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德育教育论文 > 小学德育教育问题及措施

小学德育教育问题及措施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9-19 04:28:00人气:444
摘要:众所周知,人们的道德水平影响社会的和谐,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它是一个社会的文明标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共同拥有并且共同追求的一种精神表达。所以,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道德影响将对这个人的未来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那么,道德教育在当今社会现状如何?就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关键字:小学;德育教育;问题;措施 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开展,新课标要求我们不但要注重学生智力水平的培养,更要进一步加强对小学生德育的进一步发展。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同样的道理,只有从小将一个人的德育教育做好,我们的整体道德水平才会得到提升,社会才能进步。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政策保障无疑给予了道德教育一个很好的施展环境。老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尽管我们在政策上要求每一个学校落实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德育教育管理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那么,其中存在什么问题呢? 第一,在重视程度上,德育教育在很多学校以及老师眼中远远没有一般的课程重要。绝大部分的教师往往只是注重学生的平时成绩,也就是提高智力,而觉得所谓的德育并没有什么用。这就导致了我们现在感受到的情况:学生每天忙碌家庭作业,而没有什么可以陶冶学生思想品德的实质性的行动出现。这也可能是因为道德教育的本质过于抽象,从而成为众多老师等教育工作者忽视的原因之一。 第二,道德教育在我国兴起时间并不长,关于道德教育的各个方面的研究还不透彻。也就是说,现在的道德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很多方面的认识不成熟,缺乏一套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法与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达到课标要求的教学效果。 最后,也是十分明显的一点:道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导致老师不能够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可以说,道德教育是与学生本身的性格特征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忽视学生的本质而采用大众化的教学方式,是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所以,针对上述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式,才能够让道德教育不流为课本上苍白的文字,实现学生心智的成熟,思想观念的完善,从而达到我们进行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二、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进一步加强道德教育教学成果的考核制度 道德教育本应于素质教育挂钩,也不应该与其他科目有比重上的不同。拥有很高道德风尚的人往往可以弥补智商的缺陷,但是一旦出现道德方面的缺失,依赖智商是完全无法弥补的。素质教育在我国实施范围越来越广,这同时也是对道德教育的挑战。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考核制度,将有助于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新步伐。同时,提升学校师生对于道德教育的关注度,有助于其更好地在学校开展。从教学目的上来看,道德教育与一般应试教育不同,不是根据完成任务来划定等级,而是通过学生内心的道德反映教学成果,从而实现对学生人的培养,让学生形成正常的道德观,对学生的未来有很大的帮助。 2.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只是注重教书,而忽视了育人。道德教育在育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道德教育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这就为我们的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大门。一方面,我们可以将道德教育渗透进教学工作的方方面。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潜移默化式方式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收到道德教育的浸染。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教学观点,而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新课改,也是为了让学生在获取应有的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品德培养。从教学渠道上,我们应该开发对应的德育教学资源,充分挖掘课本内容之外的道德教育观点,注意联系我们的生活,将生活情境引入教学环境,更加容易与学生产生深刻共鸣。 3.通力合作,为德育教育创造可能 我们进行德育教育,并不只是依赖于学校方面,在家庭方面也是需要我们加以沟通引导的。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让家庭能够注意到道德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作用,而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比如,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同步,等等。所以,让每一个孩子的家庭能够与学校协调配合,学校的德育管理定会有新的突破。 4.正确对待网络 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给予道德教育更多的渠道,为德育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工具。但是,从另一方面分析,网络技术对学生的道德观有很大的影响。严重地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进行德育管理,需要我们注意网络环境影响,首先解决网络环境下,学生对于网络的认知以及选择问题。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同时也可能是德育管理的重大突破点。只要我们对于网络引导正确,德育管理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三、总结 德育并是不一个普通的教学工作,而是关乎学生未来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不乐观的现状,直面挑战,为我国输送更多更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参考文献: [1]秦世荣,秦凤莲.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2]孟涛.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任伟.对新时期加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思考.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12). 王文凤 高俊云 王丽红 山东省青州市职工子弟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