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学生素质教育的困境及创新研究

学生素质教育的困境及创新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2-17 20:56:00人气:400

摘要: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一定程度而言,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成果,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困境及创新研究

一、当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机制困境

当前学生素质教育的机制困境问题上,不仅仅表现在相关管理机制上,而且还包括相关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一系列内容,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视教育的管理功能,忽略了相关服务功能。传统高校创建过程中,多是国家一手创办的,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甚至生活费等也是国家来出,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首要管理者,而学生往往以被管理者形式存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化,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逐渐被新型教学模式所替代,办学主体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具体有公办高校、民办高校、中外合资高校及股份制高校等。特别近年来,随着大学体制的改革,相应的高校费用体制也出现了变化,一些办学经费也多是由学生自行承担,国家只是承担部分费用支出。

(二)观念困境

我国传统教育方式深深影响着当前制度的改革,而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由于是一个新型教学理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有许多教师产生概念性偏差,导致素质教育推行过程中,其涉及的相关内容也较为单一、片面。对于素质教育而言,一部分人认为,素质教育开展过程中,无非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多设置一些人文性的内容,多结合一些实际社会实践,这种单一、片面的教学观念,往往会让素质教育在实际推行中,与实际要求产生巨大偏差。特别近年来,一些高等院校对于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且也为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做了大量宣传工作,然而就实际情况而言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主要原因是,素质教育是一个新兴概念,没有太多可供参考的实践经验,具体到实际教育过程中,很多方面没有到达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能够切实肩负起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所应有的使命,而对于当前社会来看,一个学生仅仅是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的,还需要学生个人品团队精神等诸多方面的提升。因此,素质教育推行过程中,相关手段不能仅仅停留于形式上,更需要我们付诸于行动,积极总结实践经验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以期在素质教育下让我们的高职院校教育提升一个新台阶。

(三)应试教育困境

传统应试教育,一定程度而言对于素质教育推行产生了重大阻碍。应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选拔高分人才,而这种选拔方式往往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且选拔的方式也相对较为单一,往往只是依靠分数来看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于学生品德、团队培养上。

(四)道德伦理困境

道德伦理相关问题,一般是围绕人而言的,即以人的自我价值作为重点内容。当前社会是一个充满物质诱惑的社会,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这让学生的金钱观念发生了偏差,并且能够对学生价值观念的树立产生重要影响。学生是一个具备较高知识,且思想崇尚自由的群体,然而,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面对各种社会诱惑难免会让冲昏头脑,缺乏有效正确认知。特别是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学生实际家庭生活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学生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更多机会来接触外面世界,而在不断开阔自身眼界的同时,也不免受到诸多不良文化的侵袭,很容易在道德伦理上丧失底线。

二、当前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相对优秀的,主要在于社会接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可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素质相对较差

就当前学生政治素质而言,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且没有完整的人生规划,甚至在实际社会目标确定过程中,将一些消极思想作为自身奋斗的指引,从而导致个人价值观与实际相偏颇。同时,由于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容易将物质的追求作为个人奋斗目标,并且为了达到享乐的目的,不惜采用一切手段,这就导致个人道德素质的缺乏。

(二)心理素质相对脆弱

学生在结束校园生活后,进入到实际社会中,面对社会中繁杂的现实问题,只有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才能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从而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实际调研数据发现,许多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许多大学生由于个人心理素质的缺乏,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障碍,从而对现实生活失去信心,引发打架、破坏公共秩序、欺骗等一些与社会相违背的行为。

(三)人文素质的缺失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备素质,对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当前,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许多大学生在就业、生活等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都是其缺乏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于工作中,一旦缺乏了人文素质,那么对于一些审美情趣就会认识不足,生活品位则会随之下降,更不能对于未来发展有所期待。从当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急需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改善。

三、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优化措施

(一)构建起服务育人的相关创新机制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只能等级上平等,才能在教育在推行过程中更加科学化。面对当前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者只有不断创新当前教育机制,做到以学生作为实际工作中心,切实以提供为学生服务作为教育的宗旨,才能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并形成一种良性教育循环。

(二)创新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的推行的关键因素是转变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将素质教育的本质与现实充分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素质教育空喊口号、缺乏落实的弊端。实际素质教育推行过程中,不仅需要着手于专业教育,而且还需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发展,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师生之间需要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并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从而真正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育队伍

高职院校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素质的优秀与否,往往直接决定着整体教学质量。而作为教师,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思想素质的培育者,要想提升当前高职院校的整体素质,就需要打造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也意味着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打造一支坚实的后备力量。因此,面对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必须要从多方着手,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于教师的资金投入,为教师的深造与学习提供便利的条件,并将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作为师资培养的重点内容,争取做到建立一支符合时展要求、具备前瞻性战略眼光、专业知识扎实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素质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现实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多样的问题,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认清当前现实,顺应历史潮流努力将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际素质教育推行过程中,相关要求要符合国家实现的教学规划及大纲,对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要提倡德育,不能单纯将成绩作为考量一个学生唯一指标,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等全方面的提升。同时,在社会中也要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家长认识到素质的教育独特优势,并极力形成校内、校外密切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陈荣荣.体系化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创新探讨[J].科教导刊(下旬),2019(4):3-4.

[2]张军,王素珍,张文兵.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及对策探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3):9-11.

[3]王有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性素质教育探索[J].教书育人,2011(18):30-31.

作者:卢倩 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