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提高
摘要:高中物理学科是一门强调学生要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的学科。为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注意从教学氛围的营造、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式的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高中物理教师要对教学行为、教学情感和认知等方面进行挖掘和整理,让学生建立对于物理学的强烈兴趣,组织学生高效地完成物理学科学习的挑战。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氛围;师生关系;教学方式
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要从物理学科的内容传承和发展的角度组织学生以积极投入的状态学习这门学科,使其更加高效地掌握学科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物理在中学教育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它体现了世界万物的运动规律,比如抛物线运动、圆周运动等。这让人们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无数物理学家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发现了很多像万有引力一样的物理规律,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很多生活中的现象。在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组织和内容的设计。让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并在将来有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有效性的高中物理课堂要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之下来进行。笔者主要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了尝试,对于提高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效果非常显著。
一、高中物理教师要善于运用合作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能力
近些年来根据建构主义的思想,合作学习的方式被广大的课堂所采用。在我们高中物理的学科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作用表现也非常显著。一方面,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前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探索。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品质。另一方面,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在小组之内围绕着共同的课题,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研究的成果。这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能够从更多不同的角度认识同样的问题,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化的思维和视角,帮助学生在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训练和激发。高中物理教师在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步骤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的水平、学习的态度、科学方法掌握的情况等。分组合作要建立在学生扎实了解知识的基础上,这样的分组本身是对学情的尊重,也是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为了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对学生合作学习的任务主题进行科学的设计、系统的整理、适当的组织,让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发展、物理学规律的得出等有更多亲身的实践体验。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所以,合作学习的基础应用和实践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讲授的方法。这种方法更多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给了学生的探索总结的机会,配合传统的讲授法,能够更为显著地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合作学习的方法技巧等方面要不断地研究创新,并且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方面,也要通过精神上的鼓励支持等方法进行促进,让合作学习这种建构主义的主要方法发挥最大的效果。
二、高中物理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高中物理这门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正确认识物理学科的特点,并且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相对人文类的学科来说,它抽象性强,对学生逻辑思维水平要求较高。这也正是该学科让人感到困难的原因所在。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采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些物理学的知识,从而降低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增强教学直观性方面,最主要的方法还是要注意构建物理学知识呈现的情景。在一定的直观情境中,学生能够充分激发自己已有的人生经验。这种情境让学生有一种物理现象非常熟悉,同时又有捉摸不透的疑惑感,所以在构建物理学习的情境方面最主要的是增强直观性,并且能够进一步地调动学生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让他们能够快速找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所以说,情境的直观性能够解决很多物理学科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同样的物理学概念,教师用语言描述的方法学生难以理解,而引入直观情境法,学生一目了然,因此,对于学科教学中的那些重难点知识,教师尤其要特别注重直观的教学手段的引入,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教学设置中,非常轻松地认识到,直观的物理学情境对应着哪些抽象的物理学知识和规律,帮助他们建立起来内在的联系,从而快速地理解其中的问题和关系。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只有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改革的一系列尝试和实践,才能用更为贴近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方法去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高中物理教师在情境的创设方面,除了借用生活中的环境和主题外,要特别擅长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因为多媒体教学能够更为便捷地营造出类似于真实情境的氛围。因此,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教师高效的知识传授来说都是非常好的工具手段。情境教学法,也是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之下产生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不仅用情境来呈现知识,同时也要运用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让他们能够带着质疑的精神,在情境中充分地调动各学科的知识和经验,为解决问题寻找出更具有高效性的方法。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法对于学生而言,更能够促进他们的主动建构的学习行为,让他们把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重新组合,使得这些知识和经验更能够适应当前情境中的需要,从而给学生的主动创建式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三、创新高中物理学科教学评价的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需要更多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建构的学习行为,所以,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身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建构式的学习,而教师也要为学生这种建构式的学习提供足够的支持。由此以来,传统的评价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目前教学方式改革的需要,需要在评价的方式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变革,从而更能够鼓励学生的积极构建,鼓励教师的主导教学和创新设计,因此,我认为要引入多元评价的方法。所谓多元评价法就是在课堂通过多个主体来对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教学评价,以不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更好地去改进和提升,该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评价的真实性,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评价的时机也可以是非常灵活的。多元评价可以是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教师评价等,通过主体之间的综合发挥作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学习的策略和态度等方面都有更全面的认识。所以,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的变化,更有助于学生对自我的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和把握。用控制论的观点来进行解释,学生能够通过多元评价主体获得多元的评价信息,从而更有助于他们的自动控制系统获得信息进行更为有效的自动控制,促进学生在学科教学的实践中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主动地进行学科内容的实践。除此之外,评价的时机也呈现出多元的特点。在传统的评价中,一般会通过考试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目前自己的学习情况。而多元评价不仅会采用考试的评价方式,而且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也会通过批改作业、课堂回答问题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给予及时的、有效的反馈。由此可见,相对于只是通过考试进行评价的方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反馈信息。尤其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方面,多元评价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作出调整,更有助于他们取得好的考试成绩。
四、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创新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因此教师要采用创新的理念和方式方法,组织同样的课程教学内容,给学生带去新鲜的学习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给学习起一个好的开始。已有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牢固掌握,并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就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如可以采取讲解、讨论、动手练习等方法。当讲到关键性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如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交流,进而引起全班学生的注意,让学生都能够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步骤进行思考。教师对于某些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预设,所以采用问题组织课程教学的内容,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充分尊重的体现。很多时候,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只是运用了教学手段的创新,如直观教学法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方法。我们可以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直观教学的手段也跟着发生了变化,而直观教学法的理念和精髓还是没有任何变化。所以,教师要运用科学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改革实践,要让创新发生在各个不同的层次上,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的组织下高效地完成一系列学习的任务和相关的挑战。对于高中物理的学科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工作而言,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创新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的推动因素。教师要以创新的理念为指导,不断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给学生带去更加充实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对物理这门学科保持浓厚的兴趣。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的学科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设计,创新多样的教学形式,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的教学内容上。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所以物理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大纲为基础,以改进授课方式、授课背景为依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果。另外,了解学生才能真正为学生服务,才能真正给学生提供更具有高效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引导。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是我们做教师的天职,因此我们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地去研究、去探讨,不断提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章袁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8).
[2]孔大永.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考试周刊,2017(37).
作者:刚彦璋 单位: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