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课堂现状分析

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课堂现状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1-16 16:17:00人气:422

摘要:大学课堂之大,不在于楼宇之宏伟,不在于面积之宽广,不在于规模之庞大,而在于学风、在于人心。我国高校借助多种教学方式和课堂改革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素质拓展教育,但是否所有的课程都要统一化,是否课堂教学改革要席卷每一门课程?该文采用访谈法与参与式观察对《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课堂进行研究,试图从一门课的课堂情况看大学课堂的现状,总结课堂改革的亮点与不足,明确理想中的大学课堂的核心。

关键词: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课程;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华中师范大学

何谓课堂?《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指出,“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称课堂。”①何谓大学课堂?词典、辞海中并设有专门的解释,但身处大学校园,笔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以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第一课堂”、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以及以数字网络在线学习为主的“第三课堂”逐渐成为大学课堂的“铁三角”。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拓展课程以“第二课堂”为落脚点,涉及网络课堂、混合课堂、传统课堂等多种课堂模式。其中,《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课堂没有盲目开设混合课堂、研讨课堂等课堂教学方式,形成了理论实践“二加一”模式。这样的教学效果如何?笔者将以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为例探究当前大学课堂的亮点与不足,并提出思考。

一、《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课堂的现状

过三个专题授课。笔者从2015年3月至4月分三次参加该门课程的学习,发现:三次课堂出勤率分别为81.63%、75.51%、85.71%;天气情况分别为晴、晴、中雨;课堂教学均包含导入、整体感知教学内容、理解教学内容三个方面。

二、《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课堂的亮点

(一)理论结合实践的“二加一”模式

课堂的英文单词“lesson”来自拉丁语“lectio”,代表阅读和说出来,那么阅读的实施者是谁?说出来这个动作的执行者是谁?纵观我国大学课堂,改革的浪潮不断,前进的脚步艰辛,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2005年,学校推出网络视频课堂,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网络进行延伸与改变。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上课的时间和地点,教师会对每个学生登陆课堂的时间进行查询,监督学生学满规定课时。但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师生之间相处方式的改变,虚拟网络迅速发展,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却显得不太顺畅。2013年初,学校首次推出新型授课方式――混合式课堂,“采用小班教学模式,每班不超过40人,上课时间以网上学习为主,面对面的答疑、研讨时间原则上不超过课程总学时的30%。”2013年12月1日,校长杨宗凯在第十二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表示,“本校计划未来3年内,所有本科课程今后都将录制成视频,教材上能学到的全都放到网上,课堂主要用于讨论问题。网络课堂和混合式课堂将成为本校的常规课堂。”时至今日,华中师范大学网络课堂与混合课堂模式全面落实,但传统课堂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仍扎根于课堂。十年的改革之路,输入了新鲜血液却并未根除传统教学的弊端。与此同时,网络课堂和混合课堂存在的不足也逐步显现。根据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2014年5月发放的混合式课堂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可知,32.69%的同学平均每周登陆网络课堂进行学习的时间在1小时以下,32.49%的同学平均每周登陆网络课堂进行学习的时间在1-2小时之间,6.33%的同学平均每周登陆网络课堂进行学习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分析2013年11月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发放的混合式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学生部分),笔者发现,54.01%的学生认为完全网络课堂的学习负担最大,22.46%的学生认为传统课堂的学习负担最大。信息化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没有转化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少学生面对网络课堂与混合课堂会选择刷课的方式“应付了事”。华中师范大学的素质拓展课程课堂对三种课堂模式均有涉及,所取得的效果各异。《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课程没有采用网络课堂、混合课堂,也不同于传统教学,它关注到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学习,强调理论和实践学习结合,强调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收效可圈可点。参与的学生表示,该门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利用网络媒体资源,通过解析当下热点和生活小事进行理论学习,基于理论学习进行团体辅导,切实体会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的内涵与要求。实践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是建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理论与实践“二加一”的模式能够较好地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推进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政治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战线的主力军,不断加强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保证和有效途径。”②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学生道德素质发展的这一特点与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和职业发展刚好契合,故该门课程对推进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大有裨益。

三、《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课堂的不足

(一)课堂教学计划落实不到位

授课教师应该带领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户外体验活动,将全体学员分成若干组,学生带着相机发现和拍摄校园里“文明与不文明”现象,最后完成《身边不文明现象记录卡》或《美丽程中,教师在团体辅导时关注于团队合作能力的建设,而非文明现象的采集,同时欠缺作品展示环节,与计划有偏离。

(二)大学课堂局限于大学教室

笔者通过三次课堂学习发现,不论天气状况如何,大学课堂主要的实施场所仍旧集中于大学教室,团体辅导也不例外。故笔者认为该种大学课堂仍旧停留在《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所提及的关于“课堂”含义的最低层次。四、结论《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课堂的教学情况是素质拓展课程课堂教学情况的一角,而素质拓展课堂的教学情况又是大学课堂的一个缩影。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有大师,大师在大学课堂,而大学课堂仍旧没有期望中的大气,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大学课堂之大,不在于楼宇之宏伟,不在于面积之宽广,不在于规模之庞大,而在于学风、在于人心。(一)大学课堂之大在于学风大学课堂之大在于学风的大气,而非学分。如果学生认为自己是为学分而学,因此盲目上课、刷课,那学风蔚然的大学课堂也会变味。有学者提出,“要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科学化就要实现大学生在第一课堂素质教育活动中所取得成绩,以及在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中所取得成绩综合评价的科学化。”③事实证明,学分只能作为一种硬性指标约束学生的学习,要彻底改变大学课堂教学情况就要营造一种崇尚学习的氛围。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合理安排课程。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根据本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发展需求和年级差异制定不同的素质拓展课程体系。教师要善用教学资源,注重理论和实践衔接,增加知识讲解和技能传授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打造综合实践课堂。2.适当采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真正走入课堂。3.完善课程考核。考核方式应当做到因课而定,因需而定,更加多样化。4.利用校园资源。定期举办各种基于学生需求的讲座,邀请校长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沟通交流,邀请知名教师进行品德教育,邀请优秀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形成一种爱学、能学、会学、善学的氛围。

(二)大学课堂之大在于人心

大学课堂的学术氛围并不是大师坐镇、增加课题难度就可以营造出来,学生个人是否想要学习、对学习是否有意愿更为重要。人心既指学者的求知心,也是指教者的包容心。于求学者,“去标签化”不仅是对教师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辅导员或许没有教授博导专业博闻,但他们是较为贴近学生生活、了解学生需要的人。我们应当以一颗谦虚的心接受知识,以一颗平和的心交流探讨,才不至于让大学课堂失去人情味。于传授者,采用何种教学方式、课堂以何种形式呈现都需要深思熟虑。受访教师表示,“当前的大学生不是一个麻痹、不关心时政热点的群体,只是我们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笔者建议,一方面,教师可以用适量的素材和视频来吸引学生,走到学生中间。另一方面,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要启发诱导学生,而非控制强迫学生。大学课堂对教师的心态要求较高,一颗有容乃大的心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严单贵.浅谈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9).

[2]夏书珍.大学生基础文明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J].学术探索:理论研究,2011(2).

作者:罗金珠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