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公民的素质教育
摘要:随着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公民的素质要求,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民素质教育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和细化。此外,还要兼顾其他素质。因此,新时代的公民素质教育要与时俱进地更新内容,不断完善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内容。本文就当代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内容进行研究和补充,提出对公民素质教育方式进行分析与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公民素质;教育内容;方式
我国公民素质教育随时展演变而来。在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百姓大多存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当时的社会没有民主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与空间,也自然没有“公民”的概念,更遑论公民素质教育。从清朝末期的“修身科”到后来民国初期的“公民科”,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党化教育”,解放初期的政治思想教育,改革开放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再到21世纪初《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推广,以及目前倡导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可以看出,我国公民的素质教育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
一、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含义
第一,从国家层面而言,每位公民都应该积极地响应国家的号召,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做出努力,不做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的事,将自身的爱国素质、政治参与素质、规则素质、权利素质等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第二,从社会层面而言,公民需要具备维护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建设的思想和参与行为。第三,从公民个人层面而言,每位公民都要具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品质,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个人的友善素质、诚信素质、合作素质、宽容素质等。国家和社会对公民素质的教育发展提出以上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的公民素质发展也应遵循这一方向。高职院校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人才,也是公民中知识、技能及个人素质较为全面发展的一类人群,其在新形势下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公民素质不仅对其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支配力,而且还对全社会知识、技能型公民素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
公民素质教育包含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为合格的公民,并通过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进一步将学生培养成良好的、甚至优秀的公民。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内容主要分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专业能力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其他素质教育等。1.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学习国内外历史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还需要学习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内容。在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和政治活动的能力,培养其爱国情怀,并锻炼其政治分析能力和参与能力。2.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建立规则意识,帮助其在生活中完善自我品德。通过社会实践和各类校内外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社交能力、服务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及家庭美德等。在引导和实践中,磨砺学生的韧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以德治国”的大政方针下,高职院校将国家对公民道德的要求及时反映在道德教育的具体教育活动中,培养为国家强盛、社会进步发挥积极作用的高职人才。3.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旨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和自然环境。除对学生进行专业课教育外,还应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通过日常文化课程教育、校报校刊、学校广播、学校网络论坛、微信平台等渠道,使学生对我国的形势、政策、法律、社会事件等信息进行了解,并使其了解我国的实时国情、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等信息。同时,还需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交际能力、鉴赏能力,并注重培养其创新、创效才能,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世界变化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学生成为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逐步融合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4.专业能力素质教育高职院校的专业能力素质教育是学校培养社会知识技能人才的最重要的教育活动,更是各大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体现。高职院校通过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进行培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创新和专业情怀的现代新型人才。专业能力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职业形象,坚定专业操守,熟练专业技能;让学生在专业实践、实习和工作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团队建设、团队管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意识、工作品德和创新精神。5.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高职学生应具备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的意志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高职院校要使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心理品质。高职院校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政治思想觉悟和高层次的文化修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内心和较高的情商。6.其他素质教育除以上五种素质教育外,高职院校的公民素质教育还应该针对其他素质的需求进行拓展。例如,法律法规教育。高职院校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法律法规教育,即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通过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合作意识、诚信意识、宽容意识等。依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需求,高职院校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更新对学生进行的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
三、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方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为国家公民素质教育提供一定的支持。这一部分的支持内容要在不断地研究和探讨中得以丰富和完善。如何将这些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变为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吸收的知识内容是一个重要问题。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方式对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1.高职院校已经建立的公民素质教育形式目前,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进行的,如传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课、近代史课、心理健康课及形势政策课等。此外,还通过组织一些主题性较强的社会实践和专业技能实训课等进行“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一些实训课虽然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相关技能证书,但未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一些实训教学非但没有提升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兴趣,反而让部分学生产生消极的厌学情绪。一些学生还存在不爱岗、不敬业、不务实、功利自私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有些学生对自身专业存在不认同、不喜欢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是学校的教育引导存在偏差。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方法还采用理论课形式。无论是专业课、人文课,还是思想政治课等都因具备较高的理论性而显得枯燥。而且,部分课程晦涩难懂,学习难度大,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激情和动力,表现出懒散的学习态度。此外,一些学生也存在自身问题,如缺乏责任感、缺乏独立自主学习的精神、缺乏对价值观的正确认知,没有纪律意识,自律能力较差,有通过取巧而获得好成绩的偷懒心态等。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完善教育方式,从思想和行为上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公民素质水平,切实高效地完成公民素质教育过程。2.新时代下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方式完善的研究探索首先,高职院校进行公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方面不仅要进行理论的传授,还应该将理论内容与实际案例和生活进行紧密联系。教育场所不局限于思想政治课堂,在其他专业课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品德教育内容,传播思想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次,高职院校的实训课可以不局限于在高职校园的实训场所中进行,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在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培训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为企业工作而产生的经济效益的专业技能较好的学生,应该酌情予以奖励。最后,高职院校应该从课堂的主题、内容、场所及形式等方面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对各类实践活动等制定可行的衡量标准,进行成果及成效性的考核。高职院校在帮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杜绝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形式主义的想法。要教育学生务实做事,真诚奉献。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和多个社区开展长期的服务机制,由学校和社区共同协商制订学生服务考核方案,学校任命学生进行定期服务,社区对学生服务进行考核和反馈。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内容和场所,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交能力,还能够丰富学生的工作经验和知识积累等,在锻炼中促进了学生工作能力的提高,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四、小结
对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内容和方式的研究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指导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活动,从而能够切实有效地推动高职校园公民素质教育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晓萍.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
[2]郝永发,杨爱民,黄金元.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M].北京:青年出版社,2009.
[3]李芳.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高倩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