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 英国绅士理念对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启发

英国绅士理念对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启发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08 12:39:00人气:387

【摘要】英国公学是英国的私立精英学校,为英国培养出了一批批社会精英。本文从公学的绅士培养理念入手,剖析这一独特教育理念的成功经验,并针对我国现今儿童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探析公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在道德礼仪、性格意志、艺术修养及体育精神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公学;绅士;儿童家庭教育

作为“教育的活化石”的英国公学,是独立于英国公共教育系统之外的一种独特的中等学校,是英国的私立精英学校或者贵族学校。从创立至今已经历了600多年,为英国统治阶级培养了大量社会精英,被誉为“世界精英的摇篮”。最早的文彻斯特公学是1382年创建的,“九大公学”中最著名的伊顿公学成立于1440年。由公学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学术成绩优异,而且在体育方面表现也很出色,毕业后大多进入牛津、剑桥等一流大学。英国公学之所以经久不衰,与他们独特的办学模式、精英化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现代人的家庭教育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加强,我国学者也在不断学习与研究世界先进的教育成功经验,虽然存在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所引起的差异,但英国公学秉承的独特教育理念,仍然值得借鉴,并引起我们对现代儿童家庭教育观念的反思。

一、英国公学绅士品格培养理念

英国的最高统治者大多出身于公学,迄今为止,英国53任首相中有20位毕业于伊顿公学。“保持自己的个性”是公学和它的每一个学生笃守的信条。因此,公学从古到今始终保持着一些显示自己“高傲”地位的特征。1693年,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明确提出“英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的观点。他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在英国人看来,“绅士”是贵族精神的体现,“绅士”应该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绅士品格的培养是英国公学一贯秉承的教育方针,是其精英型人才培养的主导,主要体现在道德礼仪培养、性格意志磨练及体能锻炼等方面。

(一)严格的管理制度。公学选拔学生的标准极其严格,绝不允许滥竽充数,通过严格的入学考试制度,保证录取的公平性和学生的优良素质。尽管社会地位和财富是进入公学的首要条件,但如果才智平庸,无法通过考试,同样会被拒之门外。寄宿制度也有其独特的一面,通过严格的管理来培养健全的人格。虽然学生大都来自达官贵族,但公学的寄宿生并没有贵族的奢华享受。相反,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公学提供的住宿和饮食都相当简陋。并且,为了避免家庭对这种教育方式的干扰,公学向来不允许家长参观学生的食宿情况。宿舍实行级长制,主要是通过选举的学生干部实行学生管理学生的制度。生活的磨炼和从事管理工作无形中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互相关心、协作配合、领导与服从等健全的人格和能力。(原青林2004)公学的校规相当严厉,他们认为对孩子的溺爱会阻碍其独立性格的形成。学校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言谈举止加以约束,使学生逐步养成公德意识,树立起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概念,为以后步入社会作了充分的准备。

(二)重视文体活动。一直以来,公学的课程设置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性,这也是他们培养社会精英的重要因素。但是,相对于学业,公学对于学生的艺术和体育活动也相当重视,尤其是体育运动,占去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艺术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增强对美的追求;体育活动是要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和坚韧顽强的精神。(祝怀新,应起翔2002)如著名的哈罗公学就开设了音乐、戏剧表演、雕塑、各种球类、划船、游泳、射击、剑术、马术、体操、田径等名目繁多、各具特色的文艺活动及体育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自由的选择项目,施展才华,以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强健了体魄。公学对于体育活动的重视,使学生拥有团结协作、坚韧努力、公平竞争的精神和超越胜负的胸怀。尊重学生兴趣培养技能、开展活动,有利于发展其谦恭、宽容、豁达的品格、待人接物与人际交往的技巧及卓越的领导和组织才能。“公学所强调的绅士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性格陶冶是公学管理的精华所在。”(郑映霞2010)公学的绅士道德教育是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让学生习得日后成为一个绅士所具备的含蓄、内敛、从容、平和、守信、礼貌、公正等各种美德,使其不仅德才兼备,更具有独立的人格,强健的身体,坚韧不拔的意志,为其成为社会精英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英国公学对我国儿童家庭教育观念的启示

我国的现代儿童家庭教育观念较之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已有了巨大的变化,多数父母认同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健康发展的影响,力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为儿童的早期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但在教育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虽然传统的家长制家庭教育观念已经在逐渐的消失,但是很多家长认为儿童还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儿童的发展观容易变成以家长的愿望为主体。中国的家长比任何时代都更看重下一代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孩子从3-4岁就开始学拼音、学汉字、学英语、学数学、学诗歌、学围棋、学舞蹈等等,7-8岁就开始学起了对他们来说艰深难懂的奥数。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更多的会关注“有什么用”。过早地开始文化学习,其实是在剥夺孩子们的童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需要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学问教育三者相结合。“健全人格是个体身心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成才发展的基础;是快乐幸福的源泉。”(谭刚强2013)英国公学培养了一批批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这种英才教育理念与我国大多“望子成龙”的父母的教育观念相吻合,结合公学的成功经验,我国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受到启发。

(一)注重道德礼仪培养

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是形成孩子健全人格的必备条件。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等因素,容易养成任性、自我为中心等缺点,也不擅长于与同伴交往。香港作家屈颖妍(2014)说过,“这些年,孩子们走得都比前人快,3岁已经学会上网,5岁便学会3种语言、4种乐器,7岁便懂得制作PowerPoint……但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却被遗忘了,或者应该说,是被牺牲掉了。港人把这种现象称作‘催谷’,催着稻谷早早成熟的意思。”她的话告诉我们,家长的“催谷”心态,也成为孩子社交能力形成的绊脚石。公学的寄宿制度,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学会如何融入社会,也体现出社交能力在孩子日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多为孩子创造“社交”的机会,使孩子在交往中,逐渐学会适应、学会选择、学会交往,领悟协作与配合、领导与服从的处事原则,在实践中培养为人处事的能力。公学认为美德是靠后天教育培养得来的,他们更为关注如何学会实践道德,通过实行严格而人性化的管理,规范孩子的言谈举止,使他们了解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以身教代替言教,张弛有度,在温和与严厉间维持某种平衡,从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二)注重性格意志磨练

D•H•劳伦斯曾经讲过一句话:“如何开始教育子女?第一原则是:不要管他。第二原则是:不要管他。第三原则是:不要管他。”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要学会“放手”。很多孩子娇生惯养,主要源于父母的过度保护、包办代替,导致孩子根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我们要从小对孩子进行生存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参与到实际的生活中。掌握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技能,如家务劳动,交通规则,一些仪器使用,生命教育,使之能对紧急情况作出反应。像“公学人”一样,不会因为“身份高贵”而受到优厚待遇,反而要给孩子做主的机会、吃苦的机会,培养独立意识和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毅力。同时,家长要宽容,要允许孩子犯错,也应给孩子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机会。孩子只有通过生活的磨练,才能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担当,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明白成功只能够通过主观努力来获得,不论家境多么优越,父母也不能替你成功。只有重视独立性格与思想的培养,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才能获得真才实学,既成“才”,也成“人”。

(三)注重艺术修养及体育精神

艺术活动和体育运动对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不仅可以锻炼健康的体魄,还有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然而“这一代的孩子,懂得的技能很多,琴、棋、书、画、跆拳道、游泳……样样皆能,一屋子证书,却没有一张是学做人的。”(屈颖妍2014)有些家长“功利心”作祟,而蒙蔽了是非与心灵。为了拿奖状、证书,甚至帮忙代替孩子比赛。这些活动已经失去了他本来的意义,变成了获取“利益”的“武器”,违背了艺术与体育的本性,可能付出的代价也将是惨痛的,造成不可治愈的心灵创伤或人性扭曲。公学之所以重视艺术活动,是为了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兴趣,养成含蓄、平和、包容的绅士品质。我们只有认识艺术活动的真正价值,才能让孩子真正体会艺术的愉悦享受,使心灵变得纯净。公学对于体育活动的热衷,是为了使学生有朝气、有活力,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对待困难坚韧进取的精神。只有认识体育运动对于性格养成的积极意义,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潜能,理解公平、合作的意义,提高克服困难、抵御挫折的能力,增强成才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实现人生价值。英国公学绅士品格的培养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为我们反思儿童家庭教育观念提供了重要启示。我们要认识到德育、智育、体育教育对于儿童健全人格形成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们在培养孩子成“才”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培养孩子成“人”。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能为了学习有限的知识与技能而牺牲对于性格、能力的培养。当然,我们在学习英国公学成功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从我国实际出发,切不可盲从。

[参考文献]

[1]陈平.德国幼儿园和中国幼儿园的不同[DB/OL].

[2]刘琳.西方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启示―以英国、美国为例[J].教育论丛.2010,(03):136-137.

[3]洛克(Locke,J.)著,杨汉麟译.教育漫话(全译注释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03).

[4]屈颖妍.怪兽妈妈变形记[EB/OL].

[5]谭刚强.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EB/OL].

[6]王爱娣.英国公学如何培养社会精英[J].师道,2011,(11).

[7]王世宾.对城市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13):126-127.

[8]徐辉,祝怀新.独特的英国公学[J].比较教育研究,1993,(02):39-42.

[9]英国:公学重视绅士教育[J].中小学德育,2014,(07).

[10]原青林.英国公学的寄宿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06):42-46.

[11]赵婧.浅谈英国公学寄宿制对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J].科学教育,2011,(03).

[12]郑映霞.英国公学的办学模式对我国民办教育的启示[J].宜春学院学报,2010,(03):121-123.

[13]祝怀新,应起翔.今日英国公学的办学特色―哈罗公学个案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12):42-47.

作者:陈蓓蕾 单位:武昌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