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励志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极易使教师陷入对学生的盲目说教模式当中,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只有把励志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出发,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全面、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自身素养。
一、励志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中学阶段学生面临着诸多变化,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影响自身健康成长。励志教育作为全校师生接受科学教育思想以及提高水平的机会,这一环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的重要所在[1]。因此,励志教育的广泛宣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建设良好的宿舍文化及校园文化,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及个人情怀。
二、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一)创造励志教育学习环境
励志教育应该建立在学生想听、要听的基础之上。因此,如何提高励志教育的吸引力成为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利用网络平台搜索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短片,例如《人生的十字架》《管道的故事》《鹰的故事》《勤奋的故事》等。素材的播放时间不应太长,尽量控制在三分钟左右,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穿插,对学生进行鼓励。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励志教育应该注重其差异性,注重主体的发展以及进步。根据不同主体,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励志教育的时效性,引导学生不断发展、进步。在学校中应该开展励志教育主题活动,在每月实施以“励志成长”“明德励志”“文明礼仪”“自我发展”“提升自我”“自强不息”等为主题的励志德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的提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2]。培养学生求知、健体以及做人等良好品质,提高学生对理想的感知度。同时,开展励志主题班会,举办专场励志报告会,鼓励学生唱励志歌、讲励志故事等,并在校园内的宣传栏、广播台上宣传励志事迹,树立典范,弘扬励志文化等。
(二)建设全员励志教育导师制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出现问题的背景下,党中央发表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校必须要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落实德育具体工作,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德育工作的正确实施,加强学校的全方位管理。学校建立全员导师德育制度,目的是引导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者的理念,将德育的具体任务进行深化,实施全方位的教育以及管理。导师应该在了解学生基本状况的基础上进行励志教育,必须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等进行全面观察,并进行引导、教育。导师必须要每两周与学生谈心,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等情况进行了解,帮助学生制定提高学习成绩的相关计划[3]。导师必须要对自身负责的宿舍学生及时充分了解,同时建立指导学生的档案,记录学生的优缺点,并根据记录进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培养计划。导师应该与班主任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对学生的基本状况全面掌握。这种制度的实施,必须应用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主要可以从导师过程材料、班主任评价、学生进步情况、家长满意度等多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同时根据考核结果建立起奖惩措施,提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导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促进工作的有效性提高。
(三)开发励志教育课程
励志德育教育课程可以从社会实践、问题研究、政治信念、学科深化、自主管理、利益安全等六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实施。课程设置必须要始终遵循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必须要将课程落实,促进德育课堂的有效发展,将励志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结语
实施励志教育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及质量,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励志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教育实施中应该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树立良好的校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全面发展的德育机制,将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促进其健康成长。励志教育的有效实施与发展,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作者:王俊 单位:无锡市旺庄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