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下学生德育教育思考
为了能够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各高职院校均很重视“两课”教学,增加素质训育课程,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多种渠道,实行全员育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些方法途径在实践中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过,由于受高职院校自身人才培养质量规格、自身的招生层次不高、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不强等因素的限制,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教育培养重心偏重专业建设、技能训练,德育工作只是附属品;或忽视职业院校教育特点、忽视高职学生特点,照搬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经验,不符合高职德育的实际等问题。
1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来说是正向的、积极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热爱国家和民族、热爱中国共产党,有追求,有抱负,关心国家大事,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他们能清楚地认识到未来要立足于社会,需要自身本领过硬,必须要掌握一些实用知识和技能。但是还是有一部分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存在一些问题和消极情绪,具体表现在:
1.1有的高职学生政治热情不高
没有社会责任感,只对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感兴趣,不关心国内外政治时事,不具政治敏感性,不关心班集体,集体荣誉感弱,没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做事多问报酬,只求索取,不求奉献。
1.2有的高职学生自信心不足
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普遍学业成绩不理想,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行为习惯不良好,其中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有被家长、老师视为“差生”的经历,导致他们有心理障碍,自暴自弃。此外,社会上还有一些人对职业院校的认识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看法,认为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是蓝领,没啥大前途,使得部分高职学生因此自卑,觉得前途渺茫,未来没有希望,从而自暴自弃。
1.3有的高职学生自律能力低
受个人周边环境及个人意志不坚定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虽然有正确的是非辨别能力,痛恨社会的一些不正之风,一方面想把自身锻炼发展成为有素质、有能力的有为之士;但另一方面却意志不坚定,自律能力低,不能对身边的不良言行说不。部分学生视校规校纪为无物,逃课、夜不归宿、考试作弊等行为不断;而一些学生行为习惯差,他们也认为理所当然,是他们的时代特点。
1.4有的高职学生“三观”不正
随着科技、资讯传播技术的发达,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高职学生面对大量涌入的西方文化,铺天盖地的未加甄别的网络消息,受他们认知能力不高的限制,他们不能正确的、选择性的接纳,面对这其中包含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一些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他们的思想带来很大冲击,使一些学生价值转向、思想混乱、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5有的高职学生心理素质较差
部分高职学生抗压能力低、遇挫能力弱,遇到问题选择逃避;以自我为中心,当代的高职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家里他们是家长的心头肉、手中宝,长期以来养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在学校寝室内产生矛盾,同学之间不和的概率高了很多。
1.6有的高职学生上进心不足
现在学生大多为低头族,沉溺于虚拟世界之中,上课玩手机、下课完电脑,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休闲娱乐方式。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寻求满足感,在庸俗电视、节目中寻求快乐感,不愿意面对现实,不愿意付出努力,不想吃苦,不想奋斗,得过且过。
2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德育带来了新的途径、新的资源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校企合作”的模式,既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带来了好的途径,又为我们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途径和资源。
2.1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德育带来了新的途径
企业相对于高职院校而且,除了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师资资源外还有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而大多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做好了“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而对于“合作育人”资源挖掘和利用的还不够。企业中蕴含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德育资源非常丰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对于这笔唾手可得的德育财富,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和企业开展联手合作,开辟高职院校德育新的途径,共同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
2.2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德育带来了新的资源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蕴含的德育资源非常丰富,如企业人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学生在企业见习、实习期间,这些人员、文化、精神等在潜移默化之下,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对学生的成长进步起到的熏陶感染作用,对学生的促进、引领作用胜过我们简单枯燥的说教,对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了延伸、深化和补充的作用。企业人才:每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大量优秀人才支撑。这其中包括优秀的管理人员、素质本领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踏实的工作人员,在这样的群体之中,处处都有学生学习的教材,时时都有学生学习的榜样。而且我们也可以发掘企业优秀人才在成长、成才等方面的德育因素,将他们请进课堂,做学校的兼职德育教师,用他们的真实经历来鼓舞激励学生的成长进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发展方面的教育。企业文化:任何一个企业的初创、成长、发展、壮大的历史都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每一次的成长、发展都凝聚着企业全体员工的劳动成果,形成了企业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而这些历史、这些文化,可以把员工紧紧地团结、粘合在一起,学生在这种氛围之下,自然而然会受到感染,从而激起共鸣,让学生为之骄傲、为之努力、为之拼搏。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带有严格的规范性、强制性。在严格的企业管理模式之下,学生能够体会到做人做事应遵循的规范。同时,在企业实习实训中,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就有具体的岗位职责,就有与同事的协作问题,这些都能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能力、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纪律观念、协作观念等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3充分利用企业的德育资源,创造性的开展德育工作
校企联合德育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灵活的道德教育实践途径,只不过它结合了高职教育特点,利用了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而走的一条自主开发德育策略之路。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
3.1全方位与企业合作,专业建设合作与德育合作并重
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是紧密的,高校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将来是要为企业服务的。所以学生现在的素质将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兴衰,学校和企业合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的专业素质技能的提升,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校企双方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研究指导校内外合作各个环节的德育工作。企业要定期向学校反馈实习学生的日常表现,思想动态等状况,以便学校及时了解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学校也应定期和学生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实习状况、思想情况,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根据企业特点,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对于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高职学生而言,职业道德的教育对他们的成长极其重要,它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习惯的重要一环,它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起着奠基石的作用。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要充分与学生工作岗位联系起来,针对学生工作岗位的职业特点和实际工作环境,开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教育,鼓励学生在实习工作中争做合格、优秀的员工。
3.3根据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纪律意识、责任意识教育
在实训、实习岗位上,由于到了新的环境,接触的是新的同事,学生一般会有重新开始,好好表现的思想。因此,校企双方要抓住学生的这一思想特点,把握时机,多方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学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与人合作的精神。企业要注意让学生在实习期间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他们是企业的一分子,让他们参加到企业的生产建设、民主决策中去,在他们服从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日子里磨练他们的意志、建立集体意识。
3.4利用企业优秀员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
企业拥有优秀的管理人员、素质本领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认真踏实的工作人员,他们是学生的领导、老师、同事、朋友。他们的言行举止时时处处都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在选派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的时候要加以甄别,选出真正优秀的人才担任学生的师傅,让他们在对学生接触、指导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影响。让学生从他们身上可以学习诸如: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奉献;敢于创新等优秀品质。总之,高职学生的德育是的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也是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校企合作大背景下,校企双方要加强合作,在培养锻炼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努力将他们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作者:罗惠文 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系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