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农村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农村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1-02 00:00:00人气:465

1.素质教育的内涵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出如下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目前,人们对素质教育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定义,但一般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促使其身心得到全面与和谐发展的教育。

2.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与途径

2.1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内涵、国家对教育事业的要求以及我国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

2.1.1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的接班人,如今实行的素质教育其基本目标仍然不能脱离这一重要任务。中学阶段,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为今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逐步培养起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1.2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是素质教育目标的核心。中学时期正是学生身体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将会伴随学生终生,因此创新教育使这一时期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从国家发展角度讲,在科技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拥有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占领发展的制高点。因此,素质教育将创新教育作为其核心。

2.1.3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活到老,学到老”是终生学习的具体体现,在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的信息爆炸以及信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要求人们的扩大学习内容,延长学习时间,仅仅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不能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的。人一旦不及时学习便会被时代抛弃,因此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时代的要求,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2.1.4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

人的意志品质一般包括坚定性、果断性、挫折耐受力和自制力等。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与困难,尤其是生在农村的孩子,本身起点要低于同龄的城市孩子,要想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必定要经历比城市孩子更多的挑战与挫折。而初中阶段这是学生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养成的良好品质将会伴其一生。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至关重要的。

此外,还有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协作意识、法制意识等都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2.2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针对上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学校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对于管理体制、教师素质、教育模式、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学习空间等各方面都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尤其对于农村,传统教育根深蒂固,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进行彻底的教育改革。

2.2.1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整体优化

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乡办村办两级管理,业务由中心校主管,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将普通教育、农民文化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融为一体。建立以主管教育副乡长为组长、中心校校长为副组长、乡农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农科教统筹领导小组,加强对三种教育的领导,做到五个统一:在事业发展上统一规划,在人员使用上统一管理,在经费上统一筹措和使用,在基地上统一管理经营,在教育成果评估上统一考核。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按德育系列、智育系列、职教系列、生产科研系列分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学校实行目标管理,把具体工作目标落到每个人头上,做到重担千斤人人挑,久人肩上有目标,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2.2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改善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中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政治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身心审美素质等,素质教育中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短了,但对教师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语文人教版《皇帝的新装》一课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课前预习并将课文内容以情景剧的方式表演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这这一节课中,老师并没有太多的讲述,将课堂主体教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而教师并不是轻松了,相反却加重了负担,教师要为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2.3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启发式教育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农村的孩子本身在教育资源上就劣于城市,要想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获得成功,教师一直都是进行灌输式教学来应付考试。但这一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农村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改变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启发式教育,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探索知识。例如在语文人教版《五柳先生传》一课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五柳先生的精神品质、读书的态度等,而不是由教师进行满堂的灌输。

3.结论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应对国际社会迅速变化的客观要求。占我国人口80%的农村人口是我国人才的最坚实的基地,因此发展农村教育,在农村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人才的根本保证。虽然,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素质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一定会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生态课堂理念下的素质教育论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