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会计制度与时俱进,逐渐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向更加规范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新会计制度下,财政局作为关键政府部门,是会计改革的重点关注对象,而在财政局的日常工作中,财务管理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有助于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加强新会计制度下财政局的财务管理研究,是提高财政局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改善地方经济服务的必要途径。本文以财政局为例,剖析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现状,并提出完善对策,以推动财政局加快财务管理改革。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财政局;财务管理
在我国,财政局负责地方财政工作,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是政府部门中至关重要的存在。2006年,为了规范会计处理,保证信息质量,财政部颁发了一套新会计准则体系。随后,又陆续发布《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等。这一系列制度的出台,为财政局的财会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对财务管理的改革创新提出了严格要求。为了促进公共事业发展,提高财政经济效益,必须加强财政局的财务管理研究,为新会计制度下的财政局创造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
1新会计制度下财政局的财务管理现状
1.1财务管理观念传统
当前,在新会计制度下,我国财政局普遍存在着财务管理观念守旧的现象,主要反映在两个层面。一是管理者层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财务管理逐渐从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但部分财政局管理者并未意识到这一转变,还停留于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认为财务管理的职能是简单的收支核算,难以有效利用预算执行进行合理资金规划。二是基层工作者层面。我国财政局普遍层级较多,沟通成本较大,不同部门层级拥有各自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规范,而代理链条的冗长使得财政资金的流转效率低,资产管理效率低,导致财务管理的质量下降。
1.2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首先,从财务管理的流程上分析。随着财政资金用途的多样化,目前财政局财务管理的纳入机制和支出机制较为僵化,未能及时调整创新,使得部分资金流转出现新业务依照老规矩行事的情况。其次,在新会计制度下,管理职能的发挥需要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作为基础,而我国财政局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前期建设未能及时跟上,且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预算松弛现象频现,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最后,监督制度不健全。现有监督体系过于注重财务结果,缺乏事前和事中的监督,资金的使用流程疏于管理,易发生资产流失、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等。且现有监督偏倚于微观层面,对于宏观层面重视不够,公共监督的缺失导致财政局的财务信息披露较为滞后。
1.3人才队伍建设落后
作为职业财会人员,不但要熟知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方面的知识,更要懂得及时更新自身知识体系,随着新会计制度的落实,现有人才队伍还不够具备全局观,管理理念不强,过于偏向核算型人才。同时,在知识经济及信息时代下,财务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对财务人员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此,我国财政局的人才构建应当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并逐步与智能化和信息化接轨,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此过程中,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必要的。但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多数财政局忽视后续人才储备,激励机制不当,职业财会人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整体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2完善新会计制度下财政局的财务管理对策
2.1加强制度体制完善,引导财务管理创新
在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下,财政局要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严格按照预算流程控制资金收支,全面协调资金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首先,制度层面对预算的类型、编制、执行以及考核激励与约束等方面进行规定,为预算的落实提供公正严谨的参考体系,并积极做到约束与激励并重,为预算的考评做好奠基。其次,合理设定年度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并确保其与财政局的长期目标相辅相成。再次,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应当实施动态监控,不能随意更改预算额度,但也不能过于死板,可以灵活依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谨慎予以调整。另外,对于预算与实际之间的差异,应当组织各部门开展分析,挖掘出现偏差的原因,并给予应有的激励或约束,为下一年的预算执行提供借鉴。最后,财政局应当严格控制收入类科目,将预算管控与之结合,对资金流向适时监督,避免资金的不合理使用。
2.2明确各级财务关系,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在新会计制度下,提高财务决策有效性,对于规范资金使用、规避财政风险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立目的,主要是规范各部门财政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各职能岗位权责清晰,不相容职务分离。因此,财政局目前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适时予以删减,及时完善与增添其他部分,健全财务管理流程和体系,并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不定时的检查,督促财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其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是财政局的主要职责,而保证每笔资金的有章可依、有迹可循是财政局的重要职责。故而,财政局建立内部控制基本制度,应当重视对资金的管理和监控,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运用,为财政局财务管理的完善提供可行之道。
2.3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就财政局发展现状而言,财务人员必须在遵循市场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树立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科学开展财务决策,从大环境带动从业者,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第一,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道德和品质。在工作中做到敬业爱岗,勤奋和坚持,不贪小便宜,不做违背道德和违背法律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工作。第二,专业素养可以通过培训学习与激励机制的有效结合来提高。在新会计制度下,财政局要想对财务管理进行创新,就要不断地强化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保持知识体系的与时俱进,鼓励财政从业人员就全面预算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学习与创新,并将其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与财政局整体目标相一致。
2.4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新会计制度对财政局的财务信息质量,及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监督治理成为保障上述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财政局的监督体系,应当同时结合内外部监督,整体提高财政局的财务管理水平。在内部层面,要保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甚至考虑将内部审计直接对上级财政局负责,并将内部审计质量纳入年末绩效考核的依据范围,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同时,对财务审批、资金使用、资金支出、财会收支以及财务信息报告进行审查监督,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意见。从外部层面来看,深化横向配合监督机制。审计局和监察局积极配合双方,双重监督财政局的财政职能,尤其是项目资金的入与出,从而形成良性且有效的监督管理。而对于财政投资监督,审计局与监察局更应当发挥积极作用,可以以结算问题为导向,追溯预算方案实施过程中的资金走向,核查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并开展全过程追踪审计,最大限度减小专业领域的代理成本和沟通成本。此外,从严从细要求财政局及时公布财政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如及时披露项目进度及情况、财政拨款和运用明细等,让财政局的资金运作走在阳光的社会监督之下。总之,在新会计制度下,财政局应当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的传统理念,正确认识并深究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以发展和创新的眼光,对待财政局的财务管理工作。而预算管理的全面摊开与执行、管理体制的更新与补充、监督机制的强化以及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是加强财政局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是财政局适应新会计制度的有效措施。限于作者理论和实务的局限,所探讨的新会计制度下财政局的财务管理研究难免有所偏颇,希望能够对财政局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楚祥敏.财政局财务管理问题与新会计制度对其影响解读[J].财经界,2016(18).
[2]赵吉深.市级财政局财务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4).
[3]游凤琪.新会计制度下财政局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J].财会学习,2015(18).
尚明珠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财政局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