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中小学舞蹈教育
【摘要】近年来,伴随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中小学舞蹈教育备受人们广泛关注,其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气质美、形体美,开发智力和思维,对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形成具有显著效果。本文将主要围绕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中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并提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小学舞蹈教育
引言
素质教育的顺利落实离不开不同载体的支持,一般状况下受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经常把其载体简单定义为美术或是音乐,却忽略了舞蹈、戏剧教学等对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舞蹈教学和其他艺术学科的教育有着相同的共性,即把抽象的三观变成更为直观的方式,方便接受能力差、思维能力有限的学生理解。
一、中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气质美、形体美的提升
中小学学生形体有着良好的可塑性,舞蹈形体训练过程中需要其双眼目视前方,抬头挺胸,双肩下垂,臀部肌肉紧收,腿要伸直。反复练习,不但会避免驼背、含胸,哪怕已经养成这些习惯,只要接受一定的训练便可得到有效改正。得到舞蹈形体锻炼的学生,浑身都散发出一种优雅的气质,其仪表端庄,对生活充满热情,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有助于智力和思维的开发
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想法和情感的艺术方式,中小学学生舞蹈亦是如此,在乏味、反复的锻炼中,要使用生动的语言与新颖的动作,激发学生想象力,开发其表演潜能,不断增强其主体创新认识,找到心灵碰撞的感觉,此种舞蹈训练能把创造力、联想力与表现力充分结合在一起。学生在练习舞蹈动作时,出现错误动作是在所难免的,此时要集中其注意力,引导其认真洞察,反复揣摩。鉴于此,舞蹈教育还能提高学生洞察力和自控力[1]。
(三)有助于开朗性格的养成
心理素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学习舞蹈的学生。这主要是因为舞蹈的表现形式以表演为主,表演需要饱含热情。所以,在练习过程中,要随时提醒,增加考验,让其想象是在真正的舞台上演出。比如: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不但要让其掌握基础的动作,还要引导其在大家面前做示范,以增强其自信。经过一次次成功表演,听到观众的鼓励声与掌声,会渐渐养成活泼的性格。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小学舞蹈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比如学生成长环境与教学环境等,致使很多学生还未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较差。为有效提高中小学舞蹈教学效率和质量,必须要加强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要不断开发其学习兴趣,让其感受到舞蹈的魅力。鉴于此,教师要为学生建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其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其参与积极性,真正体会到舞蹈学习中的乐趣所在,让其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获取知识。比如:在讲解少数民族舞蹈时,教师可穿戴此民族的特色服饰,之后再为学生讲解这一民族的风俗人情,让其能抓到舞蹈学习的精髓,更加喜欢舞蹈学习,提升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水平。
(二)组织多样性的教学活动
中小学之所以要开展舞蹈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舞蹈表演的基础技能。因此,教师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中传授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综合表演水平。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为让课堂舞蹈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可把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之后要求小组成员互相指导舞蹈动作,互相学习,从而加深记忆,掌握正确的表演要领。第二,组织课堂观摩评比活动。比如,学生在学习完一个舞蹈后,教师要指引其自行组建研究小组,之后再选出学生代表当作评委,保证学生科学合理的进行观摩评比,实现交流分享,携手并进[2]。第三,组织课后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组建舞蹈表演社团,激励学生们踊跃参加,加入到多样性的实践活动中,从而提高舞蹈综合水平。
(三)加强舞蹈的德育功能
舞蹈教学德育工作的展开关键核心在于立德树人,通过各种舞蹈实践活动把德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的环节之中,运用舞蹈特有的形式、手段,使学生在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同时,受到美的陶冶,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以美育人”,达到育人育才的双重目的。在舞蹈教学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并且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达到美育、德育的融合统一及落实,实现以艺育德,以德促艺。
结论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保证中小学舞蹈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相关人员必须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对策。可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多样性的教学活动以及加强舞蹈的德育功能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杨.义务教育阶段舞蹈教育的现状解析与构建设想[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03):105-110.
[2]欧阳茜.中小学开设素质教育舞蹈课的必要性探讨[J].北方音乐,2017(01):132-133.
作者:曲晨 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