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早恋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1讲述异性交往的好处,提倡广泛的异性交往
众多家长发现孩子早恋时,第一反应便是训斥与制止,对孩子与异性的联系、接触异常敏感,讲出一大堆早恋的坏处的大道理,理所当然受到孩子们的抵抗与反感。父母们对孩子早恋会导致的一系列后果的担忧与恐惧,令他们发现孩子有早恋迹象时苦口婆心讲出一大堆道理,本未出什么差错,但为什么会遭到孩子们如此的抵触呢?当然,这主要是由于父母们有些偏激,过于将异性交往一刀切化,否认了异性交往的好处。父母稍微了解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便会明白广泛的异性交往有众多好处:有利于智力上取长补短;有利于情感上互相交流;有利于个性上互相丰富;有利于活动中互相激励;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等。因此,作为家长应鼓励男女同学多交往,要破除“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陈腐观念。学生阶段,家长对于异性同学的电话,QQ聊天,微信联系等不必过分紧张,同时也应该尊重他们的隐私。当然,男女同学间的交往毕竟与同性同学间的交往有所不同,孩子进入青春期,应引导他们注意异性交往间的问题:不必过分拘谨、随便、冷淡、亲昵、违反习俗等,把握好异性交往的尺度。
2寻找吸引异性的优点,激励孩子继续完善自己
当孩子出现早恋的迹象时,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承认孩子长大了,开始吸引异性的目光了,其次分析孩子身上吸引异性的优势之处,让孩子发现自身拥有的闪光之处,然后再进一步进行引导。让孩子自己分析为什么会受到异性的青睐,自身的魅力是什么呢?男孩子们可能会说:长得帅、身材高大、学习成绩好、会照顾人、能力强、擅长打球、幽默、人品好、性格开朗等等;女孩子们可能会列举出一大堆以下理由:相貌端庄漂亮、身材好、学习成绩好、人品好、性格好、有内涵富有气质等。对于外表的优势,应该继续保持干净、整洁、清爽、帅气的形象,继续锻炼身体,保持好身材;对于学习上的优势,应该再接再厉,在保持中不断进步;鉴于品德好,那以后更要继续发扬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良好作风,保持心地善良,拥有内在心灵美;至于气质好,则应该继续博览群书,提高自身修养;性格、脾气好,富有幽默感等,则需要进一步保持开朗的面貌,乐观的心态,用自己的笑容感染身边的人,不要像小孩子似的自私、任性,带给他们更多的正能量,拥有良好人缘。告诫孩子们,要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自己是否上心,一旦拥有了以上这些优点,那可谓是魅力四射,以后会吸引更多的异性的目光,不要为了一棵树而放弃一片森林,到时你可以从优中选优,选择一位更加优秀的伴侣,而不是现在的小男孩或小女孩。
3采用自我披露技术,理解和接纳孩子
进入中学阶段后,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心理发展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其身心发展极为不平衡,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差,不能理性思考问题,易对异性产生肯定的早恋态度。作为家长的我们都经历过青春期,向孩子们分享自己或者身边的亲人、朋友在青春期也对身边的同学、同伴产生过好感的事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慢慢明白好感并不是爱情,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理解和接纳孩子,向孩子们肯定对异性产生好感是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属于正常现象;另一方面,告诉他们好感并不一定是爱情,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也可以向孩子分享因为过早将好感认为是爱情,所导致的一系列后果问题的事例。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的事例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我们的身边尤其是农村地区,不乏这样的事例:由于过早恋爱怀孕,被迫组合家庭,但是婚后几年却发现彼此并不合适,最终离婚,父母双方及子女都受到心灵的伤害。也有众多未成年女孩由于无知与冲动,怀孕后被迫流产,身体心理都遭受到了伤害。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由于经济尚未独立,思想尚未定型,行为易冲动,一旦发生性行为,产生的后果可能自己也无法面对与承担,造成终身遗憾。
4了解中学生早恋的原因,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
作为早恋学生的家长,应该深入了解导致该学生早恋的原因。导致中学生早恋的原因众多,只有了解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在从事多年心理咨询的经历中发现,寻求心理援助的早恋学生,大多是由于得不到家庭温暖,而从异性身上可以弥补这一情感的缺失,尤其是单亲家庭或父母整天忙于自己的事业忽略子女教育的孩子表现更为明显。如果是家庭原因导致的,就应该改善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和他们平等沟通交流,成为子女的朋友,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如果是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寻求异性的情感寄托,这时父母应该多关注子女的心理需求,多花点时间陪伴子女,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有些中学生早恋与父母自身的行为不端有关,父母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负面的榜样,这时父母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如果中学生早恋是由于受到从众、炫耀心理的影响,这时父母应该引导子女如何选择好友,远离损友,多关注他人的优点,从内在优势品格上树立信心。如果是由于好奇心理导致,则应该鼓励他们多和异性朋友正常交往,进行相关的性知识教育,打破好奇心理。
5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跳出早恋的漩涡
当父母引导孩子远离早恋时,有的孩子可能会说:“你讲的太晚了,可是我已经早恋了,而且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怎么办”。作为家庭教育主要角色的父母首先应该从情感的角度理解、支持孩子,然后引导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教给他们一些正确合理的处理措施。对于已经陷入早恋中的孩子,不能忽视孩子内心的情感体验,禁止双方的一切接触与来往,这样反而容易导致孩子的叛逆,助长早恋行为。父母应该引导他们首先冷冻双方的情感,暂时将注意力关注到学习上,双方可以继续联系,但联系不宜过于频繁,且必须有利于双方的学习,待大家都考入理想的高校,时机成熟,你们的感情父母不会过多干涉;其次将彼此隔离开来,多参加学校的科技、文艺、体育活动等,多和其他同学交往,用正常的同学友谊淡化这种恋爱关系。通过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广泛地交友,一方面可以拥有良好的人缘,避免情感上的孤独,寻求异性心理上的安慰,另一方面,可以发现众多异性身上都拥有很多优秀的品质,从而淡化对某一个异性的好感,认识到自己的视野的狭窄及情感上的幼稚。
6总结
孩子早恋了,家长首先需要认真反思,反思家庭教育所存在的不足,并及时予以纠正。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家长们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和孩子沟通聊天,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了解孩子的心理,最好是同性家长与孩子多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真实想法。女生一旦早恋,父母一定要教她学会一些必要性知识,避免身体的伤害。同时,家长应非常留意不要给她创造独处的机会,如单独租房、一人在家等。对于一些不知如何开口与子女谈论青春期问题的家长,也可以采用一些间接的方式,如推荐孩子看青春期相关书籍《藏在书包里的玫瑰》与电影《早熟》《怦然心动》《长大未成年》等,然后和孩子讨论看完书籍和电影的一些感想等,进而引导孩子万一出现类似问题如何合理处理。电影《早熟》中,男女主角由于过早恋爱,发生性行为,导致女主角怀孕,男女主角被迫逃离,内心所经历的一系列变化,观看完毕后让孩子谈谈内心的想法,着重引导孩子们思考男女主角逃亡的过程中内心的变化。当孩子处于青春期,多为孩子准备一些青春期相关书籍,让孩子了解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健康、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作者:苏利娟 单位:增城市职业技术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