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技工院校的素质教育有效途径

技工院校的素质教育有效途径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16 13:17:00人气:411

【摘要】素质教育是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得到提升发展的不仅仅是学生本人,同时也与学校和谐稳定密切相关,需引起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把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有机融入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技工院校;素质教育;有效途径

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推动技能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大作用。而技工院校学生特点,一是年龄偏低。技工学校的中级层次,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主,因此多数学生处于未成年阶段,心智尚未成熟,仍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和耐挫能力相对较差,但是自尊心强,感情丰富。二是学习基础较差。技工院校采取“宽进严出”招生方式,生源质量良莠不齐,其中农村学生占了绝大多数。由于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生学习比较吃力。三是自我认同度低。从社会的大环境看,由于中国工业起步晚,技工教育的观念未深入人心,传统观念中的“学而优则仕”,会让学生本能地对进入技工院校就读存有抵触情绪。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技术性人才,而技工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孵化基地和蓄水池,除了理论知识,尤其要注意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而目前,技工院校素质教育多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健全的育人机制、优秀的育人队伍、良好的育人工作措施等有效途径,促进技工院校素质教育体系发展,打造一个区别于高职、大学教育的有特色的素质教育平台。

1.和谐的的育人环境

育人环境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环境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用管理有序的校园、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校园风气吸引学生学习,陶冶学生性情。整洁的宿舍、餐厅、教室,硬件配套齐全的体育馆、实训大楼,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师生们开朗乐观、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营造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的氛围;通过学生对校园事务积极参与,调动他们主人翁的荣誉感;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以及班集体的团结力,开展各种形式生动的集体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创造和谐校园氛围。作为技工院校,应在学生中强化工匠精神引领作用,以工匠典型事例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从中获得力量源泉,提高对自己学习生涯和未来职业生涯的自信度和认同度。

2.健全的育人机制

通过建立素质教育管理系统,制定各部门素质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并将目标层层落实分解到各系部、各科室、各岗位,将责任细化到人,从管理、教学、后勤等涉及到学生日常的方方面面入手、保证学校运行的各项工作环节都能参与其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在师生中进行素质教育工作满意度调查,对各科室及个人工作效果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待遇挂钩,以实现素质教育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整体组织目标和个人工作目标的有机统一,充分调动全校教师参与学生管理的积极性,以实现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全员提升素质教育氛围的目标。

3.优秀的育人队伍

通过培训、交流、进修、招聘等多种途径,打造一支结构科学、业务精湛以及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同时,以督促、考核、奖励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队伍不断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校级管理部门、办公室、学工处、教务处、共青团、学生会以及各任课教师、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为补充,协调联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的育人网络。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全方面参与,充分发挥每一位老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激发素质教育工作的最大效应。通过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发现每个学生闪光点、兴趣点和特长点,并针对学生性格特点,进行耐心细致的教导,以情感人,把教师的外部教导转变为学习内源性动力。技工院校教师需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甚至是另一位“家长”,从学业、生活、课外活动等方方面面对学生进行关心和引导。

4.良好的育人措施

需建立科学完善的学生工作制度与管理机制,加强素质教育的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专业性,推行全员育人。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要更注重加强思想道德和工匠精神的修养。一是搭建良好的沟通渠道,加强教师与学校、学生与教师、学校与家长、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二是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不同阶段的特点,把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中,使教学过程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建立一定规模的学生活动中心和心理咨询室,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建立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崛起之路,它需要高素质技能劳动者作为支撑。素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先导,是学生得以完成学业、得以融入社会,谋生求发展、实现技能脱贫的有效途径。通过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从单纯技艺培养到技能培养、素养的培养和工匠精神的培养,使之成为具有高尚情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优秀技能人才,成为“中国质造”的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6〕10号).

谭丽萍 江西省技工学校教学研究室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