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 初中生家庭教育误区与对策

初中生家庭教育误区与对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8-28 09:57:00人气:385

人才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但人们通常把教育理解为狭隘的学校教育,这其实就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教育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身教育几部分组成。家庭教育是教育中的基础,它比学校教育更具有特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它对孩子的一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家长只有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孩子才能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才能走向人生的正确轨道。目前,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才已成为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家庭教育又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由于每位家长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和生活阅历的不同,使得不同的家长对家庭教育就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但大多仅凭个人的感觉和自身经验来实施,这就使得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存在一些误区。

一、家庭教育中的几个误区

误区1.只管物质,忽视思想。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社会的思想体系和道德准则的指导下,人们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2]。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思想品德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之一。因此,作为家长就要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即教会孩子如何做人。然而现在有的父母认为“有钱走遍天下”,父母赚钱只要让孩子在物质方面获得极大的满足就算尽到了应尽的责任,而对于孩子初中阶段的思想变化却从来不管不问。父母如果存有这种教育理念,就会追求物质利益和对孩子的物质欲望的满足,从而忽视了孩子的思想的变化。殊不知,在初中阶段是孩子的思想波动最大的阶段,如果父母只管孩子的物质生活,而不管孩子的思想变化,就很容易使孩子的价值观、是非观发生改变,使孩子产生攀比心理,这样就会妨碍对孩子美好心灵的培养,从而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甚至会使他们产生心理扭曲,养成不良习惯。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仅要对孩子进行物质方面的教育,更多的是还要关注孩子的思想、行为的变化,使孩子“要成才必先成人”。

误区2.只顾成绩,忽视心理。在现行的社会,大多数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发展方向,成绩优异,各方面都表现优秀。初中阶段,孩子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其心理健康也一样重要。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发育期,成人意识不断增强,情绪容易波动,存在逆反心理[3]。家长在此时期内,若不注意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且不能加以正确引导,往往会使教育失败,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苦恼。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马加爵事件是一个悲剧,可悲剧的成因在哪里呢?是心理阴暗和缺乏良好教育的结果。很多父母可能都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管。这样的教育,容易造成孩子成绩优异,但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不会生存,不会生活,使人格、心理产生扭曲。另外,特别是对于一些单亲家庭、离异家庭来说,由于家庭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使得这些家庭的孩子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产生一些变化。如果家长不能够正视现实并加以正确引导,不注意此阶段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的变化,就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和情绪低落,甚至自暴自弃,产生敌视他人的行为。因此,在此情况下,家长首先要能够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使其身心健康,然后再注重其学习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误区3.只知优点,不问不足。由于今天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作为家长难免会对孩子娇生惯养,有些情况下甚至会放纵孩子,如果长时间这样,定然会平添他们不少的娇气、自私与霸道。作为家长若只看到孩子的优点,甚至将优点放大,而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不及时纠正,甚至看不见孩子的缺点,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使孩子滋生很多不良习惯和行为。大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如果仅仅是为了爱,连老母鸡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作为家长要及时观察孩子的语言行为,正确对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对于他们的缺点和所犯的错误,家长要及时指出并纠正,使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负责任、有所为的中学生。

误区4.只重结果,不管过程。过程与结果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好的过程,一般必有好的结果。然而在家庭教育中,一部分家长不注意对孩子的过程管理,只注重孩子在学校的成绩,不管学生的成绩是如何得到的。就像有的家长对孩子这样承诺,你要是在期终考试中考到那个名次,我将……,但平时家长却很少去过问孩子的学习过程如何,不知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学习状态如何,结果就导致孩子生活散漫,学习没有动力,没有榜样。误区5.只重说教,缺乏沟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家长把重心放在了工作上,从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和沟通。家长仅仅是感觉到孩子越来越不愿听大人的话,并且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仅仅流于口头上的唠叨,家长也没有深究孩子不愿听大人讲话的原因,其实,最主要的是家长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没有掌握孩子此阶段的生长发育规律。再者,家长认为自己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什么都懂,所以当孩子在和家长讨论一些问题时,总觉得孩子的想法不对,从而轻视孩子的见解。另外,由于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和所学到的知识,在和孩子沟通时,不知从何说起,从而产生了沟通的障碍。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第一,学会理解与尊重。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最好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要以人为本,而尊重是人本主义的最基本的思想[4]。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和孩子是平等的、互动的、朋友的关系。家长只有和孩子在平等的关系条件下,彼此之间才能进行很好的沟通,家长也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到孩子的思想动态和真实情感。只有尊重孩子,才能促进其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因此,家长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对他们进行尊重教育,使他们从生活中学到对他人的尊重与宽容这样的美德。作为家长还要尊重孩子的隐私,不能偷看日记、偷拆信件、偷听电话等,要给孩子留有个人的空间。父母若不尊重和理解孩子,有可能造成逆反心理。再者,家长要做好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好。因为家长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都很大,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学会赏识。赏识教育创始人周弘说过:“如果我们注意孩子的长处,孩子的身上就闪闪发光;如果我们老盯着孩子的缺点、弱点,孩子的生命就变得暗淡无光。”若家长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只会挑剔,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其他孩子的优点来比,就永远不会使孩子得到赏识。过多的训斥批评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孩子自信心丧失,永远生活在自卑的阴影里。孩子需要鼓励和赏识,不需要“激将”。只有适时的鼓励和赏识,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作为家长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适时地、客观地评价孩子,指出其优势与不足,全面地评价孩子的能力与性格等,这样不仅肯定了其优点,也指出其不足,为其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也是合理选择培养方向与目标的前提。

第三,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不要以为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议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孩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要创建和谐和睦、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熏陶,这样有利于孩子建立安全感和树立自信心[5]。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是生活或学习,这样就将德育教育寓于生活之中了。另外,要在家庭中形成学习的氛围,建立学习型家庭。在家庭教育中,通过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学习,形成一种孩子和家长互动互学的局面。这样,家长才能不断补充新知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才能对孩子实施素质教育。若家长没有教育意识,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依然我行我素,长期使孩子在家庭中受到不良习惯的影响,最终必然使孩子感染这样的不良习惯。

第四,学会合理期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要做人中人。”正确估价自己的孩子,只要尽心尽力,不必强求。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能力不同,也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因此,作为家长就要摆正期望的天平,不企求孩子成为“全才”,也不要过分苛责孩子不成器。若对孩子提出一些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就会使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受到挫伤,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引发心理的悲观和怀疑。若对孩子的期望恰到好处,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其做事的积极性;若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不切实际,那么这种期望就会变成一种压力,成为孩子前进的障碍。因此,作为家长,要时常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以指导,使孩子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断地锐意进取,取得骄人的成绩。

第五,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但是又不能代替学校教育,它只能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它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对于家庭来说,要了解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教育形式,并配合学校的工作做好家庭教育应做的内容;对学校来说,也应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指导学生家长做好家庭教育,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实现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作为家长,要不地更新教育理念,要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开始,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家庭教育要脚踏实地,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教育作用.

作者:张春旗 单位:南阳市第二十二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