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2篇
第一篇
一、德育教育在学习语文中的渗透途径
(一)加强德育教育的认识
加强对德育教育的认识,是在学习语文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基本前提。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加强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其对德育教育的认识水平,决定了德育教育的实施力度与教育成果。加强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可以通过教学大纲、教学讲座和教学研讨会等形式,将德育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切实传达给教师,在教师心中树立起必须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观念,以便开展相关工作。另一方面是加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受体,其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水平决定了德育教育的成果。加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可以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班会、年级大会以及德育教育讲座等形式进行。只有学生对德育教育形成足够的认识,才能确保德育教育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顺利渗透。
(二)选择正确德育办法
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并且想要取得预期的成果,就需要教师选择正确的德育办法。只有选择正确的德育办法,才能使德育教育顺利和谐地渗透进语文学习过程,使语文知识和道德观念完美得衔接起来,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记忆,更可以在无形之中树立学生相应的道德观念。比如在学习《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得到赵王赏识,被封为上卿,位居廉颇之上。廉颇对此很不服气,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处处避让廉颇,避免与其发生冲突,并对门客说:“我并非惧怕廉颇,而是秦国不敢入侵赵国,就是因为有廉颇将军,我是将国家危难摆在首位。”廉颇在听到蔺相如的话后十分羞愧,背负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教师教学时就该从蔺相如以国为先的爱国品质和廉颇知错就改的为人态度出发,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榜样,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德育教育。
(三)写作过程的渗透
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进行渗透,写作过程是一个极佳的途径。写作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积累,更可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内在品质及道德观念,所谓文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了。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写作内容和写作思想两个方面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在写作内容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走进自然,多观察周边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崇敬喜爱之情,并逐渐上升到对国家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课堂教学的实际渗透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教育进行渗透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教学课堂。在教学手段方面,德育教育的渗透主要应该从教师本身进行,即强化教师的榜样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自身言行举止和师生交流沟通等方面强化榜样作用。对于一篇课文,教师应当抓住其中的德育关键点,并且摆正自己的立场,强化该点的德育教育渗透;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应当秉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准确正面地回答学生。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开现有的书本外,教师还可以挖掘一些适合于课堂辅助教学的材料,或者是可以用于课后阅读的材料,拓展德育教育的渗透范围和途径。比如中华道德故事、中华历史故事等。总的来说,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渗透的重点,教师应该大力强化课堂教学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德育教育成效。
二、结束语
德育教育与语文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相契合的,所以在语文学习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也是最适宜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对其产生正确深刻的认识,并强化在各个语文学习环节的渗透工作,以此提升德育教育工作成效。
作者:陈国娟 单位:世纪阳光学校
第二篇
一、对中职语文教材的深度挖掘
如上文述及,中职语文教材中拥有大量人文性的素材,这些素材能够成为德育教育的元素,能够有力支撑德育教育与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与渗透。教师需要对中职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目标有深层次的分析,必须要善于发现其中隐藏的德育元素。以《诗经》为例,其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具有丰富的内容。《诗经》不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我国古代先民的丰富生活和优秀的精神创作,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意识和情绪。具体地说,在《诗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探究诗歌中丰富的元素,并逐步引导学生产生爱国、爱民的意识。基于此,学生就能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向往之情,就能在充分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精神文明的同时产生爱国的情绪,能够以我国的古代文明为荣,产生民族荣誉感。又如,以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为例,教师不能只看到这篇课文描写的美丽景致,还应该看到这篇课文展现的美好事物。换言之,教师不但要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事物的美好,进而对世界产生憧憬与向往。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就能够逐步消除学生心理负面的意识,让学生心里的黑暗逐步消散。换言之,在美好体验的冲击下,教师就能够让学生感受世界的美好,让学生能够更阳光的看待世界、面对世界,并在生活与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产生正面积极的意识和思维。
二、善用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与此同时,教师需要进一步认识到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评价就是指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就能够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点,同时能够利用正面的评价使学生充满正能量,使学生的德育素质逐步提高。例如,在《最后一片叶子》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而后可以通过教学评价表达自己对这篇课文的观点与看法。此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同学们,这篇课文其实非常简单,但大家是否真的想过,假如我们是其中的主人翁,我们的行为会是怎样,是否会像贝尔曼一样平凡而伟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通过教学评价给学生留下了这一道充满深意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对这篇课文深层次的含义进行理解与探索,也就能够帮助学生去领悟小说中的伟大人格与品德,并对自己的意识和理念产生冲击,使学生形成美好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正面积极的教学评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注与挂怀,让学生的内心充满感激,对学习和生活充满向往。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变得更加阳光,就能够更敏感的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使学生的心态更加积极,并引导学生更主动去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使学生去逐步美好的品质。
三、总结
总的来说,在中等职业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对中等职业语文教材充分了解,要深度挖掘语文教材的内容,并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感受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同时,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够制定更有效的教学计划以支撑德育教育,达到引导学生更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最终目的。
作者:苏燕 单位:鲁中中等专业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