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困境与创新
摘要:舞蹈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美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但是,从当前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尚存在教育目标模糊、课程设置失范、教材选用雷同、师资队伍短缺、教学方式陈旧、人文素养融合不够、舞蹈艺术实践机会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舞蹈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因此,从舞蹈素质教育的问题出发,探讨提高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的对策、措施和基本路径,以期不断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
关键词: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素质教育;审美情趣
一、我国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教育目标模糊,学生基础薄弱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清晰的教育目标定位是开展舞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我国高校舞蹈素质教育起步较晚,尚未形成清晰的目标定位。舞蹈素质教育缺乏清晰的教育目标,对高校舞蹈素质教育对象、舞蹈技能选择、舞蹈技能要求水准、舞蹈素质教育绩效的评价和考核标准制定等问题,都尚未形成具有共识性、一致性的基本规范。此外,舞蹈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艺术门类,门槛高,入门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基础训练过程。从高校舞蹈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多数非舞蹈专业大学生选择舞蹈素质课程前,没有经过严格和长期的基础体态训练和舞蹈基础知识学习。因此,接受舞蹈训练时,往往会出现身体僵硬、动作协调性差、节奏感不强等问题。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导致多数学生学习难度大、耗时长,并逐步产生舞蹈学习的畏难情绪,甚至逐渐丧失舞蹈学习兴趣,不利于舞蹈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课程设置不规范,教材选用雷同
课程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现实路径,是教学过程的载体。高校舞蹈教育必须结合舞蹈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当前,高校舞蹈素质教育尚未形成结构健全、课程适量的课程体系。这主要表现在四方面。第一,课程设置单一。大部分高校只是将舞蹈素质教育作为一门素质选修课程,且仅设置《舞蹈欣赏》等较单一的课程,而没有设置《形体训练》《技巧训练》等配套性课程。第二,课程课时量较少,教师教学时间短,学生学习时间也有限,无法让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接受系统的舞蹈基础训练,往往仅为了获得学分而应付选课。第三,大部分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基础设施和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缺乏专业舞蹈教室、更衣室、把杆等舞蹈训练的专业性设备和场地,只能在空地或运动场上进行形体训练,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第四,舞蹈教学的教材较少,选择雷同,多数舞蹈教育课程都选用北京舞蹈学院的专业性舞蹈教材。但是,由于专业性舞蹈教材是以具有相当舞蹈基础的舞蹈专业学生为对象,以培养精英型舞蹈人才为目标的舞蹈教材,其对学生舞蹈基础要求较高,教学目标设置也偏高,不符合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师资水平不高,教学方式陈旧
师资水平是教育的基础,直接决定教育的实效性。当前,我国舞蹈教育师资队伍存在高水平师资数量不足、教师学历层次较低且教学方式滞后等问题。一是我国舞蹈教育起步较晚,舞蹈师资培养体系不健全。1999年,北京舞蹈学院开始招收第一批舞蹈学硕士研究生,且每年招生数量较少。与其他学科比较,舞蹈学硕博授权点较少,师资培养规模小。二是我国舞蹈教育师资分布不平衡,往往集中在北京舞蹈学院等专业性舞蹈院校、音乐院校以及部分师范院校,普通高校的舞蹈师资数量少、学历层次低,难以满足舞蹈教育的需要。三是普通高校现有舞蹈师资存在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舞蹈艺术是一种文化的外在表演艺术,所蕴含的文化、风格和情感往往很难通过语言清晰描述,必须借助形象生动、标准规范的舞蹈动作进行讲解。舞蹈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时,缺少理论知识与形态训练融合,习惯于照本宣科、灌输教育,往往造成信息传播失真。
(四)人文素养缺失,艺术实践不足
“舞蹈艺术首先是一种实践,舞蹈艺术素质也应在实践中形成。[1]”我国普通高校舞蹈教育普遍存在“重视舞蹈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养”“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艺术实践”的问题。现有的舞蹈素质教育将教学内容重点放在训练学生的舞蹈形态与技能技巧上,缺乏对舞蹈背后的文化渊源、精神内涵的解读与教育,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缺乏人文底蕴的舞蹈不但难以表达美的真正内涵,还难以打动人心,引起观众共鸣。此外,现有舞蹈素质教育过程中重视课堂内容的讲解,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实践。多数学校的舞蹈艺术实践仅仅是为学校大型文艺演出等节日庆祝活动,除此之外,基本上没有更多展示舞蹈艺术的机会和场所。
二、高校舞蹈教育的路径创新
(一)确定舞蹈教育基本目标
普通高校的舞蹈素质教育区别于专业舞蹈院校培养高级专业舞蹈演员的人才目标。“舞蹈教育是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以‘欣赏美、创造美为主要任务的教育’”[2]。它作为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的是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舞蹈素质教育应立足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切实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开展德育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实现智育教育,以科学合理的形体训练实现体育教育,以优雅和谐的审美情趣实现美育教育,以轻松愉悦的身体活动实现劳动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高校舞蹈素质教育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教育目标,重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要牢牢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将美育教育融入舞蹈教育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是注重引导学生加深对舞蹈精神内涵的理解与创新,形成正确的舞蹈审美导向。
(二)构建舞蹈教育课程体系
舞蹈素质教育是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体现了舞蹈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规定了教育对象应完成的舞蹈技能训练标准与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水平与效果。因此,优化舞蹈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构建结构完整、次序合理的舞蹈教学课程体系是解决当前舞蹈素质教育实效性不足问题,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科学的舞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兼顾“舞蹈基础知识、舞蹈艺术实践和舞蹈美学”三个层次,不断提高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层次性,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育规律,引导学生逐步迈入舞蹈艺术殿堂,享受舞蹈艺术魅力。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一是加强学生舞蹈基础知识教育,既要重视基础形体训练、技巧训练,又要重视舞蹈理论知识的传授;二是重视舞蹈艺术实践课程设置,通过积极拓展舞蹈艺术实践渠道,组织与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公益类演出,从而在舞蹈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对学生实施舞蹈美学教育,设置《舞蹈艺术欣赏》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编写舞蹈教学教材
教材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任何学科教学都必须具备数量充分、质量上乘的教材。教师对教材的选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的教材建设与选择尤为重要。舞蹈素质教育教材的选择要同时兼顾培养目标、学生特点等多方面。首先,要根据舞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教材建设的科学性,减少教材选用的随意性。舞蹈素质教育教材的建设和选用必须创新教育理念,摒弃单一模仿的教学方式,重视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教材编写与选用。接受舞蹈素质教育的学生一般缺乏长期性的舞蹈基础训练,舞蹈基础知识匮乏。因此,选用教材时应尽量避免选择专业性的舞蹈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选择和编写兼具基础性、趣味性的教材,既要提高学生对舞蹈基础知识的认知性与舞蹈技能的熟悉性,又要调动和保持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习舞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强化舞蹈教育师资队伍
舞蹈教育是专业门槛很高的艺术教育形式,“授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舞蹈专业技能,还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3]。构建一支专业技能强、人文素质高的复合型师资队伍是开展舞蹈艺术教育的人力资源基础。解决当前普通高校舞蹈艺术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做好现有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是派遣舞蹈教师到专业舞蹈院校和专业性舞蹈表演团体学习、交流访问,实施教师走出去战略,开阔教师眼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二是加强现有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知识结构培养;三是规范教师教学方式,加强舞蹈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水平。第二,做好新教师的引进工作,提升舞蹈艺术教育的生师比。一是提高舞蹈素质教育教师的待遇,对舞蹈教师适当倾斜,积极吸引优秀舞蹈人才到高校工作,有计划地增加舞蹈教师数量;二是坚持开放办学,与当地文化部门或舞蹈表演专业团体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专业舞蹈演员为兼职教师,以解决舞蹈师资短缺的问题。
(五)增加学生艺术实践
人文素养与知识结构是个人发展进步的基础。只有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舞蹈表演,才能打动人、感染人。高校舞蹈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美学素养,培养具有舞蹈素养的观众,而不是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因此,舞蹈素质教育应在提高舞蹈表演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人文教育。尤其应给学生解读每种舞蹈背后的文化与民族、地区与宗教之间的关系,解读舞蹈蕴含的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阶段与文化变迁,让学生在舞蹈表演与舞蹈欣赏中感受舞蹈的文化感染力与传播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同时,舞蹈艺术实践对舞蹈教育十分重要,应积极支持与鼓励学生参加校园文化舞蹈演出和各类公益类社会演出,让学生在舞蹈艺术实践中发现舞蹈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舞蹈的表现力与鉴赏力。
参考文献
[1]李文婧.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4):22-26.
[2]杜鹏.审视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校舞蹈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2):15-18.
[3]陈芬.普通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建议[J].舞蹈,2014,(3):60-61.
作者:张会 单位: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