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l.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思想,转变过去的“大一统”观念
长期的“大一统”观念反映在大学教育里,就是统一入学就得统一毕业,毕业率越高越好的观念。这种观念对学生工作的压力是很大的。为了达到工作做好的目的,学生工作人员千方百计地让他们能够顺顺当当地毕业。而学生呢,你越看他管他,他就越有依赖性。终其结果,我们培养的差不多就是一届又一届“毕业生”。转变教育思想,就是要在指导思想上及时反映已经或正在变化发展的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并使之在培养人的教育实际中体现出来。这是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它任何改革都将无从谈起。毫无疑问,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我们所要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他们必须具有较强的基础科学知识,必须有较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较高的道德水平。这是被许多教育界权威人士所认同的面向21世纪人才的规格框架。在这种大框架下,我们这样的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生工作应该在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笔者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其本意就是要说明,这个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认真思考,必须加以解决的时候了。而如何进行思考?又怎样加以解决?
2.坚持服务的思想,转变“以我为中心”的观念
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要以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为主。但是,我们往往不把大学生看成是能够对个人行为负责任的成年人。因此简单地把学生放在被动的位置,很难使学生发展完整的人格,更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取向,也就很难把工作做好、做透。树立服务的思想,不仅是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工作面临两种新情况。―是人的观念更新了、思想复杂了,人们不再墨守陈规,思想政治工作不像以前那样有威力;二是学校实行了“并轨”,上学交费,不包分配,过去用来管理学生的有效的工具和有力的手段,现在几乎都不存在了。这就要求学生工作改变工作方法,强化学生工作的服务功能。那么,怎样将学生工作的各项职能都融汇到服务中去,通过服务完成学生工作的各项任务。前一段,学院相继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校园文化指导中心、学生宿舍服务中心、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五个服务中心,实际上就是强化学生工作服务功能的有益尝试。
3.树立个性化教育的思想,转变对学生管理越严越好的观念
高校学生个性发展是创造力的源泉。省教委主任陈漠开同志说: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轻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进―步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习惯于按常规学习办事。这种常规性人才已经不适应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可见,学生个性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学生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造性。因为过去我们对个性有偏见。在这种偏见的影响下,我们产生了对学生管理越严越好的观念。学生管理规定越细,管的范围也越来越宽。使得学生都是“两耳尽是窗外事、心中没有教科书”。当然,转变对学生管的越严越好的观念,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条件,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还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放开管理不是简单的放开水管管,是为了保证;放,是追求发展。对每一个不同的学生来说,各人该干什么不同,而各人不该干什么却基本上是相同的。就管理而言,规定学生该干什么,别的都不许干和规定学生不该干什么,别的都可以干,区别是很大的。其次,学生的个性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是要鼓励发展那些良好的个性品质,要让学生的个性在不妨碍别人发展,又有利于自己的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改变对学生的管理,还有利于学生工作干部的发展。长期以来,从事学生工作的同志很多时候都是整天陷在繁杂的事务堆里,很难有时间和机会进行学习提高。放开了我们才能从事务堆里解放出来,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工作投身素质教育要在“内化”上做文章。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全员性工作。一般地讲,素质教育分三个层次:一是主要由学生工作、共青团等完成的校园文化建设;二是涉及教学系统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建设;三是涉及更高层次的学科之间的交叉。可见,学生工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只有各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讲究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思维,强化的是将知识“内化”,成为做人和做事的基本心理品质。而所谓的“内化”,就是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经过思索产生联想演绎的过程,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实践过程。这种实践性、日常性和学生工作非常一致。这也就给学生工作在“内化”上做文章提供了依据和可能。我们认为,做好这篇文章的要点有三:一是加强引导,主要是站在“三个面向”的高度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紧迫感,强化成才意识。二是认真指导,主要是用我们的经验和知识及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正确的指点和帮助。三是积极服务,主要是在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做一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优化环境的工作。
作者:庞勃 单位:吉林化工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