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实践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实践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7-20 09:22:00人气:466

摘要:实践创新教学是以培养人才为宗旨的教学活动,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以及拓展和深化,体现出极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目的在于唤起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开展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对于现代工程建设来说,能够极大程度地满足未来工程师培养的要求,因为对于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具备创新的素质和合格的实践能力。本文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措施,包括创新实践的教学模式以及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关于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关键词: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

一、实践创新教学的特点

1.实践创新教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长期的系统性教学创新过程。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分不开的,它是由具体的各教学实践环节组成的,但又不是简简单单地相加,而是一个由目的性和方向性所组成的有目的的系统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长期性的教学过程。实践教学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从我校的实践的效果来看,加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院和学生的发展,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实践教学含有更加丰富的创新性。我们学校属于本二学校,更多的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最终是培养实践能力,所以实践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工程创新的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内容更加具有设计性、生产性、建设性、综合性和创新型,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同时也提供给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空间[1]。3.实践教学更能体现高度灵活性和多样性。要保证实践创新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不仅体现在课程的整体性与协调性的一致统一,并且课程设置要多元化,时间要灵活地安排,而实践基础课、实践创新课与综合性实践课要循序渐近,配置要合理,这样可以为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活动的平台。

二、实践创新教学对学生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1.加强实践创新教学是作为现代教育的价值观和质量观的必要保障。现代的、全面的教育价值观要求综合考虑社会与个人两方面的发展,要求现代教育的价值观和质量观得以科学的彰显和构建。2.实践创新教学的加强是贯彻现代工程教育观的关键环节。现代社会对未来工程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工程教育要回归工程的实践本质,也就是要重视工程自身的系统性、创新型和实践性。必须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既要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又能切切实实地关注学生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2]。3.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工科大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接受逐层递进又紧密联系的系统化创新训练,持续保持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创新素质。4.实践创新教学的加强是提高未来工程师的实践能力的最基本的途径。只有加强实践教学,建立符合当今时代的现代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在实际工程实践和具体的案例中,使学生能够深入分析在实践教学中所包含的先进的工程理念,才能够应对当今的实际的复杂的工程问题,获得最好的解决方式[3]。

三、传统的工科实践教学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从理念层面上,办学目标攀比成风,理念落后,重视不足。从而直接造成工程教育资源的浪费以及工程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并且使得实践创新教学沦为一种形式,学生始终处于从属的被动地位,缺乏参与热情,无任何创新可言。2.课程建设忽视内涵,缺乏特色。专业教学内容范围狭窄,没有结合大学生的认知度和学习规律,没有将建立的思想化、哲学化的思维融入到课程设计中,使得课程设置不灵活,组合不科学、重复性建设现象严重,不能挖掘个性潜能;而选修课的开设往往也是流于形式,缺乏内涵,根本不能体现课程建设的多样化和特色性。而大多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根本没有起到效果,教师只是在课件设计上做成课件,而基本不考虑课程内容能否使学生掌握其精髓,没有考虑学生认知和发展的需要。3.实践教学师资匮乏,素质不高。教师总量偏紧,生师比过高,导致我校的教师工作量成比例地增加,根本无法深入地研究该门学科的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更加无法及时地更新知识点。同时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地位偏低、待遇不高,而这更阻碍了实践教学素质的提高。4.实践教学太循规蹈矩,奖励机制还远远不够。目前大多数高校仍然在进行着传统的教育教学的模式,不能以学生作为主体,仍然以教师作为主导,根本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需要,很多实验仍然以演示实验为主,学生能真正参与到设计中的实验很少,而对于操作性、验证性及改进性的实验就少之又少了,有些教学活动虽然称之为创新,但是这种所谓的创新和实践是相互脱节的,完全没有实际应用性,也只能作为一种形式,甚至可以说是作为学校考核的标准化产物。

四、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建立基于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包含实践创新教学的目标确立、教学内容涉及、条件保障和实践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四个方面。1.以科学定位为前提,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培养工程教育人才的目标;树立适应新时展的先进的工程教育观;同时以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建立独立的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CDIO培养模式为突破口,推广先进工程教育改革理念[4]。2.以优化实践教学环节为基础,建立并健全基于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的体系;我校在实践教学的探索过程中,建立了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切入点,建立“1236”的实践教学的模式,保证了实践教学4年都不间断,实现了全方位的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且我校以创新能力为基础,建立了”创客”空间,加强了综合性和创新型实验,并且深入课外科技训练基地;以提高学生就业、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宗旨,在实践教学中贯穿创业教育。3.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目标,加强实践型师资团队的建设;扩大硬件投入,建立开放型多功能实验室;我校是工科院校,以工程训练为目的,在校内的工训中心强化实践,建设多个创新基地;并且依托“产学研”,提升校外的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基于网络的仿真实践,组织教师参加网络课程,加强建设现代化的实践教学资源。4.我院以制度创新作为基本的保障,营造实践和创新环境氛围;同时我院以科学考察及合理的评价作为基础,完善创新的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我院还以督导检查作为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并且和国际接轨,以“国际资格互认”作为纽带,现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系以及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系正在着手进行工程教育专业体系的认证工作。教学体系的设置是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核心环节为基础。只有建立面向当今时代,面向知识经济的课程体系,才能培育出大经济时代下的高素质的人才。而建立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必须处理好知识传授、培养能力、素质的培养之间的关系,把社会的当今需求和长远需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课程对学生现在发展有用,对其将来发展更加有用。而课程改革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近几年,我院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及省内的多项创新和科技比赛,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创新性教学的实施是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不开的。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独立的创新精神,给他们独立的空间,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要由教师来创造使之思维活跃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殿军,焦向东,王伟,陈亚,申爱明.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39-42.

[2]刘福基.试析机电一体化复合人才与自组织教学[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6):51-54.

[3]王少萍.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1):55-58.

[4]李亚芹,韩阳阳.机电一体化新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57-58.

作者:汪冰 王晓丽 陈季萍 单位:淮海工学院 机械与海洋工程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