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对高中生来说,思维导图是他们进行物理学习的最为关键的学习工具,也只有让高中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才能让他们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物理学习思路,才能为培养他们的物理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已成为教师重要的教研课题,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汇总各种科学的物理教学模式和过程,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据此,本文探究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希望能为各位高中物理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物理教学运用策略
高中物理要体现科学性主要是让学生从物理知识学习中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博大精深,并能根据物理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问题,从而提高物理科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借助于思维导图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思路汇总到一起,从而对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最大程度的体现物理教学的科学性。本文将根据上述思路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相关的教学实例请参照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和特点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能够以直观、简洁的方式将抽象的学习思路表示出来。因为大部分的高中生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学习问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到位,也难以清晰明确地总结自己的学习思路,所以需要根据思维导图本身的特点帮助高中生整理学习方式和思路。思维导图对于高中生来说,已不失为一种提升其学习兴趣和能力的良好工具。那么,基于高中生的思考意识和兴趣,思维导图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作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提升高中生的思想认知。有句名言说得好:“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思想和实物不同,它具有极强的拓展性和发散性,在思维导图的指引下,高中生不仅可以具象化体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还能在此基础上优化思维导图,即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就比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引领高中生有序、顺畅的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在既定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的物理知识认知和理解能力。第二,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缺乏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自然也缺乏较强的学习兴趣,而思维导图并不只是让高中生简单的跟着教师学习,而是尽自己所能进行个性化的物理知识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名高中生都会形成自己的学习思路方法,甚至还会根据学习内容产生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思维导图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同高中生的学习需求。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思维导图的节点设置方式因为高中物理的知识量非常大,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联想记忆等方式记住并理解更多知识,就需要发挥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的引导作用。而在融合思维导图的前提下,教师就可以把这些教学模式或教学过程(环节)当作思维导图的节点,通过对每个节点进行针对性教学,让学生全盘掌握物理学习思路和方法。如此,思维导图才能真正的与物理教学相融合,并成为学生学习词语的“主要线索”。
(二)思维导图的运用基础和前提1.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了应用思维导图的先决条件。简单来说,学生只有自己愿意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思维导图去理解物理原理和学习方法,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也是学生必须跨过的学习障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秉持“人本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其激发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2.转变学生的物理学习方式传统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方式虽然五花八门,但大都是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没有用思维导图去串联思考过程和不同的物理知识,因此大大降低了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摒弃这些不科学的物理学习方式,转而去接触更加科学的物理学习方式。
(三)基于思维导图的节点设置运用思维导图如二(一)分析,教学模式或教学过程(环节)都可以当作思维导图的节点,所以,此处将分别对这两种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分析,具体如下:1.教学模式与思维导图的结合(1)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从人的心理上分析,很多的学生往往都会对新奇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对于未接触的知识与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心。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教学导入,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践,从探究中掌握物理知识。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必须要体现“创新教育”的内涵,其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的创新上。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做好对情境教学的应用,为学生设置多元化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探究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并通过思维导图串联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懂得“举一反三”来记忆物理知识点。例如:在《匀加速直线运动》教学时,教师可以导入“皮球运动”“高铁疾驰”“汽车行驶”“行人步行”等多种生活情境以解释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如此,学生就能通过思维导图串联不同的生活情境,从而更好的记忆和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再例如:在摩擦力的学习时,教师让学生懂得观察生活,如:鞋底的防滑纹路、轮胎的胎纹或者带有纹路的垫子等,学生了解到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时,教师再让学生为桌子的着力点制作一个合适的防滑垫片,这样学生就会通过思维导图串联整个学习―――实践过程,并逐渐掌握摩擦力的相关知识。(2)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互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知识学习和探究,并以教师为团队顾问,及时帮助学生解疑答惑,从而提高互动课堂教学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融入思维导图,以现实的教学元素(比如活动、问题等)为主体,从而串联物理知识点。我们都知道,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所以以生活话题拉近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教师就能引导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从而提高高中物理互动课堂教学有效性。互助性合作学习是促进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良好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实际需要教师利用好已有的教材,借助游戏、角色扮演等趣味化合作方式实现寓教于乐。例如:在《物体的机械运动》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以研究生活中不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让3个学生上台演示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比如A学生相对B学生位置在右,C学生相对B学生位置在左,然后让三个人调转位置让学生重新判定三人的位置关系,通过直观演示+交流讨论活动,学生就能根据活动过程形象的理解和记忆不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形成清晰的思维导图。承接上述例子,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研究课题:分析雨在降落的时候,它做的是什么运动?有的学生认为凡是从天而降的物体都是自由落体,有的学生认为真实生活中不存在自由落体运动等多种答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分析“真实生活中物体自由落体时的受力情况是什么样的?”。学生承接上述问题再次展开讨论,与课本中涉及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定义相对比,进而得到正确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依然还会利用思维导图对上述问题进行串联,从而理解物理知识。2.教学过程与思维导图的结合思维导图与教学过程的结合实际上就是将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当作思维导图的节点,通过引入大量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实践。以《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的节点设置如下:(1)以实验教具引导学生整合实验思路首先,教师拿出一个自己制作的牛顿摆作演示,学生会发现除了最边上的两个球运动之外,中间的几个球纹丝不动,有种隔山打牛的感觉。这就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会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神奇的现象?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玩一玩牛顿摆,并记录好具体的实验数据,包括小球的初始速度、摆动时间、小球的最终状态等等。(2)以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经过一系列实验,学生会发现无论给小球多大的初始速度(即初始动能),小球最终会停摆,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大家是否可以制作出永远不会停止的牛顿摆?”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涉及了物理学中的“永动机”问题,触及到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核心。可想而知,无论学生如何改进牛顿摆,小球基本上最后都会归于静止状态,然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小球最终归于静止的影响因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会对基本的实验过程进行整理归纳,从机械能守恒定律出发解释小球最终停止的原因。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新变化,教学亦是如此。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认识到传统教学存在的缺陷,还需要适时地转变教学思维,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结合思维导图的特点,通过节点设置深度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从而让学生真正的感受物理学习的快乐,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希望各位高中物理教师能够继续探索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策略。文中尚存的不足之处也请各位读者朋友及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沈亮.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证研究[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4(10):7-9.
[2]熊鹏程.对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几点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9).
[3]钟铁祥.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模式初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6):69.
[4]葛为民.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研究―――以“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18(7).
[5]阿不都卡得尔•艾沙.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J].未来英才,2016(5):128.
[6]邢小丽,张金良.高中物理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及其应用[J].新校园旬刊,2014(12):28-29.
作者:蒋礼波 单位: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