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物理教学论文 > 任务驱动法在物理教学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物理教学的应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2-06 00:03:00人气:862

摘要:物理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因为物理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加抽象。一些教师在授课时仍以自己为主讲解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样的学习效率很低,不利于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利用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对任务驱动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做出具体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任务驱动法;教学研究

引言

所谓任务驱动法,指教师规定学习的方向及任务,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性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物理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是高中理科的基础学科之一,学好高中物理不仅要掌握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应用物理知识。教师应采用任务驱动法来授课,走出传统“填鸭式”教学的误区。

一、任务驱动法对学生学习的帮助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讲解学习知识,学生只是机械记忆,这样的学习效率极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十分淡薄。想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物理,必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任务驱动法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完成学习目标,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1]。

(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使用任务驱动法设计本节课应完成的任务,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注意不要过多干涉学生学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教学。一方面,教师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这类任务比较简单、易懂,学生不需要教师的帮助也能通过努力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可以适当请求教师帮助,这类任务通常比较复杂、难懂,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醒,但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二、任务驱动法的具体步骤

(一)确定任务

教师使用任务驱动法应先确定本节课的任务,这关乎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率。任务的难易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完成任务花费时间的多少。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在做任务时可能会不认真,认为没有挑战性[2];任务过难,学生可能无法在课堂内完成任务,耽误教学的进度,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因此,确定任务的难易程度非常重要,同时在确定任务时,教师可以添加一些有趣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学生完成任务

教师在设计好任务后,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做好准备工作,认真完成任务。在提前准备时,学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或与同学交流;在做任务时,学生应尽可能锻炼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要监督好学生,适当给予学生帮助,保证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还要保证其质量,显著提高课堂效率。

(三)总结任务

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学生需要对本次任务做出总结,可以是个人总结或小组总结,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对本次任务的评价,并对反馈内容做出分析,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教师最后也要做出总结,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要指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改正,让学生学会思考。

三、任务驱动法的注意事项

(一)任务的选择要明确

教师在选择任务时,要明确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以免学生因不理解而猜测任务,避免浪费时间。教师布置的任务要具体,具体到每个小任务,这样学生才能了解自己学习的方向。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物体不受力怎么运动?教师应给学生准备相应的材料,如小车、斜面、毛巾、棉布、木板等,把小车从斜坡上放下来,让学生观察在哪个平面运动得更远,并分析其原因,找出规律。

(二)任务和实际相联系

教师在选择任务时可以与实际相联系,消除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抵触心理,通过任务驱动法可以体现物理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例如,在学习《超重和失重》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出任务“判断在电梯中的超失重、体重秤上的超失重”,让学生回忆在电梯里的感觉,描述电梯加速上升和加速下降时分别是什么感觉,然后根据书上的知识来判断哪个是超重,哪个是失重。教师还可以准备钩码让学生在静止不动及突然向上和向下的动作中感受重力的大小,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让物理知识走进生活,接近实际。

(三)选择适合学生的任务

教师在使用任务驱动法时,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要设计难度过大的实验,这样容易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应适当把握任务的难易程度,设计一些较为基础的任务,当学生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再提高任务难度,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也能更好地掌握高中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力的分解》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任务让学生体验一个力的作用同时产生两个效果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前告知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预习如何证明力的分解。教师在课上先让学生演示,然后提出任务,让学生完成。

(四)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

教师给学生设计任务后需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动态,确保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并确保学生的安全。有些实验可能具有危险性,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标准,若不标准要及时提醒学生,让其改正。虽然在完成任务时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但是教师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肩负起引路人的职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结语

任务驱动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物理知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并不只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方法,这才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教师在任务驱动法中具有示范作用,应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向,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好奇心,从而努力学习。学生要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任务,课前做好相应准备,这样才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课上要认真听讲,努力完成相关任务,课后要做好作业,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王路朋.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策略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7.

[2]王楠.基于开放型任务驱动法的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设计[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3]徐蕾雅.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幼教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作者:刘春英 单位:福建省建宁县第一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