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探索
摘要:根据近几十年体育体能测试,当代中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学生的意志力、拼搏劲等非体能因素的观念不强,德育教育需要加强。文章从德育教育对初中体育教教师参与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从体育教师培训上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到体育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两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具体的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以期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加强德育。
关键词:初中体育 德育教育 教学渗透
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在采取形式多样的途径和方式鼓励中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社会化服务以强化社会实践能力。强化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意识,可以提高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程度,为深化体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增强体育类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师参与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德育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工作的一部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提出:“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高举德育教育的旗帜,积极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和祖国人心凝聚、团结统一的思想和精神。”中学生的心理开始慢慢走向成熟,这时候最容易受外界思想影响。对于体育教学工作而言,体育教师的德育工作需要在体育教学中随机渗透,并且非常有必要。因为体育教师除了在体育教学中讲授体育训练方法外,还在学校其他重要场合担任重要任务,比如,学校学生的集会、学校大课间活动、学校体育运动会等。为此,体育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这些非体育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育教育在中学学校教育教学渗透的保障
德育教育是一个广泛的学习内容,学校需要结合开设课程及教师共同做好德育工作。学校对德育教育工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需要对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保障。首先,对于体育教师而言,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其次,学校要抓住时机,结合体育大课间活动灌输德育理念。
1.加强培训,更新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实行的师范类大学的顶岗支教工程,对于中学体育教师来说就是提升自己的很好机会。学校要积极鼓励体育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体育教师认识到要立足课堂,充分挖掘体育地区的资源,从“以学生发展教育为本”的理念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体育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德育工作同其他学科的发展同等重要,它们构成一个完整和谐的个体素质。对于教师而言,体育教学仅是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衡量标准,然而教师对学生教育教学以外的德育教育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体育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
2.抓住时机,更新德育理念。
在中学学校中,学校的集会、大课间活动、学校体育运动会等各种大型学校活动中,学校需要向学生灌输德育教育内容。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在学校大型体育活动中,向全体学生讲述体育学习的目的与意义,可以正确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在初中学习紧张局面下,体育教师更要向学生传达科学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对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具备健康的身体才能有刻苦学习的资本,才能有拼搏向上的斗志,才能有长大为国家做贡献的可能。反过来,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如何谈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三、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措施
进入中学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往往繁重,很多学生受经济条件、社会舆论等外界因素和学习压力等的影响,无论在文化科学习还是在体育锻炼上,学习不刻苦,学习意志力不够,遇到困难总是逃避等。为此,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笔者为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
体育教师的宣传教育一定要到位,让学生强化体育锻炼的意识。学生需要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为此,教师要加强德育宣传教育,有机渗透德育意识,促进学生在体育课上和体育活动中的德育渗透工作。例如,在田径运动教学中的长跑项目,很多学生还没有开始跑心理就打退堂鼓,这就是学生畏惧的表现,为此,教师不妨给学生讲述中外运动员克服训练困难,排除各种杂念坚持训练最后在赛场上奋勇拼搏的故事。教师以运动员的训练故事宣传德育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措施。
2.优化锻炼环境。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多样化地开展体育锻炼及与社会联谊活动。此外,有条件的学校需要改善体育器材和设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还要倡导社会方面协作,经常性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的比赛,以期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并趁机进行德育渗透工作,完成德育渗透水到渠成。天气状况不佳,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讲述社会各界对体育事业的贡献。体育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充分使用当地资源”向学生展示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万象更新、欣欣向荣的面貌,让学生多方面了解认识社会,多角度看待这个社会,感悟社会和谐环境。部分有条件的学校与社会各界进行体育运动交流时,诸如,社会团体与学校举行的公开排球赛、篮球赛等,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也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平时教育。
3.建立奖惩制度。
德育教育是随着学生的学习深入而改进的。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实践德育学习的理念,教师需要建立奖惩制度。体育教师不妨同班级班主任协商,把学生体育表现及其德育认知纳入学生个人的成长档案,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对多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进行奖励,以增强学生的长期锻炼意识。另外,德育教育中的体育教学,教师更要让学生了解到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为此,体育教师不妨举行体育知识与德育知识专题讲座,让学生能够前面了解,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生每年定期举行体育常识与德育教育的板报设计、征文活动、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多方面了解体育锻炼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在正确价值观正在养成的中学阶段,德育教育一直是中学重要的工作之一。从体育教师所处的岗位来看,学校集会、学校课间操、大课间活动、运动会等重要场合离不开体育教师担负的角色岗位,学生的表现反映出学生的德育素质,侧面反映出体育教师的德育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白秀贞.课外体育锻炼对体育教学的影响[J].福建体育科技,2007(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中国学校体育,2007(1).
[3]武俊清,李民国.浅析学校体育如何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1).
作者:郭彬 单位:福安市松罗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