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鄂伦春族树鸡舞教学中素质教育作用

鄂伦春族树鸡舞教学中素质教育作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1-30 01:50:00人气:909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对鄂族传统树鸡舞的文化内涵及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旨在立足于挖掘狩猎民族体育舞蹈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唤起世人对少数民族边缘文化的认同感。研究认为:鄂伦春族树鸡舞文化内涵丰腴,树鸡舞教学过程中更为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五方面的实效性培养,坚定不移地走课程校本化道路,以创新为手段驱动树鸡舞新常态下的时代转型,构建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是其得以薪火相传的关键。

关键词:鄂伦春族;树鸡舞;素质教育;教学

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演讲时强调:“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总书记的演讲博古通今,对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做了言简意赅的精辟总结,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不胜枚举的教育学家们建立了丰功伟绩,才得以使立德树人的百年梦想天遂人愿。鄂族传统体育舞蹈作为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栉风沐雨的发展进程中历经了渤噬L锏氖贝淝ǎ且恢忠蕴褰倘恕⒁砸沼说亩懒⑽幕翁逵胍帐跬昝赖娜谖惶濉K毯派铄涞娜寮宜枷肜砟睿缸趴酌现廊省⒁濉⒗瘛⒅恰⑿诺却趁赖陆逃肷缁嶂饕搴诵募壑倒壑兄饕康鞯娜拾⒅乙濉⒗窈汀㈩V恰⒊闲诺饶谌菟榻蝗凇5苯瘢谌嫔罨叩冉逃酆细母锏谋尘跋拢⑸偈褡宕程逵1究纬套试矗怪谌虢萄逑狄殉氏殖鋈缛辗缴奶疲庖参低平刂式逃母镉胧导皇荡笱酆纤刂驶憔燮鹆税蹴缯芰俊1疚囊远踝宕呈骷ξ栉飨撸诶砺垩芯康暮旯鄄忝娌隽硕踝逄逵璧附萄в氪笱刂式逃涞墓采ト诠叵担云谖渌偈褡宕程逵萄а芯刻峁┎慰家谰荨

1.对鄂伦春族树鸡舞文化内涵的概述

长期的生产实践使得鄂伦春人创造出许多与狩猎相关运动项目,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无论舞蹈或体育都能反映出鄂伦春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生活。鄂族众多的舞蹈中较为经典的当属树鸡舞,它是人们为庆祝狩猎胜利时必跳的竞技型游戏舞蹈,因进山狩猎时经常接触一些野生动物,其中树鸡就是其中之一,先民们在劳作之余模仿着树鸡的动作,最后集中智慧编成了这部百世流芳的舞蹈,树鸡舞在动作编排上并不繁琐,规则也比较简单,适合各年龄段的人学习。在游戏前人们站成一排,设定好目标,舞时双腿屈膝,双手伏在膝盖上,头和肩膀左右震动,双脚前跳,两臂摆出翱翔的造型蹲跳旋转,一边舞一边唱,一边呼吸一边跳动。树鸡舞不但表现出了人们对狩猎生活的美好向往,还凝聚着先民们千百年来的生活经验、生活智慧和生活情感,伟大的传承基因积淀着狩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信仰,它是鄂族延绵不息生存发展的丰富给养,已远超于普通舞蹈的本身价值。

2.鄂伦春族树鸡舞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1德育教育方面

《论语•述而》中记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德育观认为学校教育重在品德教育,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高尚道德情操品质优秀的圣贤之人。当今,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表现为学校、家长、社会比较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重才轻德现象严重,高校学生的犯罪率近年来有增无减,给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陶汝坤的毁容门事件,李启明的李刚门事件都发人深省,这些都是因疏于德育教育造成的后果。树鸡舞主裁判发令后,一排选手同时模仿树鸡进行跳动,跳到终点的就是胜者,看似简单实际难度不小,第一名是梅花鹿,中途逃跑是臭李子,最后一名是懒鸡。其一,进行树鸡舞比赛时,学生们为了争夺梅花鹿冠军殊荣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胜利果实来之不易。通过比赛使学生们感受到了什么是敬业精神,他们逐渐懂得拼搏进取、自强不息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只有努力付出才能得到相应回报,不求上进懒惰的人终会被社会淘汰;其二,树鸡舞有严格明确的规则,包括场地、服装、步伐动作等,稍有失误就会违反条例,被裁判取消参赛资格,这就迫使学生们务必遵守比赛规则,时刻做到自律、自爱、自警。通过比赛使学生们认清了严以修身的重要性,无论何时何地对自己都要严格约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保持清醒头脑守住道德底线。

2.2智育教育方面

《论语•为政》中记载:“仁者人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智育观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聪明的智慧,它是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与思考中形成的,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当今,我国应试教育使得智育的培养极端化,过于重视分数,教学手段比较单一,通过给学生不停的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会灵活应用,智力水平并没得到开发,重分轻能现象严重。树鸡舞教学主要以实践技能为主,也包括一部分理论知识,即实践与理论并重,学生从各种转换步伐中了解到了鄂伦春族传统运动的特点,掌握一项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学生们在激烈的比赛中提高了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观察力即学生双脚前跳时要细心观察周围动向,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完成,以防挡人、踩线、推人等犯规动作出现;想象力即学生比赛时由于情绪激昂会产生许多美好的联想,提出一些游戏改进的建议,集思广益为教学改革助力;思维力即两腿步伐转换的瞬间,头脑迅速做出反应,如身体前进的快慢、角度、方向,两臂两腿的节奏、力点等需要敏捷的判断能力。树鸡舞教学对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实践技能、兴趣爱好的培育都大为有益,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2.3体育教育方面

《论语•八佾》中记载:“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体育观认为射箭运动是一项学生在内必学的技能,也是孔子最早提出的六艺之一,当时的国家把射箭作为全民教育内容,被称为绅士运动,可见,体育教育在我国的古时就已然盛行。当今,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有数据表明,近20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出现下滑的趋势,因饮食的不规律和紧张的就业压力导致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等人群日益增多,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体育锻炼意识。树鸡舞具有体育运动的本质属性,其一,由于是双脚蹲跳,对双臂和双腿都有严格的限制,前纵的距离还很长,运动效果丝毫不亚于田径运动,其特点是运动的强度和难度较大,有利于学生的柔韧、耐力、力量、速度等素质的提升,对学生的心肺功能要求较高,在完成舞蹈动作时通常会大汗淋漓,可增强人体的心肺及各项系统功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帮助学生减掉多余的脂肪,有明显的健身功能;其二,由于树鸡舞是一项趣味性极强的体育游戏,并附有音乐伴奏,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缓解学生内心焦躁不安的情绪,让心情更加放松,压力得到释放,课堂上营造了欢快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2.4美育教育方面

《论语•泰伯》中记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美育观认为用诗歌来唤起内心的感情,形成真善美的自觉,以礼实现人的自立自强,在音乐舞蹈教育的感染下达到思想境界的升华,可见,文学艺术教育的地位在古代时期就被社会所认可。当今,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存在许多弊端,社会各类新奇事物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产生了神奇吸引力,但因缺乏教育导向性,他们过于追捧低俗的东西,超前卫的洋文化侵蚀着学生思想,一些同学为了赶时代潮流,把头发染成了绚丽缤纷的颜色,还有一些同学不顾形象素养,大街上穿着非主流相当暴露的衣服,这损坏了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丑化了审美标准。树鸡舞是节奏感鲜明欢快、身心合一、灵肉交融的肢体跳跃运动,长期练习使学生的心灵在朴实无华的音乐中感受美好,在平淡的乡间舞步中发现美好。通过全身各关节肌肉的综合训练,能锻炼出结实的肌肉和柔美的线条,学生们在音乐的伴奏下真切的体会到整个动作流程的美感,从双脚起跳、双臂展翅翱翔、腾空旋转、双脚落地等舞姿中会情不自禁的获得一种儒雅的风度和气质,有利于形成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力、体验力和观察力,培养了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情趣能力,使学生们具备美的情操、理想和品格,实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提高个人修养。

2.5劳育教育方面

《论语•宪问》中记载:“爱之,能勿劳乎?”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劳育观认为爱一个人,比如爱自己的子女,不是一味的放纵,要让他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懂得天道酬勤的道理。可见,劳动价值观对封建社会子女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今,大学生性情懒惰现象在校园愈演愈烈,对于此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目前已成为学习成绩下滑的主要因素,究其根源学生自身存在很大问题。很多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养成了怠惰因循的习惯,安逸的生活让学生毫无压力感,及格万岁、熬夜网游、浪费、逃课、旷课、考试作弊、积攒脏衣服等现象日益突出,一些学生只会享受,对生活和学习缺乏积极性。鄂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其传统舞蹈、体育都源于生产生活,树鸡舞表现出了人们劳动后喜悦的氛围,师生们在课堂上穿着鄂伦春服饰,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树鸡舞教学能让学生们体验到了狩猎民族的风采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精神上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舞蹈中的手位、步位、身位加之欢快的美妙旋律激励着学生勤奋好学。树鸡舞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舞蹈,而是狩猎民族坚韧、奋进、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舞蹈的整个过程都描述了一个民族在劳作之余庆祝丰收的故事,激烈的舞蹈场景可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勤奋意识和理解业精于勤的道理。

3.结论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曾指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促进学校回归育人本原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广泛开展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鄂伦春族树鸡舞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势必对“十三五”时期贯彻落实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划时代的战略意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开展鄂族树鸡舞教学实践活动能使学生达到启迪智慧、健康身心、以德律己、提升修养、勤苦奋进的目的,符合文化大繁荣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潮流;笔者坚信,借助校园平台优势传承与发展起来的鄂族传统舞蹈之花在教育力量的渲染下定会竞相开放,今后,要进一步凝聚人心共谋鄂伦春族传统文化传承大业,高举以德治国的鲜红旗帜,努力开创传统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道德支撑。

参考文献:

[1]韩有峰.黑龙江鄂伦春族[M].哈尔滨出版社,2003.

[2]韩有峰.鄂伦春族历史、文化与发展[M].哈尔滨出版社,2003.

[3]杨朝明.论语诠解[M].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

[4]方慧.体育教育的价值回归: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培养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黄中伟 刘洋 李兆元 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研部 南昌师范学院体育系 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公共体育部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