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素质教育论文

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素质教育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28 08:37:00人气:489

一、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入党积极分子,主要是指那些已经向党组织正式提出入党申请,经党小组或团组织推荐、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大会研究确定为将来成为发展对象而进行有计划培养的人员,入党积极分子是成为党员发展对象的前提与基础,新党章第五章《党的基层组织》第六条就明确指出应该:“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所以说,培养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综合素养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意义十分重大。一直以来,我们都十分重视做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工作。但是,近年来,在进行发展党员工作全面总结与质量分析时,也发现了一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如一些地方申请入党人数出现下降问题;从结构上比例上看,生产一线党员、非公企业中党员、农村青年党员、女性党员、大学生党员力量等需要进一步加强,选拔的层次与渠道应更为广泛一些;从党员的综合素质上看,有的同志由于入党动机不端正,功利心强,入党后不能发挥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甚至起到破坏党员形象的作用,严重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择与确定以及培养管理方面,应该更为明确地建立、完善、实施与落实好相关的制度。从这些情况中都反映出我们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迫切性,在选拔入党积极分子力度时严格把好关,在积极壮大入党积极分子力量时也要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的提高,使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比例更趋于合理,人员来源的层次与渠道更为广泛,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加强与改善的地方。

二、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力度不够,缺乏应有的号召力

有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自身在思想上就极不重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与紧迫感,而上级党委也相应缺乏具体的量化考核标准来督促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有的基层党组织则没有按固定严格的程序来培养、考察与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工作方式简单、随意、甚至利己化,发展党员时优先考虑子女亲戚朋友,没有真正地将表现优秀而信仰追求坚定的同志吸纳到积极分子的队伍中来,这些做法都严重地挫伤了群众的入党积极性;还有个别基层党组织班子自身就没有严格而完善的工作制度,工作作风散漫拖沓,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也不强。

(二)入党把关不严,造成积极分子质量下降

少数基层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工作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只重视看眼前的表现却不重视考察申请人的入党动机,随着当今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影响的日趋多元化,有的同志入党动机不纯正,入党功利心强,特别是一些青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存着一定问题,缺乏正确的信仰与追求,入党只是为了更好地谋取个人利益或者是为谋取更大的利益增加砝码,而个别基层党组织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与发展党员时把关不严,致使少数混入党内的动机不端正的积极分子或党员,在群众中无法发挥与体现先锋模范作用,有时甚至出现打牌赌博、打架斗殴、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等不良行为,降低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削弱了党员的号召力,也使群众对党员的先进作用产生种种看法。

(三)缺乏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完善制度

少数基层党组织只是在发展预备党员时有相对规范的制度,而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却缺乏较为系统与完善的工作制度,这样才容易导致工作的随意性,选人唯亲而不是唯贤。其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更为重要,入党积极分子大多数都是未来预备党员的基础与后备力量,如果把关不严,筛选不规范,对党员质量也是极大地影响,所以选择与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也应该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采取个人申请制度与党员大会票决制相结合,个人申请必须提交党员大会投票通过后,才能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四)党的工作覆盖面不宽,党员来源范围不广

在工作基层,由于党组织的工作覆盖面还不够宽,也由于种种原因,如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复退军人外出务工或经商人员较多,入党积极分子中生产一线党员、非公企业中党员、农村青年党员、女性党员、大学生党员力量薄弱一些,人数比例还要加强。当然还有,就是基层党组织的宣传工作不够到位,不少群众缺乏对党的知识认识与理解、入党程序的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了解,对入党抱有种种不正解的看法,觉得入不入都一样,或者迟疑犹豫的态度,觉得可能门槛太高,自己不够资格,所以,能否在入党积极分子中引入更多源头活水,就依靠基层党组织与党务工作者更深入更仔细地工作,积极拓宽申请人的范围与层次。

三、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针对当前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症结所在,进行工作的改进与改善,既是党支部的一项高度政治责任,也是提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整体素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关键。所以,要想使未来发展党员工作能够真正贯彻落实好,使党员的数量与质量都有充分的保证,充分体现党员在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力,积极探索与采取有效的对策与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说:

1、变“工作不作为”到“积极作为”

针对个别基层党组织不重视或者工作不到位的现象,群众或有意愿入党的人员对党的知识与入党程序不了解的情况,基层党组织要积极转变工作态度与作用,加大工作力度,可以定期将意愿入党的人员或者各行业表现优秀的人员组织起来进行短期集中的学习培训工作,培养内容主要有《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文件,使其明白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宗旨、纲领、路线、组织原则、纪律作风、奋斗目标,知晓党员的义务和权利,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一些优秀基层共产党员的事迹,培训结束后再鼓励其在群众中进行广泛而生动地宣传,鼓励更多表现优秀和有意愿入党的同志积极地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

2、变考察“只看表现”到“重看动机”

对于有意向的入党申请人,由党支部出面为其确定培养联系人,负责对其进行日常培养与考察工作。培养联系人必须对入党积极分子提出明确的表现要求,并进行定期的谈话与多方面的考察活动,主要注重了解与掌握其入党动机,端正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是考虑能够入党的首要条件,申请人必须向联系人详细表达自己入党的动机并写成书面材料形式,另外,还有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实际表现和关键时期的表现,并真实记录,每半年向党支部交纳一份书面的考试意见,这些意见将作为衡量申请人能够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依据。

3、变确定人员“随意化”到“制度化”

在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择与确定上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取具体规范的工作制度,认真推行“推荐一票决―公示”相结合制度,首先通过群众推荐、团组织推荐、党小组推荐的方式产生入党积极分子候选人,召开党支部大会,公开投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人员并进行人员实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党员队伍的质量与素质。

4、变纳流渠道的“单一化”到“多样化”

针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结构比例不完善的局面,党组织要积极拓宽育人渠道。要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变“守株待兔”为主动行动,主动加强与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军人的联系,把各行业业务能力强、各方面表现优秀的人员以及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不断发展壮大队伍,更好地改善队伍的结构。总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工作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不断使这支队伍的培养更加制度化、合理化、严格化。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