以户外锻炼为主,在广阔的空间中,能够予以学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在户外活动中,学生之间也常常会产生摩擦。在教学时,可以借助这一机会开展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好习惯,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这不仅可以避免类似摩擦事件的产生,也能够锻炼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质,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三)创新方法,丰富德育内容
体育这门学科不会受到空间、时间的限制,课堂教学是一个方面,课后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体育教学方面,我们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课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开展活动,鼓励他们参与各类体育竞赛与合作,让学生在合作、锻炼过程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将这种美好的感受迁移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渴望成功、争强好胜,希望能够取得同学、教师的关注,在授课上,要注意抓好学生的优点,化小为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如在田径运动后,有的学生成绩虽然不好,但是他们却坚持到了最后,对于这类学生,要进行鼓励,放大学生的拼搏精神与坚持精神,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此外,体育实践也是强化学生体验的一个有效手段,相较于传统的理论讲解,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的知识和体验也更为深刻,也更有助于德育理念的渗透。在初中体育授课中,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在教学时,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挖掘出实践中的德育因素,将其与理论结合起来,既要确保体育实践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又要发挥出体育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抓好德育教育的机会来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班集体意识。
(四)发现问题,开展德育教育
在初中体育课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类问题,这是无法避免的,作为教师,在教学时,要应用多元化的观念、思想、行为、观念、方法来影响学生。在初中体育新课改的实施下,体育教学的目标并不是单一的提高学生体质了,而是要重点关注智力与能力、人的思想、态度与情感、意志品格的培养。相较于其他学科,体育学科在人的意志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分析问题,抓住教育时机,适时、合理地开展德育教育。
三、结语
体育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其中蕴含的竞争向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理念,是数学、语文、物理等无法比拟的。将德育元素融入体育教学中,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养成坚韧的毅力,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佳.网络环境下初中生德育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4).
[2]吕淑萍.如何在高中阶段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8,(02).
[3]马耀孔.浅论新时期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06).
作者:刘丽萍 单位:湖南省益阳市赫山万源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