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探索
摘要: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作为义务教育战线最首要的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接受系统、正确的德育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意义重大,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学校应根据上级指示制订出正确的教学计划,教师则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论述,即思想政治教育、法律常识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德育教育;思想教育;法律教育;心理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教育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首要的环节,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德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工作。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语言,更决定了其行为方式以及与社会互动的方式。一个人在怎样程度上思考,也决定了这个人所能达到的人生高度。思想归根结底是社会教育的产物,一个人的思想是深受其所接受的教育影响的。而且,正确的思想观念可以被树立,错误的思想观念也可以被改正。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思想教育一定要及早开始,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民。这是一个人得以为人的基础,也代表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支持与关注。在对小学生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教育学生热爱国家,更要培养学生内心对于国家的自豪感,关心国家的安危。社会中的每个人构成了整个国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说,每一个人在历史的发展中都起着作用,按照恩格斯的观点,历史是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国,人民的选择才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我们每个人对国家都负有一份责任,学生应该敢于承担这种责任。只有人们的政治观念正确,心系国家,拥护党的领导,关心国家的方针政策,我们的国家才会发展得更好,中国也才会更加强大。而祖国未来的发展总是要肩负在不断成长的年轻人身上,所以对于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二、法律常识教育
法律常识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中国已经逐渐形成体系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法律条文非常细致,也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当前,向人们普及法律常识性知识,宣传法制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只有不断对人们进行教育,才能逐渐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在小学阶段,法律常识教育也应该相应的开展,让学生从小就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培养其法制思维方式。在法律常识教育中,法制观念、法制意识是最重要的内容,我们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首先想到法律,以法律、法规作为约束自己行为的准绳。如果人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国家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也就可以达成了。在法律常识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我国的法律体系是怎样的,如何形成的等等。中国的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宪法,也就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学生应该明白宪法的核心地位以及与其他法律如民法、商法、刑法、劳动法等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法律是由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这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与意愿,所以学生作为人民的一分子,应该遵守人民的选择,用法律捍卫人民的利益等。法律常识教育还应该包括法律之下的法规及其之下的校规等,这也是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内容,只有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按照法规做事,踏入社会才能够自觉遵守法律,利用法律。
三、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近年来也逐渐增强。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生活节奏较快,人们压力也有所增大,加之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内心会感到孤独,繁重的学习压力等因素,造成了如今学生的众多心理问题,如抑郁症、自闭症以及多动症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每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心理教育工作同样应该尽早进行。心理教育的核心在于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通常是对自己性格的错误认知,或者社会标签化了的不完美性格。比如说有的学生喜欢安静,人们可能会认为其性格内向,不愿与外界交流等,从而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负担或伤害,这都是不可取的。心理教育的第一步应该是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具体的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MBTI性格类型测试,也要让学生明白,性格并无好坏之分,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每一种性格都是珍贵的。在发现了学生性格中的优势和劣势之后,有选择、有区分地对学生进一步教育,对于优势要继续发挥,对于劣势则要向不同性格的人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弥补学生性格中的弱点,从而构建学生完整而又健康的人格。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内容除了本文列举的几点之外,还有多方面更加细化的内容,这些内容同样非常重要。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首先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心理健康等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思想正确、有政治觉悟和法律观念、心理强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高伟.把道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J].德育工程,2005(8):122-124.
[2]刘振海,闫跃强.论语文德育功能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J].克山师专学报,2001(1):102.
作者:张文红 单位:吉林省辉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