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的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增强课外文体活动的人文性,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气息,让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一种新的风尚。
关键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综合性人才
一、引言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与企业输送人才的主要根据地,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招生范围和数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高职院校以学生工作为目标导向进行教学,但教学的重点停留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上面,暴露出高职院校不重视或直接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弊端。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成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短板,需要进行改变和不断的完善,才能为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提供助力,以下对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探析。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育人为本,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共同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然而,在就业问题以及短期利益的影响下,部分高职院校更多的是教会学生怎样掌握一门技术,如何在工作中运用各项技能,最终导致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被遗忘在角落里。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学校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就慢慢体现出来,进而极大的限制了高职学生的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为高职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就需要认清目前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的解决问题。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重视
目前,部分高职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都认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可有可无的,甚而有部分人觉得它是浪费时间、没有意义。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院校领导对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使得学校在安排课时以及设计课程时就出现偏差,只是简单复制、粘贴以往的人文类课程,且占比例也比较小,内容也较为陈旧和乏味。高职院校在引进教师时,同样重视的是教师的知识、技能,而没有专业的人文类教师,直接导致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不会太高。与此同时,人文素质教育没有深入到专业技能教育中,其教学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联系不够紧密。从上述分析可知,正是由于高职院校在人文素养教育的投入较少,必要的基础教育体系不健全,软件配置严重匮乏,最终导致他们的人文素养较差,在工作上的发展空间受到了大大的限制。
(二)高职院校课外文体活动缺乏人文性
高职学校的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纪,内涵丰富的文体活动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的缺失,导致学校在组织和安排文体活动时,活动内容过于单调,缺乏一些人文性的元素,使得高职院校文体活动的教育收效甚微。例如,在学校组织一些晚会上,学生的节目更多的追求一些酷炫的街舞、摇滚乐队以及博人眼球的一些浮夸表演,缺乏对人性的深入挖掘,而那些篮球赛、足球赛等体育比赛更多的停留在名次的争夺上面,没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总体来说,高职院校的文体活动从内到外都缺乏人文气息,没有人文文化的渗透,学生缺乏人文素质学习的机会。
(三)高职院校缺乏人文素质教育气息
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文环境塑造方面有所欠缺,人文底蕴较差,缺乏一些时代性的新鲜宣传标语,宣传板报长时间不进行更新,且学生对此类事情参与度不高。此外,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支持,对学生的约束不够强,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良好的环境诱导,不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现今的人们变得更加浮躁、急功近利,高职院校所招收大部分为学习成绩一般或是较差的学生,学校里形成的氛围更多是生硬的技能教学,以及功利的考证形式,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学生成长。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阵地,图书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里,课后的大部分学生组团去网吧打游戏,部分学生则拿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看网络小说,很少有学生去图书馆阅读,特别是对那些经典名著却很少去阅读。
三、改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方法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才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而不是手足无措的茫然应对。因此,只有将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充分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增强学生的沟通处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德智育的全面发展。针对高职院校存在的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改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方法。
(一)全面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改善当下人文素质教育匮乏的问题。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首先是通过会议、宣传等方法,让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让整个学校都意识到学校要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大改良,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而针对人文类的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学校应积极引进专业的人文类教师,增强教学力量。对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重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来进行。从教学内容方面出发,高职院校应打破以往一成不变的技能教育模式,新增一些人文素质教育的选修课程,例如,民族文化课程、音乐鉴赏课程、文化修养课程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并规定学生至少选择一门课程来进行学习。从人文教学来说,教师在开展技能教学的同时应融入一些人文素质的内容,例如,鼓励学生互帮互助,组建学习小组,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而针对教学评价体系时,教师应改变以往单一的期末成绩考核形式,积极开展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新的人文教育体系中,应新增一项人文素质评价,对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实践以及人文精神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在评价体系中,教师应重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过程,通过设计评价表格,让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家长评价以及教师评价来按比例的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能够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
(二)增强课外文体活动的人文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只有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以及行为模式,才能够事半功倍的改善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学习组织的文体活动,要积极开展一些人文类的活动,比如民俗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民俗文化表演晚会活动、诗歌朗诵、清洁周边环境活动以及帮扶孤寡老人等活动。当遇到节假日时,通过知识竞赛、表演晚会的形式来让学生们共同学习我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增强学生的人文知识,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而在课后,组织学生对学校周边或是自己居住的周边环境进行清洁行动,用自身的行动来宣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当地的养老院,帮助他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聊聊天,让学生的爱心得以滋润,在学习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应积极增添一些人文元素,比如在进行运动会、篮球赛以及足球赛等比赛时,应要求各个班级都写一句突出班级个性、符合人文需求的竞技口号。而针对这些比赛则可以新增一些比赛结果之外的奖项,最简单的就是在比赛期间设置文明行为集体奖或团结互助集体奖等奖项。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全面的感受和学习,提升个人的人文修养。
(三)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气息
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环境,可以提升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针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氛围不强的问题,一是可以借鉴一些重点名校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来进行完善,让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建设更加规范科学,实现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比如在高职院校校园内张贴校训标语,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本校人文教育内涵,使得他们可以在潜移默化感受到浓烈的人文气息;二是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鼓励学生进去图书馆阅读,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人文情怀,对于班级宣传工作,可以规定板报的更新时间,严格把控板报的宣传内容,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收集板报内容、书写或刻画板报,提升整个院校的人文气;三是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站、贴吧等站点,进行引导和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设置一些人文知识的普及,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们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到人文知识和精神,提升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了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突破的重点,面对不良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高职院校还要从思想、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改善,让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一种新的风尚。只有全面构建一个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加大力气发展人文素质教育才能有效改善现状,提升教学质量。不仅如此,教学技能类的教师应积极进行学习,充实自身的文化素养,以便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而作为学生,随着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作者:刘国军 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