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 道德认知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道德认知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02 11:44:00人气:410

【摘要】道德认知是由道德范围、观念、规则为内容和以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为形式的统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起点,也是道德产生的摇篮,是奠定个体道德认知形成的基础。对道德认知有着深刻的了解、并拥有较高的道德认知能力,能够让家庭教育更加健康科学的发展,近而使个体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

【关键词】道德认知 家庭教育 作用

一、道德认知的内涵

1.道德认知是指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反映,即,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主观反映。具体说来,道德认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其他社会主体进行社会交往中,通过对其他道德对象外在特征的感觉感官,来判断其道德角色的个性、动机和心理状态,以及判断其道德生活对象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并最终形成人们对各种社会德行现象的理解和评述。

2.完整的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知的形式和道德认知的内容,二者缺一不可。道德认知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主建构性。道德认知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构而成的。道德认知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在基于自己心理的自我样式来建构内在的道德观念或道德原则的过程。第二,阶段性。个体的道德认知发展不是不加修改的直接吸收社会道德规范,相反,它是一种同化吸收道德认知内容和结构中的矛盾冲突,并在调节二者的平衡中而不断向前发展的。个体的道德认知水平就是通过这样的平衡―不平衡―平衡这样同化吸收和调节平衡的过程来实现质的飞跃,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最终不断的提高道德认知水平。第三,反复性。人们在面对一些道德观念、道德准则时,习惯于把这些观念同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相比较,对那些和自己理解相一致的观念青睐有加,而容易排斥那些和自己观点有冲突的观念。此外,人们在面对一些新的道德观念时,会不自觉的将它与社会主流道德观念相比较对照,以判断其真实性,从中做出选择。当它与社会主流道德观念相一致时,这些新的道德观念就会被主体接受,主体也就获得自己所要的道德认知,反之,新的道德观念就会遭到排斥。道德认知就是这样通过理性的推理判断最终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个体的道德需要和情景都会发生变化,导致道德认知的不稳定和反复性。

二、家庭教育的论述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也是父母的“作品”。孩子性格的养成,与父母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息息相关。所以,家庭是孩子的港湾和后盾,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助手和人生导师,负责孩子的身心健康,负责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智力发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和行为习惯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恰恰是影响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同时也是主导性的教育,它是孩子接受其他教育的基础,是其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更能塑造孩子的道德品行和价值观念。运用道德认知的有关知识对家庭教育进行引导和支持,能够使个体健康的成长,并具有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三、如何发挥道德认知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以育人为目的,而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和第一场所。道德认知对于家庭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在家庭成员以及个体自身的参与下,道德认知能够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1.根据个体不同的成长时期,采用不同的道德认知方式和道德认知内容,发挥道德认知的作用。个体从出生到十四岁之前,个体的自我意识从萌芽到逐渐产生再到拥有初步的自我意识。这个时期,主要是发挥家长正确的道德认知作用。个体的自我意识尚不突出,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为个体树立良好的道德认知榜样。对待个体错误的道德认知,要耐心引导,给以道德认知的灌输,使其拥有主流道德认知。而在成年之后,个体从家庭走向社会,但家庭教育仍然是个体接受其他教育的基础,这个时期,要积极引导个体接受主流道德认知,将自己与主流道德认知相悖的道德观念进行修正。

2.发挥良好“家风”道德认知的作用。家风是家庭教育观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社会美德的一种,它是调整各家庭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情感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引导家庭成员的行为符合家庭美德的要求,即符合良好“家风”道德认知的标准。家风通过潜移默化来不断影响个体道德认知的塑造和形成,道德的个体应该通过自身内心稳定的道德认知去决定自身的道德行为,从而不为外部环境所影响。

3.努力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素养,促进个体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平的提升,发挥道德认知的作用。家庭是由不同的家庭成员构成,其政治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参差不齐,形成的家庭道德认知氛围也会不同,因此,作为家庭中的一份子,为了营造良好的正能量的家庭道德认知,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充分发挥道德认知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总之,道德认知在家庭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向家庭成员灌输主流道德认知,提高其道德认知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个体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汪才明.论道德认知及其能力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1.

[2]罗永莉.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研究[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2.

[3]郭亚芹.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品格教育的重要性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11.

作者:黄琳庆 杜中原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